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花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更應該轉變觀念,注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大膽放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積極實現(xiàn)師生互動,構建高效課堂平臺。
【關鍵詞】語文;互動;方法
在我們日常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而教學過程是以師生相互作用的形式進行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科書為主要認知對象的,實現(xiàn)教學、發(fā)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諧統(tǒng)一的特殊的認識和實踐活動過程。從教學過程的定義可以看出教學過程的重要特征:即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強調師生的相互作用。
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更應該轉變觀念,注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大膽放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積極實現(xiàn)師生互動,構建高效課堂平臺。那么,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提高課堂效率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覺得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際關系,是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保證。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人的心理是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互動,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氛圍,通過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來陶冶感染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自主發(fā)展。否則,就會出現(xiàn)學生厭學、怕學,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的現(xiàn)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原有的知識、經歷和學生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教師要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好奇心,為學生提供多種表達自己想法和質疑的機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甚至是錯誤的)觀點。
為此,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下足功夫備好課,不但要備課本知識,更要“備學生”,要“深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前沿陣地,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做到與學生“零距離”,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引起共鳴。
二、重視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讓學生樂于與教師的互動
首先,師生必須建立一種和諧的“情感場”。教師要尊重、愛護、體貼學生,富有激情,這樣,學生對于所傳授的知識就認真領會,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共鳴。
其次,教師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情感場”的作用。課堂上鼓勵的眼神、贊揚的話語都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愉快和深深的滿足。學生的思維一旦和教師協(xié)調,樂于與教師互動,那么就會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再次,教師的情感必須有感染力。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因為語文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與作品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用心靈去觸摸文學作品。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機智,給師生互動提供發(fā)揮的空間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尷尬:本來準備好好的一節(jié)課,卻突然被一個學生的不同意見或突如其來的問題而打亂。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到底該怎么辦?是不予理睬,繼續(xù)按計劃進行,還是停下來,與學生們一塊探討呢?
教師在知識結構和經驗上肯定超過學生,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經驗導致了思維定勢,但學生的思路卻不受任何限制,很多奇思妙想往往會給我們以震撼!要想捕捉這絢麗多彩的思想火花,教師就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些也是師生互動的絕妙時機??赡芤驗檫@些“插曲”,準備好的內容沒能按計劃完成,但由于師生互動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效果肯定比原計劃的要好。
其實,充滿教學機智的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升華,理應成為教師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只有擁有豐富的教學機智的教師,才能讓課堂成為真正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
四、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xiàn)全員有效互動
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的師生互動僅限于教師與個別學生,尤其是成績優(yōu)異、發(fā)言積極的學生的互動。這樣的互動是需要的,但不應該是我們所提倡的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樣有進取心,讓他們獲得某一種成功,設法滿足他們的成功欲,不僅可以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強進步的信心和勇氣,還可以激起他們對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發(fā)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減少膽怯心理,充滿自信的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
追求成功是學生的一種現(xiàn)實體驗,每一個學生都有這種追求,不管他在學業(yè)是先進還是落后。教師要尊重、熱愛、信賴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要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學習較差的同學,更要多一份關愛。
因此,教師在組織師生互動時,必須關注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盡量引導不同層面的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從而有利于調動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建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機智,實施全員、積極的評價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平臺。我們也應該在師生互動的反思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駕馭高效課堂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師生雙方在互動中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