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心語
一
美國人到底有多喜歡棒球?兒子Aaron在1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爸爸抱到了棒球比賽現(xiàn)場,親身感受棒球運動的熱烈氣氛;3歲那年,他開始參加城市孩童棒球訓練;4歲,他進入當?shù)氐陌羟蜻\動隊,開始了正規(guī)的棒球訓練。
美國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大多數(shù)是私人開辦的。唯獨運動項目,例如棒球、足球、籃球、橄欖球等團隊運動項目,是由政府補助成立各種俱樂部的。每個俱樂部,除了主要的幾名工作人員負責安排日程和分配工作,其余的工作全部由愛好此項運動的志愿者完成。
夏天,Aaron參加了足球夏令營。教練評價他很適合踢前鋒。他自己也很喜歡站在前鋒的位置等待著隊友的傳球。教練會提醒說,每一個隊員都跑起來,要做好配合。Aaron跟著教練的指示東奔西跑,有時候連一個射球入門的機會都沒有,大部分時候都在給隊友制造機會射球。每一場比賽下來,全身都濕漉漉的。我心疼地遞水給他,他一邊接著水,一邊露出大大的笑容,高興地告訴我:“我們隊1比0贏了?!蔽覐臎]聽他說過:“我踢進球了,我贏了?!笨偸恰拔覀冓A了,我們的配合是不是很棒?”
有時候,他們隊輸了,我以為他會很沮喪,想不到他卻說:“今天我跑得不夠快,讓德國隊搶了球。媽媽,明天我要多吃點,就會有力氣跑得更快了,對嗎?”我很驚訝于Aaron的這些想法,這只是踢球而已呀。我讓他踢球的初衷只不過是因為他喜歡,沒有想到,在踢球的玩樂背后,這些比賽的規(guī)則已經(jīng)教育了他,幫助著他學習情商。這個意外收獲讓我重新思考美國人為何熱衷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運動的能力了。
在團隊運動中,孩子們已經(jīng)沒有了年齡的計較,沒有了個性的摩擦,因為他們在日常的訓練中,已經(jīng)明白了團隊運動是一個集體運動,只有大家共同的成績好才能稱之為贏。
曾經(jīng)有段時間,Aaron因打棒球的能力不錯,總是受到表揚。于是他似乎變得很驕傲,總是不滿意同隊友的棒球技術,總想著要贏對方,就會和隊友產(chǎn)生一些口角。我和他爸爸都意識到,這是Aaron驕傲的表現(xiàn)。我們嘗試在聊天的過程中,讓他明白這么做只會讓他失去別人對他的尊重,但是聊天的效果并不明顯。
直到有一次比賽,Aaron因為同樣的問題和隊友產(chǎn)生了摩擦,被爸爸停賽。當時的他,就好像失去控制的火車頭,大哭并且在運動員席位上到處破壞。為了不影響比賽,我只能強行帶著他離開賽場,在我的安慰下,他逐漸冷靜了下來,主動跑去運動場向爸爸及那個隊友認錯,“我想重新參加比賽?!卑职忠贿吔邮芩牡狼?,一邊告訴他:“今天,你被停賽了,就沒有機會再參加比賽了。明天你可以參加比賽?!边@一次他沒有大發(fā)脾氣,而是默默地流淚。
我想他在思考,為什么自己意識到錯了,停賽了也不能重返比賽?晚飯的時候,他問:“爸爸,為什么你今天不讓我回去比賽呢?”爸爸說:“停賽的意思就是這一場比賽你出局了。出局就是取消你這一場比賽的資格。如果你不想被停賽,就要控制你的行為。你今天的表現(xiàn)真是太糟糕了,你知道嗎?爸爸很難過。對不起,爸爸知道你知錯了,但是在比賽場上,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p>
從那次之后,Aaron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而且,他開始充當爸爸的小助手,調配隊友們的出場秩序,每次隊友擊球回來,他都會對隊友說,“你做得很棒?!彪m然他從來沒有和我說過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驕傲讓他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他正在用行動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二
每到周末,爸爸都會帶著Aaron去球場做義工,他們打算自己蓋一間放棒球雜物的木板房,教練們負責建造,小棒球運動員們根據(jù)年齡的不同分工合作。Aaron跟著大伙兒給木板刷上油漆,累了就負責幫忙收拾垃圾,撿拾有用的材料。看著他從一個小白人漸漸的轉變?yōu)橐粋€小黑人,紅撲撲的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覺得兒子很棒。他和隊友們不僅一起打球,還會做一些公益事情。這樣的干活似乎成了一件值得分享的喜悅,而不是讓孩子想逃避的厭煩事。
Aaron是棒球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名成員。開始的時候,我擔心過,怕他因為年齡的原因而和大朋友們處不來??墒聦崊s相反,他的表現(xiàn)越來越像那些成熟的大孩子了。
棒球比賽開始的時候,Aaron會對每一個隊友說:“加油?!标犛褤羟蚝玫臅r候,他會說:“你打得真漂亮?!标犛汛虻貌缓玫臅r候,他也會說:“我們一起加油?!蔽业谝淮温牭剿f這些話的時候,感覺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問題。同時我也看到那個大隊友愣在那里幾秒,趕緊也拍拍他的肩膀說:“你也很棒?!蹦且豢蹋蚁氲搅诉@或許就是孩子更善于模仿的優(yōu)勢吧。當大孩子們都這么做的時候,他也會不自覺地模仿,規(guī)范起自己的行為。
我終于從棒球運動中明白,棒球運動為什么風靡美國,政府也在這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因為這并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孩子從小就深種下團隊合作的精神。在不斷的比賽訓練中,孩子逐漸體會到該怎么適應團隊生活,該如何與人相處,要怎么配合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這是運動的精神所在。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