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凱拉韋
不久前,在忍受了一段較長時間的企業(yè)界愚蠢后,三件明智得令人吃驚的事情出現(xiàn)在我的屏幕上。
其中兩件事來自小公司,但是第三件事來自全世界最大的企業(yè)之一亞馬遜(Amazon)。
第一個例子是南非一個讀者發(fā)給我的,該讀者剛剛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必須在新公司的行為準則上簽字。準則寫道:“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不要擔心風險?!本瓦@么簡短。
盡管這個聲明比較籠統(tǒng),但它相對于常見的冗長禁令清單是一個巨大改進。多數(shù)行為準則都沒完沒了,以至于員工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個字也不看、直接在結(jié)尾的方格打勾(從而在尚未開始工作前便已違反了行為準則),然后把準則徹底拋諸腦后。以粗體大寫字母寫下一句唬人的話是一種改進,因為至少它傳達了“不當行為不好”這層大意。
第二個例子來自澳大利亞一個正在招募新員工的小型對沖基金。該機構(gòu)并未滔滔不絕地講述通常招聘廣告所說的廢話,有關積極主動的團隊精神和崗位技能之類,而是稱,希望新員工具備“1.非常聰明。2.對投資過程感興趣。3.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它補充稱:“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胡扯探測器”——這意味著新員工需要具備數(shù)學和理科天賦。
最后該基金警告稱,“作為一家小型機構(gòu),你不可避免地要‘做多我們,因為我們也將‘做多你。這里存在職業(yè)風險??赡芎靡部赡軌?。如果你做得好,我們也做得好,結(jié)果可能會非常好。如果兩者均不盡理想,結(jié)局也許是一個糟糕的職業(yè)選擇?!?/p>
這話說得實在、風趣、準確又有益。這幾乎讓我也想去應聘;如果我有那么一點點擅長理科的話,我也許真的會去。
不過,接下來的例子是亞馬遜,最近它成了我眼中不說廢話的大型機構(gòu)的模范。兩年前我們就知道這家零售商對其倉庫員工十分刻薄。如今我們知道,亞馬遜對其辦公室職員也冷酷無情。不過,在閱讀《紐約時報》最新的那篇文章時我點擊瀏覽了該公司的14條原則,我非但沒感到反感,反而為它的明智合理叫好。
第9條原則是節(jié)儉——我從沒看到哪家公司如此重視過。當領導的當然應該節(jié)儉——他們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另一條原則是:“有骨氣;敢于不同意、有擔當?!蔽乙蚕矚g這一條。在大多數(shù)公司,每個人想得都一樣(盡管它們假裝多元化),而觀點不同的人保持沉默。
不過,最讓我為之振奮的原則是:領導“是正確的,在很多情況下”。
對于沒接受過企業(yè)廢話洗禮的人來說,這一條也許看起來有點顯而易見。但是,大多數(shù)公司已經(jīng)如此沉迷于“快速失敗、經(jīng)常失敗”這種新潮觀點,以至于它們聽上去仿佛是做錯比做對更好。
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一家顛覆性明智的公司對其員工如此可惡呢?我有種不好的感覺——這兩件事是相互關聯(lián)的。亞馬遜能夠做到坦誠,是因為它根本不試圖假裝親善。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從不使用討人歡心的把戲。他曾表示,“我們的文化是友善和緊張的,但在緊要關頭,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選擇緊張?!逼渌髽I(yè)則構(gòu)建了一種基于員工幸福的商業(yè)模式。
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謊言——所有企業(yè)都必須剝削員工來盈利——所以它們能說的話受到限制。于是就出現(xiàn)了大量關于激情和樂趣的空洞廢話。
亞馬遜的教訓打破了管理學最大的謊言之一。利益相關者模式假裝你可以面面俱到——客戶、股東和員工都可以同時成為贏家。
在亞馬遜,客戶是贏家——員工不是。該公司也許沒有選擇在道德上最可接受的取舍。但是它彰顯了經(jīng)濟生活中的一個事實——有人贏,必然有人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