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
江永上甘棠,是湖南省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古村落,居住著涌現(xiàn)過周敦頤、魯迅、周恩來等偉人的一支周氏家族的后裔,世代繁衍,已歷經(jīng)1200多年。
“召伯甘棠”
上甘棠村為何叫甘棠?相傳是因為他們的祖上是從寧遠大陽洞搬來的,大陽洞有一種樹叫甘棠,取名甘棠,是為了不忘祖居之地。而甘棠樹亦大有來歷?!对娊?jīng)》中的《甘棠》一詩,歌頌西周時任西伯的召公受文王之命行政南國、決民間訟事于甘棠樹下的事跡,后人思念召公之德,將愛慕寄托于召公曾休息過的甘棠樹,不忍砍伐?!罢俨侍摹钡膭尤斯适掠纱肆魝髦两?。上甘棠村保存的明代所修《永明周氏族譜》中也以“吾甘棠,召公駐節(jié)過化之鄉(xiāng)”自詡,并引以為榮。以“甘棠”名村,爾雅不凡,一改人們對古荊南“蠻荒”的認識偏見,也印證了召公曾涉足今湖南永州一帶,并將德播于南國、愛結(jié)于民心的歷史傳說。
據(jù)湖南道縣清朝《周氏族譜》、甘棠村的《周氏族譜》所記,周氏族人自唐天寶年間為平定南方十州動亂從山東青州遷至寧遠大洞。曾任唐代高州刺史的周如錫生子18人,哥哥生子6人,都以“弘”字排輩,是周氏家族中有名的“二十四弘”。周如錫的十五子周弘本的后代于唐太和二年遷居上甘棠,周如錫的長子周弘謙之后則遷道洲。因此,周敦頤、甘棠周氏都是一個祖先,同是“二十四弘”之后?!岸暮搿敝杏?8人中過進士,他們的后裔遍布全國,據(jù)《周氏族譜》記載,一代文豪魯迅、一代偉人周恩來均出自“二十四弘”。
翻讀這些繁雜的資料,筆墨間古風泱泱的上甘棠村已令我們頗為向往。我們從村尾昂山高處走到村頭的月陂亭摩崖石刻,從村后據(jù)說是漢武帝時設置的謝沐縣衙門舊址走到村前建于宋靖康元年的步瀛橋,倒著看了一回上甘棠。探尋豐富久遠的歷史遺跡,漫步錯綜復雜的小巷街頭,置身眼花繚亂的山水美景,差點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處何方。
古宅聲影里的悵然
上甘棠村是典型的封建社會中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選址布局十分講究。
站在上甘棠村后一處高地上,放眼眺望,但見滑油山就像一把舒適的太師椅,上甘棠就端坐在它的靠背上。左右各以將軍山、昂山為“青龍”與“白虎”,前有龜山和西山為近案和遠案,視野開闊;村前的謝沐河則如同玉帶纏繞,蓄勢滌污。一片密密麻麻的青瓦高墻安臥在青山綠水間,正是一片風水佳地。
據(jù)有關(guān)資料所記,上甘棠村自北邊的昂山開始,沿沐河向南布置1.8米寬的主要交通干道,與其垂直布置9條次干道,現(xiàn)還留存7條。上甘棠周氏共有十族人,稱為九家門樓十家廳,每一族沿次干道向后延伸布置住房,與主干道交叉處,建有各族的門樓坊和小型廣場。這里現(xiàn)有453戶、1865人,擁有歷代古民居200多棟,有堅固整石塊砌成的500米長的防洪墻,有4座古香古色的門樓,有跨越400年左右的8座民居,有68座清代古宅民居……
雖然帶著一幅草畫的地圖,但當我們步入上甘棠村,還是像到了一處令人分不清方向的迷魂陣。在高大的青水墻面矗立兩側(cè)的窄小青石板路間左拐右拐,觸目是似曾相識的高屋舊居,只能以門戶上隱約還能辨識的“愛敬堂”“翰里故”“厚德祥”等宅名來區(qū)別。據(jù)說村里巷道格局其實是按周敦頤的太極圖布置,外人貿(mào)然闖進來還真的走不出去。
我們隨便走進一戶人家,正房、廂房、樓房,都有嚴整的縱深布局,考究的中軸對稱。中間天井鋪滿青石,高大的風火墻上青草萋萋,墻體上“古今風月”的斑駁字體依稀可見。天井旁主樓的大門上雕花窗欞極為講究,使正屋能充分采光。房屋的地面都支有六七寸高的架子,既解決南方潮濕的問題,又可讓屋下通風。
明代駐粵太守的祖屋居然完好,清代翰林的大宅人丁仍旺,跟隨張治忠參加過“重慶談判”的愛國將領周翰宗的故居安然無恙……這座千年的古村落里保存至今的200多棟古建筑,為研讀湘南古民居建筑提供了難得的范本。
“忠孝廉節(jié)”寓德操
走出上甘棠村南柵門,我們其實也從村尾走到了村頭,走到了上甘棠村最主要的出入地,也是上甘棠村極見風格的佳處。
沿那條已經(jīng)歷1200多年風雨的青石板路向南,便可見到一塊天然石壁上“月陂亭”三個大字。這是湘中乃至百越通向兩廣的古驛道口,古人在沿河的石壁上鑿開一條小徑,形成了天然石亭。這也是一個下馬亭,據(jù)說從前官員們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皆因上甘棠以前是縣城、出過諸多大人物,故能享此官府律例。
“月陂亭”石壁上現(xiàn)存碑刻有26方,記述村中大事,功德名言,綿延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被認為是國內(nèi)罕見的千年石刻家譜。石刻中有規(guī)勸村人要孝敬和睦的碑文,有道學“吟風弄月”典故最早的詩文,銘記周敦頤教誨后世的道學風流。其中最遒勁壯觀的是平均高達1.8米、寬1.3米的“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是湖南省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的手跡。
不少專家據(jù)文獻分析推測,當年文天祥曾在江永作戰(zhàn),并將上甘棠作為一個御敵要寨設防。了解到上甘棠村與周敦頤的同源關(guān)系,便為上甘棠村題此四個大字,也是對自己的鞭策。據(jù)村里人說,文天祥原來寫的字在一幅大布上,一個字就是一塊布。因為布快要腐爛了,人們便將其刻于石上,永記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對上甘棠的勉勵。
寓德操于景色、講理學于凡處;耕讀為本、修身“內(nèi)圣”。這座湘南小村經(jīng)歷千年風雨而根脈不斷,實在是一卷值得研究的生動人文畫冊。在如此古雅的儒理風氣中潛移默化,今天上甘棠的村民們也自有一番別處少見的平和安然。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A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