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壘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潔癖,我們都知道,潔癖與家庭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那么這個觀點安在“富二代”屈原身上,似乎是最好的詮釋。屈原的祖輩是楚國的一個王,雖然到屈原這一代已經(jīng)沒那么顯赫了,但生活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屈原還是王室成員,加上屈原長得很俊秀,一路成長,一路贊譽。相比而言,漂亮的人是較容易有潔癖的,長期沐浴也成了屈原潔癖漸重的原因之一。成年后的屈原尤其愛美愛潔,他不但喜歡華美的服飾,還一天洗澡三次,這就是《史記》里說的“一日三濯纓”——潔癖的典型行為特征。兩千多年后我們溯源而尋,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竟成了史載最早有潔癖之人,而且轉化成一種道德上的高尚品格。
在今天看來,女人有潔癖是光榮的,歷史上王安石的妻子吳氏、康雍年間海寧陳氏都被文人一遍遍歌頌,而男人的潔癖如果不及時轉化成一種道德的隱喻,僅僅停留在生理潔癖的階段,就可能成為世俗社會和主流文化的異端,淪為笑柄。
歷史上的潔癖男士頗多。列舉幾例。南北朝時南齊文人王思微的家規(guī)中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家仆提衣服,必須用干凈的白紙包上雙手。南朝郭季產(chǎn)筆記《集異記》中這樣記載說,有一次有一條狗跑到王思微家門柱旁,蹺起腿來撒了泡尿。王思微拿根棍追出去,沒攆上狗,忙令仆人沖刷門柱。刷完以后,還覺有味,又令學生用刀刮削。想了想還覺不過癮,干脆放倒木柱,重換一根。攆狗那條棍也被他扔得遠遠的。
還有唐朝詩人王維,家里邊有個專門的笤帚室,里邊擺放十多把笤帚,令童子們每天不用干別的,專門掃地。明代畫中九友之一長洲邵僧彌,每到夏天,他一天要換好幾次衣服,就怕身上出汗,他認為汗是很不干凈的。
這些聽起來好像都不為過,講究衛(wèi)生本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但過分講究就會成為一種病態(tài),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就是如此吧。
宋人張知甫筆記作品《可書》:“米元童(米芾字元童)有潔癖,屋宇器具,時一滌之……”里邊記載說米芾嫌臉盆太臟,洗手不用盆子,而是特制一銀壺,按上長柄,讓仆人拎著,把銀壺中的水直接倒出來,米芾用手接著水洗,洗完后還不用毛巾擦,兩只手拍打拍打,直到晾干為止。他只要用手拿過東西,馬上就把手洗一遍。
對于自己的私人物品,米芾不準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時,米芾的朝靴被人動了一下,這下麻煩大了?;氐郊遥总腊殉ハ戳擞窒?,刷了又刷,最后把朝靴洗破了穿不成才算結束。
米芾的潔癖連宋高宗都很好奇,頗欲八卦一通。他曾讓米芾擔任太常博士,主持朝廷祭祀活動。主持祭祀要穿規(guī)定的祭服。米芾嫌祭服有人穿過,就拿回去洗一遍又一遍,結果把祭服洗得變了色,這下皇帝算是見識到了,祭祀的衣服為了你的癖好破壞成這樣?罷官!
最為可笑的是,米芾給女兒定親的時候,挑來選去總是感覺不合適。后來倒是相中了南京一個小伙兒,此人名叫段拂,字去塵。米芾說,已經(jīng)拂了,又去塵,真干凈,做我女婿肯定沒錯。
朋友們都知道米芾這種個人習慣,有時就乘機揩油。有一次,米芾對蘇東坡炫耀自己的一方古硯,說是天下少見。蘇東坡假裝恭敬地洗了手,接過古硯卻用指頭蘸了口水在上面研磨。米芾氣壞了,大叫道:“這么好的古硯,被你的口水弄臟了!”當然他不再回接他的古硯了,擺擺手說“我也沒法用,干脆送你好了!”
翻看歷史資料之時,總疑心此事是后人夸大其辭,因為筆記作品不可信,但后來考證卻是真實的。因為米芾去世后,他的墓志銘尚有一句“浣衣濯帶肌瘳皸”,意思是說他經(jīng)常洗濯,連皮膚都起皴了。都寫到碑文中了,還有不真的嗎?
繼米芾后,更有登峰造極者。那就是明初山水畫家倪瓚?!睹魇贰分袑λ娜粘I钣兄敿毜挠涊d,比如說他的筆、墨、紙、硯都有兩個仆人專門負責,隨時清洗。院里的梧桐樹,也有專人每日早晚挑水洗刷,硬把梧桐樹清洗死了。他的廁所是一座空中樓閣,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間鋪著潔白的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边@比魏忠賢有得一拼,魏忠賢廁所是用金沙粒、香木屑接著的。
有一次,有個朋友來看他,在倪瓚家留宿,倪瓚怕他身上不講衛(wèi)生,一夜之間,親自起來視察三四次。待到他剛睡著,忽然聽到朋友在床上咳嗽了一聲,于是擔心得整晚都睡不著——朋友把痰吐哪里了?不等天亮,就叫仆人去尋找吐痰的痕跡,耍清理干凈。仆人找啊找,就是找不到,又怕他生氣罵人,只好商量下找了一片稍微臟的落葉,拿給他看說找到了。倪瓚一見便立刻閉眼蒙鼻,叫人把這片樹葉丟到幾里之外。
更有趣事,一次,倪瓚要喝茶,就命仆人去山泉打水。水打回來之后,倪瓚吩咐:“提在前面那桶水,拿來泡茶;提在后面那桶水泡茶不行了,拿去洗腳?!币娙瞬唤?,倪瓚接著說:“后桶的水,恐怕已經(jīng)被仆人的屁所污染了。”還有一次,倪瓚去赴宴,賓客坐定,開始上菜,一個留有胡須的廚師端出佳肴。倪瓚一見便突然離席,主人追去,問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倪瓚說:“胡子多的人一定不干凈,你的廚子留這么多胡子,我是吃不下這頓飯了?!辟e客聽了,相顧大笑……
倪瓚有潔癖,孤傲清高,以至于朋友越來越少,他的人生謝幕也很悲慘。當時起義軍首領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派人送了很多錢給倪瓚,請他作畫,倪瓚撕絹退錢——當然不作。張士信對他當然懷恨在心,便找理由把他關在牢房里。獄卒給他送飯時,倪瓚還讓獄卒把飯桌舉得高高的。獄卒不解,他也不解釋,同牢的人認識他的說: “他怕你的唾沫濺到飯里。”獄卒聽了當然很生氣,把他拴在了尿桶旁毒打一番,以至于倪瓚受傷患上痢疾,臨終前穢不可近(一說他被朱元璋丟在糞坑里淹死)。
歷史上有潔癖的人,在世人的哄然大笑中,他們的言行顯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議,而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對自己的潔凈一直堅持,這也是一種執(zhí)著的精神,這種精神使得他們斷然顧不得旁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