茹守江
連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異彩紛呈,輝煌燦爛,博大精深。作為其文化主體部分的道德精神,價值取向,個體修養(yǎng),審美理想,不僅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且熔鑄成中華民族特有的良風美俗,獨立人格。而作為“文以載道”“詩以言志”的中國古典文學,其中充滿了人倫綱常、道德風范。這些恢宏篇章,既是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思想道德與審美理想中的珍貴財富。注重沖涌審美道德精神的中國古典文學教育,目的就是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更有效地體現(xiàn)出中國古典文學的生命價值。
一、個體的必然之與時代的必需
首先,我們的語文教學目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為此應重視“在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yǎng)、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p>
對正在成長的中小學生,加強審美教育,選擇適合他們智力的內(nèi)容,誘導青年學生廣泛地接觸文藝,使他們的精神生活得到正當?shù)募耐泻徒】档陌l(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發(fā)掘古典文學中美的因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發(fā)展學生的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因為健康的審美教育可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何況,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孕育著、乃至沖涌著的審美傾向與道德理想,是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共融成中華民族的審美道德精神。
其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不能沒有自己的民族氣質(zhì)與道德精神。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價值觀念、道德倫理都發(fā)生了極大變化。表現(xiàn)在當代青少年中,由于他們世界觀、人生觀欠成熟,自控力較差,審美道德精神不穩(wěn)固,因而導致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教育個體的必然要求與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向我們提出了一項新的歷史性課題,即如何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審美傾向,道德規(guī)范,對新世紀青年進行教育。
第三,中國古典文學沖涌著激越的審美道德巨浪,賢哲圣思們在他們至今令人折服的論述中,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人格理想和人倫哲理。他們所倡導的自強不息的意志力量,擺脫物役、哲理思辨的智慧力量,形成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也成為古典文學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在教學時要寓以教育,讓其悠久的精神明珠,在新時代更放異彩。
二、審美的歷程之與道德的構(gòu)成
統(tǒng)觀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史,具有審美道德精神的中國古典文學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1.整體至上的道德精神
突出表現(xiàn)為中華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整體利益的獨特品質(zhì),從而形成整體至上的價值取向。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司馬遷給后人塑造的廉頗和藺相如兩個典型,藺相如在強敵面前臨危不懼,不辱使命,成功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在內(nèi),他不以顯位自傲,面對廉頗的譏辱,表示要“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憋@示了為國義棄己利的君子氣度。藺相如的“不戰(zhàn)”而勝與廉頗后來的“肉袒負荊”,而結(jié)成的“刎頸之交”是整體至上的道德準則。還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對這種道德精神的弘揚,會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戰(zhàn)”者自慚形穢,這就是文學的魅力。還有如《東周列國》中高人弦高的形象,他的壯舉顯示了中華民族歷史彌堅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為上的道統(tǒng)美德。
2.仁愛合諧的道德精神
遠古的原始歌舞(樂)和巫術(shù)禮儀(禮)是合而為一的,后來逐漸分化為“樂”——文學藝術(shù),“禮”——典章制度。在先秦儒學中,除強調(diào)“禮”,還注重“仁”??鬃又v:“仁者愛人”、“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對“仁”的解釋,說明“仁”至少要反映二人以上的和諧關(guān)系。到孟子要求統(tǒng)治者“與民同樂”;墨子講“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莊子主張“泛愛萬物,天地一體”。其中由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卑l(fā)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對于和平共處,和諧互愛的向往。
3.倫理綱常的道德精神
傳統(tǒng)的中國文明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如《周易·象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揭示了人類自下而上的的內(nèi)在本質(zhì),“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則表達了人際關(guān)系的基本準則。從《尚書》中最早提出的“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孔子的“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輿”,再到孟子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對“厚德載物”的具體闡述。
“孝”,儒家作為一切道德理想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國而忠,漢代更是以“孝”治天下。而我們要拋棄蕪雜,取其精華,孝敬父母長輩在任何時代、任何民族都應得到提倡。推而廣之,人倫綱常還表現(xiàn)為交友接物之道,如《紅樓夢》中所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明“和”是處友的基本標準,和舟共濟,明辨是非,而不同流合污。
4.崇德修身的道德精神
《左傳》里說古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這是中國人價值意識的宣言。崇德重義,追求理想境界;注重修身,向往理想人格。從孔子對民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強調(diào)“士可殺不可辱”“君子謀道不謀食”,強調(diào)“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币环矫姘l(fā)展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濺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演化為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這種儒道互補是兩千年來中國思想的一條基本線索。但在幾千年來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莊子追求人格獨立,崇高絕對的精神自由,首開了“隱世”的先河,這可謂是“持義”的壯舉,長期以來,他同儒家的舍利取義(如孟子的“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義者也”)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中國人特有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精神,且一直激勵著仁人志士發(fā)憤向上。
5.修養(yǎng)踐行的道德精神
孔子把原始文化納入實踐理性的統(tǒng)轄之下,把理性引導和貫徹在日?,F(xiàn)實、世間生活、倫常感情和政治觀念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想。這就是說不僅要有崇高的目標,更要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人生途徑——“知行合一”,切磋實踐,隨時反省,方能造就理想人格。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倡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nèi)自省也?!薄懊粲谑露饔谛?,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己?!钡鹊?,都無不重視理性的實踐精神,來真正揭起民族精神的不朽大旗。
總之,我們要著眼于塑造人類未來的理想個性,去呼喚符合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審美道德精神。我們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厚今薄古。要使中國古典文學的審美道德種子,在當今中小學生的心田扎根發(fā)芽,開創(chuàng)造之花,結(jié)創(chuàng)造之果,育創(chuàng)造之林。
★作者單位:甘肅會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