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林
作文是學生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并把自我獨特感受與人交流的過程。作文可以說是學生的一種傾訴,傾述應該是快樂的,作文本應也是快樂的,但如今一提起作文,不僅學生害怕,教師也感到頭痛。在教學中,教師從選題一直到開頭結尾,不厭其煩地指導,但學生作文依然是干巴巴的,怎么也流露不出學生朝氣蓬勃的影子?!耙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保ㄌK霍姆林斯基語)作為語文教師應從學生自身需要、興趣、情感出發(fā),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釋放學生個性,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在激發(fā)情感中彰顯學生個性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皮亞杰說:“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
學生在他感興趣的方面有了較深的情感體驗,在一定情境中遇到這方面的話題則情動而辭發(fā),激活了腦中豐富的、儲存著的生活積累,因而言之有物,反觀我們的傳統(tǒng)習作教學,教師便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明確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適的,如何開頭,又如何結尾,講得越透徹,越細致,學生受到的束縛越多。學生完成一篇習作,學生必須有其情感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學生的語言活躍起來。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用我手寫我心,展示出小學生天真的心靈,純潔而絢麗的兒童生活世界。若忽視了情感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那么再豐富的生活積累,也無法在學生的習作中得以體現(xiàn),其習作僅是提綱陳述式而己,更不用說具有個性,表達能力的提高,也就成為一句空話了。反而會與習作教學目標背道而馳,久而久之,學生對習作便會索然無味,逐漸產生厭煩情緒。
情感的激發(fā)和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是長時積累的,也可以是即時觸發(fā)的,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習作訓練是半命題作文《我發(fā)現(xiàn)了……》,教學時,我?guī)Я藘蓚€雞蛋,讓學生在不敲破蛋殼的情況下,分辨出哪個是生的,哪個是熟的。學生興致盎然,由開始的對于作文課的意外驚喜到認真思考,再找合作伙伴動手實驗起來。有的學生從課外的學習中知道了用旋轉雞蛋的方法,來辨別雞蛋的生熟。在肯定學生成果的同時,我進一步提出:“同學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和今天類似的發(fā)現(xiàn)?!睂W生從剛才的情境中回憶了以前的經歷,重溫記憶存儲的相關情感,開始暢所欲言,在小組中想說就說,說自己生活中的獨特經歷是學生樂于表達的,原先使他們頭疼的作文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二、在自主探究中張揚學生個性特點
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作文都是隨心所欲,一個段落該寫與否,該詳與否,全然不知。習作指導不得法,或者說教師的習作指導學生消化不了,更談不上領悟運用。
回憶一下我們農村小學一般習作指導課的過程,審題指導→選材指導→構思指導表達方式與技巧的指導→學生練習。從“審題”到“表達技巧”都是教師在說,從審題到選材,甚至如何表達,都被我們“辛苦”的教師所代替,習作思路被教者所定死,學生接觸到題目后,還沒有來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時”指導,這樣使學生在習作時都努力體現(xiàn)教者的思路,表達出教者的理解,導致學生習作“千篇一律”,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千篇一律”中被扼殺,這樣的習作練習學生能不怕嗎?學得能不累嗎?對習作能感興趣嗎?
那么,我們應如何進行習作指導呢?在實踐中,我嘗試出一種以學定教的習作指導方法,學生回顧文本學生初寫→師生評點習作→學生互評→學生自改學生互改→謄寫→教師再改……,這樣把習作前的觀察與構思,擬稿與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能立足于文本,又能在課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完成。教師在學生的習作過程中及時地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
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地進行觀察、構思、擬稿、自改、互改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張揚了個性,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樣讓教師在指導前可以通過學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實具體的學情,這樣指導下,學生的習作,絕不會千篇一律。
三、在習作評價中突出學生個性特點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由于受到知識基礎、學習習慣、生活經歷、能力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學習的效果,采取的學習策略有優(yōu)劣之分。教師在此時要發(fā)揮指導作用,促進不同學生在不同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并保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保留學生的個性。
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七冊習作四時,習作是讓學生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要抓住動物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一方面讓學生反思自己學習的文本內容,回顧本組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向學生提出:“我喜歡什么?為什么喜歡?”不僅要說出外形特點,還要進行由表及里的聯(lián)想。在思考中不斷搜尋習得的語言,選擇使用,從而實現(xiàn)自我提高。
一方面學生在介紹自己喜歡小動物(如小貓、小狗、小魚等)的基礎上回答上面的問題,進行課堂交流,讓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寫法、不同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課堂上的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補充、修改。
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培養(yǎng),然后請學生展開想象,學生愛怎么說就怎么說,最后請同學們評析前面同學的說話練習,注重分辨同學的不同特點,教師在評價過程及時反饋、矯正、表揚、肯定,找出不同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交流、選擇、判斷能力,在批改習作的過程中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亮點,及時加以指出肯定,保留學生自己的特色。
作文的學習對學生來說并非十分困難,但是需要不斷實踐。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著力的并不是指導學生怎樣寫作文,更重要的應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有自己個性的作文。因此,作文的教學要強調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在自我個性的發(fā)展中學習作文。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