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茵
【摘要】知識傳播離不開交流,嗓音作為交流的主要工具,是使教學活動達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在長期的教學中,由于過度用嗓,教師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咽喉疾病,影響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在介紹教師咽喉常見疾病原因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從事聲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了一些嗓音保護的方法。
【關鍵詞】發(fā)音技巧 用嗓保護 嗓音訓練
優(yōu)美動聽的嗓音及其承擔的口語交際技能,是我們教師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但是許多教師缺乏發(fā)聲科學的知識,本能地扯著大本嗓叫喊,造成喉嚨長期超負荷使用。只有通過有效的科學訓練和保護,預防和強化嗓音機能,從根本上解決嗓音問題。
根據以上狀況,本文從嗓音訓練與嗓音保健兩個方面,結合自己多年的聲樂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適合教師的嗓音訓練方法,便于大家探討。
一、教師咽喉常見疾病及發(fā)病原因
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引起了很多職業(yè)性嗓音疾病。教師出現與嗓音有關的疾病主要有三種:聲帶疲勞、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如果教師們能掌握科學合理的用嗓護嗓知識,將大大減少患上這些疾病的可能性。
那么引起職業(yè)性嗓音疾病的原因究竟是哪些呢?有專家曾經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他們發(fā)現有人是因為發(fā)聲過度或者發(fā)聲方法不正確引起的嗓音疾病,還有人是因為沒有嚴格遵守嗓音保健方法而引起的嗓音疾病。根據統(tǒng)計結果來看,導致教師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發(fā)聲不科學和缺乏嗓音保健常識。其中的“罪魁禍首”是發(fā)聲不科學。那我們就通過改進發(fā)聲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個辦法可以根本性的解決問題。當我們改進了發(fā)聲方法,消除了 這些不良刺激,損傷得到了恢復,嗓音的疾病自然就解決了。
二、重視運用用嗓技巧
用嗓技巧是專業(yè)發(fā)聲的技巧。通過口腔共鳴,鼻腔共鳴,胸腔共鳴,呼吸控制等使嗓音美化。在教學中,老師的每一堂課都是通過嗓音來完成的。如何運用自己的聲音,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順暢流通,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掌握正確的用嗓技巧是重中之重。
1、愛護嗓子,保護發(fā)聲器官。我們老師的課很多,嗓音經常處于超負荷的狀態(tài),嗓音特別容易疲勞的,建議大家可以在上課前,或者課間休息的時候,多做做伸舌頭、舔上腭、發(fā)氣泡音等練習方法,從而使喉嚨和舌頭的肌肉得到放松,聲帶得到輕微的按摩。
2、正確的方法練習發(fā)聲。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推薦個很有效的簡易練聲法。站姿,上身稍前傾,深深的吸口氣,提笑肌,嘴唇微微向上翹,口腔里,保持軟腭、咽喉因為深吸氣而自然擴充的感覺,感覺哈哈大笑一樣,用膈肌的彈跳沖擊力量發(fā)出短促有力的“哈哈”笑聲。剛開始時,我們可以每發(fā)二三聲就休息一會兒,慢慢的可一口氣發(fā)四五個,七八個,乃至十幾個“哈哈哈哈”。。。。。。。。只要教師們堅持多練,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感覺到說話聲音洪亮、嗓音輕松、長時間說話嗓子也不容易疲勞。發(fā)聲方法正確了,我們教師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以擁有一副清澈,美妙的嗓音,對自己,對學生而言都是莫大的享受。我們又可以重新享受上課帶給我們的愉悅感。
四、保護嗓子的有效方法
課堂上完美的音色是需要保護的,教師應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學會開嗓技巧和用嗓疲倦之后的修復技巧。教師掌握了嗓音保護的發(fā)聲方法,即使長時間大音量的說話,嗓子也很少會出現問題。那么如何減輕嗓子負擔,使教師嗓子不容易疲勞,說話不容易累,經實踐證明,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幾條可供參考。
1、多伸舌頭。伸舌頭是一項增強喉舌肌肉運動技能的很好的操練活動,它可以幫助開嗓清音,恢復聲帶疲勞。當我們喉嚨剛剛開始疼痛時,每天伸縮舌頭30分鐘,配合吃藥,能很快的緩解疼痛。假如教師堅持長期練伸舌頭練習,即使偶爾感冒咳嗽,嗓子不舒服,也能堅持上課,嗓子也不會嘶啞。伸舌頭還可以提高嗓音質量。它見效明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是預防治療嗓子疾病、改善音質的“靈丹妙藥”。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閑散時間,常伸舌頭,使聲音宏量持久。
2、用嗓子時間長了不要頻頻喝水。很多老師可能有這樣的體會,當講課口干舌燥時,會選擇時不時喝口溫開水來緩解這種癥狀。但是以我聲樂教師的觀點來看,覺得這個方法不可取。因為我們講課時間長了,聲帶會摩擦起熱,咽喉會充血,這時候喝水會沖淡有利于自我保護的分泌物,對恢復嗓音疲勞反而不利。假如夏天喝冰鎮(zhèn)的水,對嗓子的損害會更大,因為發(fā)熱的咽喉忽然受到冷東西的刺激,血液循環(huán)受到影響,嗓子會說不出來話,即“失音”,后果很嚴重。所以,我們老師在上課前,就補充夠充足的水,下課后休息一會再喝水。假如上課時還是覺得口干舌燥,老師們可以在課間休息時做以下練習,會有幫助。方法是:將舌尖沿著上齒齦、硬鄂、軟鄂往后舔,舔的越深越好。只須幾分鐘的時間,唾液分泌會越來越多,把它咽下去,很快就可以緩解口干舌燥的癥狀。老師們也可以找個僻靜的地方,做做伸舌頭的練習,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3、做好起床清嗓三步曲。(1):發(fā)氣泡音。早晨睡醒后,全身肌肉都很松弛,這個時候發(fā)氣泡音最好。長期堅持這樣做,可以解除嗓子的疲勞,加強聲帶的彈性和靈活性,而且對聲帶充血、聲帶小結等常見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方法如下:安靜地平躺在床上,先深吸一口氣,呼出一大半的氣,然后用剩下的小半口氣輕輕地均勻地吹動聲帶,發(fā)出類似“啊啊啊”的氣泡滾動的聲音。等到這口氣呼完了,再換一口氣接著發(fā)。練習3----5分鐘就可以了。做這個練習時可以張口來練,只要保持氣息連貫流暢,感覺吹向后鼻孔就可以了。(2):打哈欠練習。當我們起床后,可以多做伸懶腰,打哈欠的動作。充分利用做早餐的時間,嘴巴多做唇舌操。比如,咧嘴、伸舌頭、舔上鄂、打哈欠等。這個練習可以防治喉嚨痛,輔助治療扁桃體發(fā)炎。(3)哼鳴練習。吃完早餐,在上班的路上,我們可以找一首我們喜歡的,音域不高的歌曲,用鼻音哼鳴來唱,它有效解決喉嚨緊張的不良發(fā)聲習慣,比較輕松的找到高位置共鳴感覺。這些 練習只要我們堅持做,時間長了,我們就會發(fā)現,喉嚨清爽多了,聲音也變得宏亮起來。
五、結 論
“精神暢快、心平氣和、飲食有節(jié)、寒暖當心、起居以時、勞逸均勻、練嗓保嗓、都貴有恒、由高到低、量力而行、五音飽滿、唱出劇情?!边@是我國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總結出來的護嗓要訣。以這條要訣為指導,再輔之以文中介紹的鍛煉方法和保養(yǎng)之道,就一定能夠遠離喉部疾病,讓嗓音永葆青春。
【參考文獻】
[1]教少年兒童學唱歌 陳巧姑
[2]教師的嗓音保護 劉澤梅
[3]嗓音的科學訓練與保健 彭利佳
[4]教師課堂用聲及嗓音保護 張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