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2014年3月,對于田婉瑩來講,是個收獲碩果的月份——她接到了美國四所知名大學的入學邀請。最終她選擇到美國加州圣地亞哥大學就讀。
成績優(yōu)異的田婉瑩,愛好廣泛,心地善良,獨立性強……這些優(yōu)秀品質,與爸爸媽媽對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媽媽寇明玲,原本工作與教育不沾邊的她,還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國家心理咨詢師。
媽媽不斷追求成長的精神,對女兒是最好的激勵。
用耐心保護孩子的好奇
田婉瑩才一兩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經常帶著女兒出去曬太陽,路邊的花花草草成了母女談話的好材料:“瞧,這是花朵,聞上去香香的,那邊是草坪,有好多小蟲子在里面安家……”
田婉瑩七八個月的時候,不再滿足于媽媽講給自己聽了,而是開始主動指著物體看向媽媽,媽媽明白她的意思,總是耐心地給女兒講解。她知道,這神奇的好奇心是造物主對人類的恩賜,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呵護的。所以,對待女兒的好奇心,媽媽一直像對待一株嬌貴的植物,既給它陽光溫暖,又為它遮風擋雨。
田婉瑩五六歲時,媽媽給她買了一個放大鏡。炎炎烈日下,母女倆拿著放大鏡對準一塊塑料片聚焦,不一會兒,塑料片就冒起了煙,田婉瑩高興得直拍手。
后來,田婉瑩的爸爸從老家甘肅蘭州調到北京工作了,每年暑假,媽媽都帶著田婉瑩到北京探望爸爸,每次必去三個地方:動物園、天文館和博物館。
“小猴子為什么趴在媽媽肚子下呀?老虎睡覺打不打呼嚕呀?天上的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呀?恐龍那么高,走路會不會把地踩塌了呀……”林林總總的問題,田婉瑩總是問個不停。
在天文館里看模擬星空,更是讓田婉瑩興奮不已。對于女兒的這些問題,媽媽有時候會給予回答,有時候則會對田婉瑩說:“這個問題媽媽也不清楚,等你上了中學就會明白了!”
不過,媽媽對于滿足女兒的好奇心,也會有意“限制”,比如女兒特別愛看天文電影,恨不得連著看。但是媽媽規(guī)定,每天只能看兩場。這樣的限制,一來不至于讓孩子視覺太疲勞;第二,適當地吊著“胃口”,能給女兒留出更多想象、期待的空間,讓好奇心永遠保持著新鮮感。
在媽媽的保護引導下,田婉瑩的好奇心一直處于很強烈的狀態(tài),她會主動要求閱讀書籍,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再在生活中去驗證書本上的知識。而媽媽很合時宜地給田婉瑩添置了望遠鏡和顯微鏡。田婉瑩經常拿著望遠鏡看星星,拿著顯微鏡觀察水滴、樹葉。
在愛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從留學申請,到一個人遠渡重洋,到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田婉瑩的獨立性,讓媽媽深感欣慰,她知道,女兒獨立強健的翅膀,是送給父母的最大慰藉。
說起女兒的留學過程,最讓媽媽驕傲的莫過于女兒在簽證過期的情況下,說服檢察官順利參加了SAT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的事情。
2013年爸爸幫助田婉瑩辦理了簽證,入境時檢察官卻發(fā)現簽證過期了,這是田婉瑩之前沒有想到的。按照規(guī)定,田婉瑩要被遣送回國。田婉瑩一下子蒙了。不過,她迅速地調整好心態(tài),拿出所有證件證明自己就是前來考試的,她真誠而流暢的表達,贏得了檢查官的信任,結果就放行了。
當女兒在電話里與父母分享這驚險一幕時,作為父母,除了欣賞女兒外,也產生了佩服之情。
當然,田婉瑩的這份獨立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同樣是父母用心培養(yǎng)的結果。
田婉瑩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她路過一個影樓,當時,影樓正在為顧客發(fā)氣球。田婉瑩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好想要一個氣球?!?/p>
媽媽說:“那好啊,你去向阿姨要一個吧!”
“可是,可是……我不敢!”田婉瑩有些為難。
“沒關系,你去試試。”田婉瑩還是不敢。
“那我們就走吧,改天再要!”媽媽說道。
就在這時,田婉瑩卻突然轉身跑到了影樓門口,向阿姨要了一個氣球。媽媽鼓勵女兒:“真棒,這是寶貝自己爭取來的!”田婉瑩開心地笑了。從此,這個普普通通的氣球,猶如一顆種子,在女兒心靈的沃土上,成長為一種彌足珍貴的獨立精神。
田婉瑩上五年級時,才從老家轉學到北京。很快,田婉瑩就面臨小升初的問題。媽媽想讓女兒上比較好的中學,但是,每所重點中學面試時都要考復雜的數學題目。女兒在老家時沒有學到這個深度,盡管爸爸一直在輔導,但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到幾所學校面試時都落選了。
一天,田婉瑩又到一所學校去面試。等女兒出來了,爸爸媽媽問怎么樣,女兒說:“老師說了,歡迎我到他們學校去!”夫妻倆聽了,高興得快跳起來了?!斑@所學校沒考復雜的數學題是嗎?”媽媽問道。“考了呀!我第一次答完了,拿給主考老師問對不對,老師搖了搖頭。我忽然想到正確的解題方法,于是我就問老師,能再給我5分鐘嗎?老師同意了。后來,我重新做完后又拿給老師,老師笑著點點頭?!?/p>
聽著女兒的描述,媽媽心潮澎湃。那個獨立去爭取一只氣球的小女孩,如今又為自己爭取到了5分鐘。人生是一個又一個遙遠的未知,誰也無法預知下一刻會遇到什么,但是內心強大的爭取精神,卻永遠是把握機遇、超越挫折的不二王牌。
重視孩子的情緒發(fā)展
田婉瑩陽光、自信、溫柔、大氣,在同學中極有人緣。這與媽媽從小對她的情緒關注、及時疏導是分不開的。
田婉瑩上幼兒園時,一次,媽媽的同事送給她一只兔子,她對這只兔子特別喜歡。后來,姥姥給兔子洗了一個冷水澡,兔子受了涼,很快死了。田婉瑩特別傷心,大哭著說:“我的兔子,我要兔子!”媽媽將女兒摟在懷里,對她說:“小兔子沒了,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很傷心,我也一樣,舍不得這只可愛的小兔子?!迸畠涸趮寢尩膽阎袧u漸緩和了情緒。因為媽媽對自己情緒的認同與理解,讓田婉瑩很快走出了悲傷。
上學后,每當面臨各種考試,或者學習壓力大的時候,田婉瑩也會出現情緒波動,甚至會顯得很煩躁,媽媽總是學著換位思考。她一方面給女兒安靜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會以一種接納的心胸去面對女兒。漸漸地,女兒遇到事情后,也能像媽媽一樣,會很快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
2014年8月1號,是田婉瑩離開祖國飛往美利堅的日子。在機場與女兒分別擁抱的那一刻,女兒感覺到了媽媽的不舍,輕聲對媽媽說:“不要哭哦!”可就是這句話,讓媽媽的淚水一下子流了下來。女兒幽默地說:“我不會像龍應臺的《目送》一樣,我要轉身。”
女兒到了日本東京機場后,用微信給媽媽發(fā)來一個精致的燃香器皿的圖片,這是她在日本機場買給媽媽的禮物。女兒是在用這種方式來安慰媽媽,媽媽心里一陣暖暖的感動。
女兒這份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也是媽媽送給她的一份人生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