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大學公共藝術課程設置的系統(tǒng)性

2015-05-30 07:19:21仲晴晴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5年3期
關鍵詞:普及藝術課程

仲晴晴

公共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啟迪智慧。2002年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2006年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等政策,使得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了長足發(fā)展,課程種類日益豐富。但受限于學分和選修課性質,公共藝術教育似乎成了“一錘子買賣”。因而完善教育結構設置,多次、分層級教學,是一條符合現實的解決之道。

一 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首先,從理念上看,傳統(tǒng)藝術教育理念未能深入踐行“公共”二字?,F實中,很多學生將藝術等同于吹拉彈唱等某種藝術技能,施教者也總是將課程引向藝術技巧的教學之上。實際上,非專業(yè)藝術教育的教學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yǎng)為藝術家、鑒賞家,而是通過欣賞的形式來完成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以及素質修養(yǎng)的綜合能力。公共藝術教育應重在普及,強調展示,“大學公共藝術教育應著力發(fā)揮如下作用:一是普及藝術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二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掘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三是陶冶情操,完善大學生的人格?!边@就需要提供多樣的藝術類型和風格的作品,讓學生能夠擁有平等共享的權利。有學者專門針對公共性,提出“公共藝術教育的公共性首先體現在教育機會的平等和教育資源的共享。即指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學應該面對所有參與個體,保障公共藝術教育的機會平等,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接受公共藝術教育的機會,并在最大限度的保證大學生對于公共藝術教育內容、資源的自由共享”。當下的公共藝術教育忽視了全面、普及性的環(huán)節(jié),沒有能夠充分體現平等共享的原則。

其次,校方的開課情況呈現兩種傾向,且各有不足。一種傾向是特色專門類課程居多,全面普及性課程空缺。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例,該校在全國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工作中起著模范引領作用,形成了涵蓋七個主要門類藝術類課程45門,涉及理論內容的有17門,賞析27門,實踐15門。這樣的投入和重視的確營造出了非常豐富的校園藝術氛圍。但是遺憾的是,每位本科生在這45門藝術類課程中,必修1門。無論選擇哪個,都是對其他藝術門類的放棄。這就好比大學語文只談古詩,大學體育只訓練短跑,思政類課程只講毛澤東思想。我們暫且不討論一學期的課程能否完成某種藝術技法的入門,或者掌握某個藝術種類的鑒賞方法,單從平等共享原則出發(fā),這種做法使得學生們失去了全面獲取多種資源的權利,公共藝術教育的普及功能被忽視。另一種傾向是:校方受制于師資、投入等原因只開設普及性綜合課程而沒有實現分科教學。比如我校針對高職學生統(tǒng)一開設《藝術鑒賞》,包括音樂、舞蹈、繪畫、書法和影視等。在發(fā)放的調查問卷中,82%的學生認可這樣的綜合介紹模式,認為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理,擴展了他們的知識視野。然而對于希望進一步獲得更深入感受的學生,學校就沒有課堂教學可以滿足,只能通過參與課外的藝術活動或者社團。綜合而言,目前兩種課程開設情況都有自身的出發(fā)點,并有成效,但卻同時擁有不可回避的不足。

第三,學生整體缺乏藝術素養(yǎng),過分娛樂化傾向明顯。走入大學校門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從未上過藝術類課程。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藝術基本是盲區(qū)。中小學階段為了高考,沒時間顧及藝術,部分參與課余藝術類興趣班的學生也只是單純發(fā)展了某種技巧。進入大學后,藝術類課程的選修課地位使得它們成為學習中的一點裝飾,接觸頻次少,涉及面單一。所選定的一門藝術類課程,因為沒有前導以及后續(xù)課程設置,顯得突兀和隨意,這樣會使學生本著“湊熱鬧”的娛樂心態(tài)學習。沒有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何談卓有成效的教學效果?對于那些課余生活充斥著網絡游戲和庸俗文化的大學學子,我們的美育是否應該做得更多、走得更遠。

二 對策建議

鑒于上述公共藝術教育的現實情況,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美育的功效,我們應該強調藝術教育的“公共性”,充分實現平等共享的原則,把藝術教育落在實處。

其一,劃分課程層級,形成完備的課程結構鏈條。陜西師范大學依據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理念,實行 “2+2”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即前兩年按一級學科為基礎的大類進行培養(yǎng),學生主要學習通識課程模塊、學科基礎課程模塊;后兩年分專業(yè)進行培養(yǎng),學生主要學習專業(yè)課程模塊、專業(yè)技能模塊、實踐教學模塊。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妨借鑒在公共藝術教育之中,將公共藝術教育劃分基礎——鑒賞——技能的課程層級,各有側重,拾級而上。有了基礎性課程的前導,專項性課程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另一方面,提升普及性課程的地位,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平等共享的公共性原則,繼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藝術素養(yǎng)。

其二,兼有必修選修,豐富課程設置模式。目前公共藝術教育屬于限定選修課,學生任選一門。因為沒有前導、后續(xù)課程,使得這門藝術類課程被孤立化、邊緣化。對于大學公共藝術課程設置的變革,可以參考思政類課程和體育課程設置。先開設普及通識性的基礎課,并將其設定為必修課,在這門課上構建宏觀的框架,完成藝術的普及任務。繼而再通過限定選修或任意選修,深入了解某種藝術種類,通過鑒賞或者實踐的方式參與藝術。這樣的課程設置模式,讓學生有了多次接觸藝術的機會,從普及到深入,從全面到特殊,從框架到細節(jié),從必修到選修,符合教學規(guī)律。

其三,統(tǒng)編公藝教材,規(guī)范課程教學內容。目前關于藝術通識教育的教材數量眾多,魚龍混雜。對于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的美育課程,應該有綱領性的指導,在深度、廣度上確定基本目標。如同大學語文、大學英語、大學體育以及思政類課程一樣,由權威部門組織各領域專家,本著普及藝術的目標,將最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收納進教材之中。歌德曾言“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yǎng)成的。”我們不能為了教的方便而“因人設課”,也不該為了學的方便而“投其所好”,教育內容的研究成為必須面對的話題。

其四,綜合融會,突破舊有分科教學理念。有學者給藝術教學內容提出多樣、整合、素養(yǎng)、體驗四個原則,這為藝術基礎教學的理念改進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普及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精神、自主的思想以及多元的思維。公共藝術教育,不妨消弭具體藝術種類之間的差異,而突出藝術、美和人類、人性之間的聯(lián)系?!肮菜囆g教育課程設置從分科藝術課程走向綜合藝術課程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需求。”關于博愛、關于和諧、關于堅守、關于發(fā)展等話題,可以體現在多種藝術形式之中。在課堂教育中,公共藝術應該實現綜合融會,向大藝術范疇行進。

三 可行性分析

實現分級教學,增設必修的藝術基礎型課程,規(guī)范教學內容,突破分科限制,實現藝術理念的融合與體現,這些對策有著現實的基礎,極具實施可行性。

首先,穩(wěn)定的知識教育平臺為國家、部門相關政策的落實提供前提保障。《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指出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應貫徹講求實效的方針,遵循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捌占啊笔锹淠_點,“提高”是按需進行。因此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知識普及平臺用以進行通識教育必不可少。這個平臺從現實角度考量,有且只有在大學教育中才可能得以落實。公共藝教是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進行通識教育的立場不應該被歧視,被拋棄。

第二,大學生的心智發(fā)育狀態(tài)為完善藝術教育環(huán)節(jié)提供接受保障。一方面,大學生樂于接受新的事物。對于非藝術專業(yè)的廣大學生而言,公共藝教應該讓學生拓展視野,讓他們有機會從自己平日固守的單純性喜好中抬起頭來,看看其他同樣精彩的藝術形式。既然是公共藝教,就有向學生展示藝術多樣性的義務,努力消除隔閡、壁壘,先達到一種“原來如此”“還可以這樣”的訝異效果,建立一種對多元化藝術樣態(tài)的親近感,這樣才有進一步主動接近的可能,而這就必然從時間、空間上都延伸了藝術教育。另一方面,大學生抽象思維迅速發(fā)展,并逐漸在思維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將一件藝術作品,一種藝術行為放置在相應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感悟,用歷史的眼光去審視藝術的發(fā)展,構建藝術的框架體系,可以培養(yǎng)學生追本溯源的科學精神,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突破種類的隔閡而探尋藝術之美。

第三,公共藝術基礎型課程的整合與當今時代特點有著觀念上的契合。當今時代崇尚創(chuàng)新、跨界、融合、快速等理念,年青的學子更是這些思想的奉行者。對于非藝術專業(yè)的廣大學生而言,公共藝術課有必要用各種方式手段,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接觸到更多的藝術知識,掌握到無限的藝術魅力。并且將這些藝術珍寶融入自己的審美中,將可貴的藝術思維運用到其他學科之中,將多種風格化用到新生事物之中,實現美育的最高目標。公共藝術教育不能就藝術談藝術,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不是為了學習或掌握藝術而走進課堂,不少學生就是來“嘗鮮”的,公共藝術的課堂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陣地,向學生介紹、展示“美”,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占據學生的心腦和口味。十八大已經明確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是對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認識。大國崛起需要文化的引領,大國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公共藝術教育應從大局著眼,讓優(yōu)秀的藝術產品充實學生的生活,讓優(yōu)秀的文化得以傳承,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專業(yè)過硬,更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有文化素質的人。

綜上所述,公共藝術教育既然是個長期工程,就應該體現出系統(tǒng)性,有基礎課程也有進階課程;增加藝術課程與學生的接觸頻次,有選修課也要有必修課。在把握公共性的前提下,讓藝術成為學生的必需而不是點綴,切實起到促進素養(yǎng)提升的作用,使美育得以健康持續(xù)開展。

參考文獻

[1]付文娟,方有才. 高校非專業(yè)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9).

[2]龐海芍. 公共藝術教育的功能及其實現途徑[J]. 中國高教研究,2006(8).

[3][5]丁倩倩. 前提與基礎——公共藝術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 浙江大學,2010.

[4]愛克曼. 歌德談話錄[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31.

[6]葛婕.從分科走向綜合——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設置的探索[J].藝術教育,2011(1).

猜你喜歡
普及藝術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5G手機打響“普及戰(zhàn)”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頭藝術
MOOC起步,從微課程開始
物理與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天文知識普及
視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
宁南县| 江永县| 永德县| 漯河市| 凤凰县| 南丹县| 资溪县| 含山县| 玉屏| 河西区| 唐山市| 古丈县| 剑阁县| 两当县| 保定市| 栾城县| 丹东市| 安图县| 万宁市| 金川县| 洛阳市| 浠水县| 安庆市| 青龙| 宜川县| 金阳县| 清流县| 三都| 东明县| 温宿县| 方正县| 德州市| 南乐县| 台湾省| 太和县| 晋宁县| 晋城| 高青县| 聊城市| 张家港市|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