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翎
以“薄如紙片、形如小魚,像蝴蝶般輕盈”“一閃而至”摹寫飛刀的輕盈、迅速;以“石雕泥塑般”“銅人”描寫羅永湘的英雄氣概;七八柄兵刃向空投射,就像爆開一蓬刀花劍雨,卻阻止不了如“柳絮迎風(fēng)”的紙刀;金鳳環(huán)好似“穿花蝴蝶”般在數(shù)十枚直如“大群蝗蟲”的紙刀中飛掠,紙刀就像“小雞跟母雞”一群一群都投入林雪貞手中。比喻的運用,不僅增添了文章的張力,吊起了讀者的好奇心,也使得兵器有了靈性,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一幕幕的往事閃現(xiàn)過他腦際,當(dāng)日慘烈的景象和殺聲,使他突然熱血沸騰,坐立不住,唰地躍起,揮刀猛劈。長刀破空之聲,尖銳刺耳,充滿了使人心寒膽落的威勢,他的一腔怨憤,使這一路兇狠的刀法,更加兇狠威猛!
他已感到每一刀發(fā)出之時,已隱隱有刀氣透出,使得順手之極。因此,他不知不覺沉迷在奇奧巧妙的刀法之中,渾忘了一切。遠(yuǎn)遠(yuǎn)望去,他的刀光已化為一個巨大的白色圓球,把他的身形裹在當(dāng)中。他把血戰(zhàn)刀法使完又使,無端端增加了七個招式……但覺這七招妙用無窮,也沒有一定的次序,有時在某兩招當(dāng)中夾上七招中的一招,但覺刀氣激射,平添無限威力,有時這一招夾在別的招式中,則變成無懈可擊的守勢,一如我們用力之際,時間一長,便須得喘息一下似的,而由于這一喘息的結(jié)果,可以增加后勁。
他一時還摸不透這七招的奧妙,但他已領(lǐng)略出這七招決不是多余的招式,只不知何以以前認(rèn)為全無用處,今晚激動之下舞刀,反而悟出了其中一部分精妙。刀光突然收歇,他像石像一般屹立不動,凝眸尋思,在他深心之中,已認(rèn)為自己倘若能使用其中的三四招,便是莫大收獲,根本不敢把七招全都用上。但此竅一通,這七招好像都具有相同的妙用,所以他沒有遺漏任何一招,但凡體味得出一招的奧妙,其余的六招也都一樣可以這樣應(yīng)用。這真是十分奇妙的事,他直著眼睛細(xì)想,一會兒又揮刀演練。如此停停歇歇,不知不覺已是天亮。他回到居處,筋疲力盡地大睡,到下午才醒轉(zhuǎn),傍晚之際,他又到了那塊練功石上……“君臨天下”四個字又赫然入眼……羅廷玉勉力收拾起心猿意馬,取刀起身,著意演練。他家傳的血戰(zhàn)刀法,本已熟得不能再熟……但增加了這七招之后,初時但覺有左右逢源之樂,可是越練越難,終至于頭緒萬端,變化繁瑣無比,簡直弄不清楚了。
這以后一連串日子中,他的興趣完全集中在刀法上,他分明記得那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他無意中把這七招夾在血戰(zhàn)刀法之內(nèi),平添了無限威力,由于這個極深的印象,使他再也不肯放棄這七招,鍥而不舍地日夕苦練。
不知不覺已過了四個月左右,他的心境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中。因為這四個多月的勤修苦練,不但沒有把這七招刀法安排妥當(dāng),反而使他原本的刀法造詣,減弱了許多倍,竟比不上最初到這“千藥島”之時。這個低潮乃是逐漸形成,雖然他已發(fā)覺了不少時候,卻仍然拼命激勵起自己的勇氣和毅力。
直到這一晚,他練到月掛中天,突然間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這七招刀法果然是絕世之學(xué),但若是沒有參透的天資,那就越練越糟,直到完全不會使刀為止。他一旦確信了這個道理,頓時心灰氣沮,坐在巨巖上,向天垂淚。
…………
他忽然變得十分頑強,早先的消沉和逃避之心,登時消失得無影無蹤。掉轉(zhuǎn)身,找尋長刀,決意再下苦功死練,誓必參研出這七招曠代絕學(xué)。
但他那口長刀卻不見蹤跡,用心一想,自個兒點點頭,說道:“對了,剛才我心灰意冷,五指一松,那口長刀不知飛到哪兒去了,但且不管它,我練我的,沒有刀在手也是一樣?!?/p>
他說練就練,出手演出招式,這時他已下了決心,一如背水為陣,置之死地。心中空空蕩蕩,別無牽纏。練了一趟,猛可發(fā)覺大有轉(zhuǎn)機(jī),連忙收攝心神,繼續(xù)苦練……
他事實上也正是到達(dá)大進(jìn)步的最低潮,但凡任何技藝,若求進(jìn)步,必是成波浪形發(fā)展。每進(jìn)步一次,必定又停滯若干時間,進(jìn)步幅度越大,這一段低潮就更長久和低落,這原是自然的法則。
羅廷玉所要攀登的是天下最高的峰巔,因此,他的低潮特別難熬,意志略有不堅,難免喪生之禍。這道理雖是很顯淺,可是身在局中之人,卻永難發(fā)覺。現(xiàn)在羅廷玉正向壯觀磅礴的浪峰頂躍登,速度比落下之時可快得多了。他發(fā)揮出生命中的潛力,冥索潛參,不知不覺已到了天亮之際。
(節(jié)選自《劍海鷹揚》第三回,標(biāo)題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