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戲曲在長期發(fā)展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jīng)驗,經(jīng)過歷代藝術家、理論家的整理與總結,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藝術體系。地方高校聲樂教學如想走出一條特色之路,勢必要將地方戲曲的精華引入到教學之中,使地方聲樂教學更具民族性,從而凸顯地方性高校音樂學辦學特色及創(chuàng)新改革,彰顯地方本土特點。
【關鍵詞】地方高校;聲樂教學;借鑒;商洛花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對文化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國家對高等教育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確定了“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鼓勵地方高校在原有的辦學基礎上,創(chuàng)造獨特的辦學特色,以求在激烈的國內(nèi)外競爭中生存與發(fā)展?!盵1]與此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運動也大大增強了地方音樂文化的責任,推進區(qū)域音樂文化者的反思。
地方高校聲樂教學需要區(qū)別于音樂學院以及省級師范院校,建立地域性教學目標,確立不同的聲樂教學方法。比如,筆者所在的陜西省商洛市,有“戲曲之鄉(xiāng)”的殊榮,商洛花鼓在當?shù)赜幸欢ǖ娜罕娀A,并且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地方院校要實現(xiàn)服務地方音樂文化的教育目標,必須在教學上引進并加強本區(qū)域音樂文化的建設,為當?shù)孛癖娕囵B(yǎng)合適以及需要的人才,同時,也為學校打造精品課程以及特色專業(yè)找到了獨一無二的出路?!盵2]
商洛地方院校開展區(qū)域化聲樂教學應遵循以下幾點:
一、借鑒商洛花鼓的風格特點和形體表演
在地方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借鑒商洛花鼓的積極因素,譬如:自然的聲線、生動的表演及精湛的技法等,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掌握商洛花鼓的精華,從而促使商洛花鼓與時俱進,在傳承中求發(fā)展。以商洛學院藝術系為例,由于學生自身專業(yè)素質、師資能力等方面與專業(yè)音樂學院等優(yōu)秀院校存在一定差距,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跟優(yōu)秀院校學生相當?shù)膶I(yè)程度,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教學當中,不妨借鑒商洛花鼓的唱腔,使學生在演唱中掌握發(fā)聲方法、創(chuàng)新演唱風格、充分表達曲情、使演唱兼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形成獨特的演唱特點,從舞臺表演中脫穎而出。
首先,從唱腔上,積極地咬字,使聲音充分地唱出來。很多教唱美聲的教師在聲樂教學中,一味強調腔體的打開,不顧學生嗓音條件的限制,因而導致學生演唱沒有音色,更聽不清楚他們演唱的歌詞。商洛花鼓清晰的咬字以及自然的聲線對筆者聲樂教學具有很大的啟示。筆者試圖要求學生嘴皮子要靈活,咬字、吐字要清晰有力,像朗誦一樣演唱歌曲中的每一個字,充分把字頭、自腹、字尾都要精確到位地咬出來,例如:商洛花鼓《夫妻觀燈》中第一句,“耳聽有人扣門環(huán)”中的“人”字,一定要用上下兩排前牙磕一下,與此同時,后牙根先閉合再咬開,而后馬上松掉,否則聲音就會憋在口腔里出不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咬字,又鍛煉了咬字與氣息的協(xié)調能力。在這里需說明一點:唱歌的咬字比說話的咬字更夸張、更有力,但并非僵、硬、死,自然就好。對于聲音線條的把握,根據(jù)商洛花鼓的審美要求,筆者不會強迫學生聲音使勁向后(喉嚨)靠,充分打開腔體,而是在清晰咬字的基礎上,打著哈欠唱就可以了,聲音要充分唱出來。聲樂教學需要“打開喉嚨”,但需掌握一個“度”,每位學生嗓音條件不同,這個“度”就要不斷調整,直至演唱出自然的聲音,而不是故意模仿“做出來”(不自然)的聲音。
其次,掌握商洛花鼓的精湛—潤腔技法。商洛花鼓的潤腔技法指的是行腔中的波音、滑音、倚音、顫音等,這些小腔十分講究自然流暢、收放自如。針對民族聲樂教學,讓學生大量練習潤腔技法的作品,例如:商洛花鼓《夫妻觀燈》、《觀燈新唱》,還可以把湖南花鼓戲《洗菜心》、《劉??抽浴返茸髌纺脕砭毩暋_@類花鼓戲演唱大部分的潤腔都在高聲曲,演唱時,要求學生掌握好氣息的同時,鼻、咽、口腔共鳴發(fā)揮作用,在口腔咬字的同時,把潤腔的音通過鼻腔哼唱出來,咽腔適當打開,這樣的聲樂教學不僅展現(xiàn)了花鼓戲的風格韻味,使唱腔旋律更為豐滿流暢、人物感情更為生動細膩,還對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有很大的幫助?,F(xiàn)代許多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歌曲都是建立在地方風格素材的基礎上,例如:《山寨素描》、《山里的女人喊太陽》、《水姑娘》等,如果學生能熟練掌握各種潤腔技法,就能在這些作品中做到舉一反三、熟練運用。
最后,重視舞臺表演。商洛花鼓戲主要通過“四功”(唱、念、做、打)和“五法”(手、眼、身、步、法)來塑造人物形象,把“唱”與“演”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人以無窮的審美享受。很多民族聲樂教育者,把注意力停留在科學性發(fā)聲等演唱的技術層面上,而往往忽視表演的技術層面。聲樂作為視、聽結合的舞臺藝術,“唱”和“演”是缺一不可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類似窘境:不少學生悟性高、音樂感覺好、唱得好、形象也好,可就是不會表演,舞臺表現(xiàn)力差,就連很簡單伸個手的動作都看著別扭,更別提舞臺表演了。溯其緣由,我們的教學重“唱”,輕“演”。學院教學領導在認識到此問題后經(jīng)過教改,把商洛花鼓的形體表演納入到民族聲樂教學中,通過系統(tǒng)的“五法”訓練,使學生做到“眼有神、神有形、指之有物、看之有像”[3],啟發(fā)學生用心塑造人物,用情打動觀眾。實踐證明,借助商洛花鼓的形體藝術,學生的表演能力大大提升,豐富了學生舞臺表現(xiàn)美感,同時也很大程度活躍了教學氣氛,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二、構建特色課程體系,發(fā)展民族聲樂教學
1.修訂教學大綱。從教學計劃入手,對我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音樂課程設置、聲樂教學進度、課時安排等給予規(guī)范,對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等進行調整,最大限度符合特色聲樂表演人才的培養(yǎng)。相繼開設《商洛花鼓賞析》《商洛花鼓聲腔課》《商洛花鼓形體表演課》等特色課程,《賞析》是對優(yōu)秀的商洛花鼓劇、唱段進行欣賞,對經(jīng)典的唱腔進行曲式結構及特點分析。通過這門課,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tǒng)、更直觀地了解花鼓戲的構成,為開授聲腔課奠定基礎。《聲腔課》是針對商洛花鼓唱腔的一門實踐課,由老師選定教學曲目,以口傳心授的方法,使學生掌握花鼓演唱技巧及風格。通過對商洛花鼓聲腔課的學習,既可以訓練學生的發(fā)聲、咬字、行腔、韻味等,也可以為學習民族聲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形體表演課》主要是對商洛花鼓“五法”(手、眼、身、法、步)的訓練教學,在學生唱腔趨于穩(wěn)定的基礎上,老師示范表演,要求學生做到:“唱演同步”——即唱腔優(yōu)美、良好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充分把握人物性格、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等。將商洛花鼓的唱腔、表演引入課堂教學,逐步建立地方特色課程體系,這對長期以來單一的音樂教育課程來說如注入一股清泉,同時也對實踐性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2.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是各大院校教學工作中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基本工程,是實施高效教學的關鍵。所以,我們學校是否可以嘗試:一方面,選派優(yōu)秀的民族聲樂教師到當?shù)貏F學習商洛花鼓戲,提高聲樂教師在傳統(tǒng)音樂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及舞臺表現(xiàn)。另一方面,長期聘請劇團資深老師到我系授課,培養(yǎng)學生演唱風格、潤腔技巧及舞臺表演的能力。同時,加強教師與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教研、教改氛圍。
3.加大科研力度,促進聲樂教學。
“遵循現(xiàn)代教育規(guī)律,重視調查研究、資料收集整理和開展科學論證,以理論研究與綜合應用實踐研究相結合為主要研究方法,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走“科研——實踐——創(chuàng)新”的梯次研究路線”[4]我校在科研方面實施政策激勵,全力支持教師的科研創(chuàng)新,如在聲樂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商洛花鼓文字研究、演唱譜例以及聲樂教學理論研究等圖書資料,開通數(shù)字圖書館,拓寬研究視野,提高研究能力,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得到更好地呼應。
成功的地方聲樂教學體系的構建,有些學校做的很好,我們也可以進行考察、借鑒。譬如:貴州大學在少數(shù)民族聲樂教學方面的“雙重教學”經(jīng)驗就值得推廣。即“少數(shù)民族民歌演唱教學應該分為“少數(shù)民族民歌風格教學”和“系統(tǒng)的聲音訓練”兩個部分,少數(shù)民族民歌風格教學由民間歌師根據(jù)學生的民族成分和個性特點組織教學,聲音訓練由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銳意改革的聲樂教師來承擔,兩者相會協(xié)調,共同完成少數(shù)民族民歌演唱的教學?!盵5]
此外,“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指出: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善于將本地區(qū)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運用到音樂教學中,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盵6]商洛市中小學音樂教育可以通過商洛花鼓提升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及綜合人文素質,培養(yǎng)具有較強藝術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實用型音樂人才。
三、加強藝術實踐,培養(yǎng)特色聲樂人才
藝術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筆者認為藝術實踐是地方高校聲樂教學應該重視的關鍵。而我校藝術系絕大多數(shù)學生很難爭取到舞臺表演的機會,只有少數(shù)幾個學生有機會上舞臺表演與實踐,鑒于此,我們是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藝術實踐活動:
一方面,長期聘請商洛劇團的優(yōu)秀戲曲老師到學校講授商洛花鼓演唱及表演課,通過課堂教學不斷加強學生對商洛花鼓演唱風格的了解,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將其融入到民族聲樂演唱中奠定基礎;定期邀請商洛戲曲研究專家到學校講學,為學生講授傳統(tǒng)戲曲、曲藝、民族民間音樂,以及商洛花鼓的產(chǎn)生背景、衍變過程、形成原因、演唱風格、表演特點等等,逐步使我校學生由“不了解——可以接受——喜歡上商洛花鼓”,將優(yōu)秀的花鼓戲傳承下去。
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各項實踐演出,舉辦“商洛花鼓經(jīng)典唱腔專場”、“中國歌劇專場”、“優(yōu)秀商洛花鼓劇表演片段專場”、“商洛花鼓與民族聲樂融合匯報音樂會”、“獨唱、重唱音樂會”、“合唱專場音樂會”、“畢業(yè)音樂會”、“新年音樂會”等等。通過這些藝術實踐迫使多數(shù)學生參與其中且受益匪淺,不僅使學生心理素質有了更好地培養(yǎng),還大幅度提高了學生適應舞臺的能力;通過藝術實踐,使學生不斷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造及表演能力,展示其自身藝術才華。
最后,筆者認為高校與藝術團的強強聯(lián)手不失為一個很好地探索。譬如:筆者就職的商洛學院通過商洛花鼓戲鑒賞與商洛花鼓表演唱等課程培養(yǎng)出的學生,可以直接引薦到商洛劇團進行學習實踐,參加劇團大型花鼓劇排演,也可以以合唱的形式參與到花鼓劇排演中來,這樣一來,高校學生充分融入到藝術實踐當中來,拓展其藝術表演空間;劇團也擺脫了人員不充足的窘境,提升其文化底蘊,兩者合力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新一代藝術人才。
為我們做出榜樣的是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學聯(lián)合共建的“西安交通大學戲劇學院”此次聯(lián)合是國內(nèi)屈指一數(shù)的首例,是在新形勢下,共同致力于探索人才的培養(yǎng)。西安交大校長鄭南寧表示:“西安交大有了戲劇學院,不僅是西安交大在面向社會服務,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一所大學應當承擔的責任,同時為西安交大的育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好地人文精神環(huán)境?!盵7]借此契機,也為地方高校的特色辦學注入新的活力。
地方高校聲樂教學通過對商洛花鼓的不斷借鑒與發(fā)展,使其能在音樂創(chuàng)新領域中充分得到運用與傳承,使聲樂教學更具民族性、特色性,從而凸顯地方性高校音樂學辦學特色及創(chuàng)新改革,體現(xiàn)地方高校聲樂的特色化教學,彰顯地方本土特點。
參考文獻
[1]蔣娟全.將地方戲曲引入民族聲樂教學的可行性研究——以“零陵花鼓戲”為例[J].科教文匯,2011(19):141.
[2]張敏樺.地方高校聲樂教學區(qū)域化的必然性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13,35(5):171.
[3]何益民.花鼓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藝海,2010(10):72.
[4]蔣娟全.零陵花鼓戲在地方高等院校音樂系的開發(fā)與傳承[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6):146.
[5]張應華.保持貴州特色拓寬藝術眼界一淺談“多彩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歌演唱專業(yè)的課程策略[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7,21(1):63—68.
[6]蔣娟全.零陵花鼓戲在地方高等院校音樂系的開發(fā)與傳承[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6):146.
[7]新華網(wǎng).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4/09/c_122949912.htm
作者簡介:馮淵(1985—),女,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