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眉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履新環(huán)保部,讓“學而優(yōu)則仕”的榜單上又添耀眼一星。從頂尖學府來到壓力與日俱增的環(huán)保部,人們對這位擁有資深專業(yè)背景的學者型官員充滿期待。
2月27日下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按下表決器,表決通過任命陳吉寧為環(huán)保部部長。又一個學而優(yōu)則仕的典型。僅僅一年多前,跟他搭班子的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胡和平才調任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如今,清華再為官場貢獻一員重將。
不過,不到3年之內從正廳級跳到掌舵部委的正部級職位,還是從中國最頂尖學府的校長位子上離任,即使陳吉寧素來低調隨和,其背后意義也很難不被深入解讀。而他作為最近高校官員變動里最閃耀的那顆星,無疑將成為人們觀察中國未來幾年的環(huán)保時,極為重要的角色。
“有干勁”的清華校長
在此次任命曝光之前,低調的陳吉寧似乎一直都在大眾視野之外。那么,在清華師生眼里,這位在清華讀書,又在母校工作了十六年的“本土”校長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年輕”,是受訪的教授和老師們不約而同說出的第一印象。的確,1964年出生的陳吉寧是1949年后清華最年輕的校長之一,而這一點在部委領導中將更加明顯,十八大之后,25個部委的新一屆掌門人平均年齡60.8歲,其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比陳吉寧大七歲?!澳贻p”本身就意味著許多不同,比如陳吉寧會像學生一樣騎著自行車在清華園中穿行,比如這會是一個更有魄力的掌舵人。
“有干勁”,是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楊健對這位校長的評價。“可能這種干勁和魄力,最適合目前咱們國家的環(huán)保事業(yè)吧。”初聽到陳吉寧調任環(huán)保部的消息,楊健還是有些吃驚,畢竟陳吉寧履職清華大學校長僅有三年時間,許多由他推行的改革,仍未塵埃落定:“我們私底下也會有所擔心,教學改革會不會減緩;但環(huán)境保護的事業(yè)現(xiàn)在更嚴峻,需要年輕有為的領導才能有所突破。”
對于陳吉寧擔任校長后,大力推行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飲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長劉文君在和同事們聊天時,也少不了評價一二:“總的來說,我接觸到的老師對他都是很佩服的,大家都覺得他非常年輕,有公信力,又非常聰明,有決斷力?!?/p>
在擔任清華校長三年的時間里,陳吉寧推動學校改革力度之大、態(tài)度之堅決,給不少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是人事制度改革。做的主要思路就是不同的序列采取不同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序列是教學科研序列。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高校的清華,開始采用類似國際上通行的“tenure-track(終身教職)”制。比如一個新應聘到清華的講師,需要在六年之內評上副教授,這樣才能確保一直留在清華,將自己的教職變成終身制。這樣的方式對于國外大學來說,司空見慣。
陳吉寧還試圖在清華分出教學序列和研究序列,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致力于教學,那就不用研究成果來考核。這無疑直指了國內高校多年來的弊端。要知道,我們的論文數量世界第二,論文產業(yè)達10億人民幣規(guī)模,舊制度可是做了不少貢獻。
第二個是時下流行的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在將清華的課堂搬上網的過程中,他親自兼任了在線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第三個是去年轟動全國的清華教改,三個大文件的出臺,和持續(xù)了一整年的教育工作討論會,讓上述看過文件的內部人士表示,這是要把清華都要大改了的節(jié)奏……雖然陳吉寧只在校長任上干了3年時間,但讓清華的許多老人感覺,經歷了本世紀以來,多年未有之變局。
為什么會是陳吉寧?
陳吉寧履新環(huán)保部部長,這消息雖然來得突然,但根據中國政治運行的邏輯來看,環(huán)保部必定要成為2015年兩會前緊急完成人事布局的首要部門之一。這個決定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到環(huán)保部正式宣布,符合中國高層任免的常規(guī),其不同尋常之處是,組織部門在宣布任命的同時,對陳吉寧所接替的周生賢在任十年的政績得失,幾乎沒有任何評價。
周生賢自2005年12月起擔任環(huán)保部部長。沒有意外的話,已過65歲的他本次人大會后將正常退休,平穩(wěn)淡出政治舞臺。一般而言,如果一任官員在被接替之后即將正常退休,那么任免的宣布常常伴隨著對其工作業(yè)績、成果或工作作風的充分肯定。然而此次,對于周生賢十年執(zhí)掌環(huán)保部的表現(xiàn),中組部顯得惜墨如金。
環(huán)保工作在此前兩會上遭遇的民意滑鐵盧,在中國兩會歷史上都屬少見。2013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對人大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名單草案的表決,獲得850張反對票、120張棄權票、只有1969張贊成票。當時會場上有人驚呼,甚至有人鼓掌。2014年的兩會上,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提案——環(huán)保部在每年兩會上做報告并接受代表投票。
這些跡象,說明中國的環(huán)境危局、以及民眾對環(huán)境問題的容忍限度,幾乎就要跌破政治框架的底線。此前民意洶洶的房價、醫(yī)療、教育等問題,都還沒有出現(xiàn)類似情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環(huán)保部換帥恐非意外。
綜合來看,陳吉寧從1981年上大學開始,除去博士期間的幾年留英經歷外,全在清華。用《南華早報》的話來說,他是一個“政治素人”,官場的歷練經驗是一張白紙。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到,當下的中國正在經歷著1949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反腐風潮,在盤根錯節(jié)的巨大政治羅網中,政治版圖的重整是本屆高層的首要關切,陳吉寧在官場近乎一張白紙的純凈出身,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已經從劣勢轉化為巨大的優(yōu)勢。從另一個側面,不難看出今日中國政治任免的兩難處境——經歷相對單純的人選在具體的部門中會更為超脫、少受掣肘,但同時也可能欠缺應對復雜局面的經驗;久涉官場者,政治經驗嫻熟,但也必然意味著在政治利益格局中牽涉較深。
而陳吉寧的另一大優(yōu)勢在于,他是環(huán)保領域真正的專家,并且是一個經過了驗證的改革者。他所履新的這個部委,是貨真價實的壓力部門。
十八大提出的現(xiàn)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五位一體中,新增加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無疑有相當一部分壓力落在了初入官場的陳吉寧肩上。不知是好是壞的消息是,他沒有太多前人的經驗可以咨詢。
他所面對的環(huán)境問題,北京的霧霾,河北的煙囪,內蒙古被排污的沙漠,蔓延西北地區(qū)的荒漠化,遍及中國的白色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破壞……即使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讓人頭疼的難題。
當然,環(huán)保部對他這張臉也很熟悉。作為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前主任的他,與環(huán)保部打交道可謂頻繁。而在他諸多的頭銜中,國家環(huán)境咨詢委員會委員、環(huán)保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也凸顯著他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