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建而成的,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匯聚成了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其中,少數民族的民歌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一部分,是民族藝術的瑰寶。達斡爾族民歌有著自身的特點,要想將達斡爾族民歌發(fā)揚光大,彰顯其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就需要掌握相應的演唱技巧。本文對達斡爾族民歌的音樂特點以及演唱技巧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達斡爾族民歌;音樂特點;演唱技巧;分析
達斡爾族人民以分散的形式居住于我國各地,其自身內部在風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著差異性,但是,整個民族的民歌在特點上還是具有基本的一致性的。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達斡爾民族的民歌逐漸彰顯出了自身的藝術魅力,極為豐富的音樂文化展現出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并成為了我國音樂寶庫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為了將達斡爾族民歌發(fā)揚光大,實現音樂藝術的傳承,就需要在明確這一民族民歌特點的基礎上,掌握相應的演唱技巧。
一、達斡爾族民歌的音樂特點
(一)種類劃分較為詳細
達斡爾族民歌中融入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內容也十分的寬廣,主要的類型為:
1.宗教類型的民歌
這一民族有著自身的宗教信仰——薩滿教,在宗教活動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歌類型,在宗教民歌中,不僅包含了人們對于未來的希冀、對于愛情的向往,同時還包括了宗教精神以及相應的風俗習慣。這一民族在婚喪嫁娶之日時,都會將薩滿請來,然后設下宴席,將充滿民族宗教特色的歌曲進行演唱。薩滿在達斡爾族被稱之為雅德根,是舉行祭祀時所唱的歌曲,意味著求助神靈來實現驅邪避鬼、保護一族百姓,因此,在演唱的過程中,必須唱好才能夠請來神靈。隨著知識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以科學的世界觀來看待世界,因此,對于像薩滿教這一有神論主義宗教必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相應的雅德根將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2.山野民歌
這種民歌類型類似于漢族的山歌,這一民族將其稱之為“扎恩達勒”,有的有歌詞,有的則沒有歌詞,一般都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小調,隨意且自由的演唱風格使得此種類型的民歌充滿生氣與力量,是人們情感上的一種宣泄方式。一般情況下,這一類型的民歌都是勞動人民在山野間、森林中等地方進行演唱,由景生情,寄情于歌聲之中,以嘹亮且高亢的歌聲來抒發(fā)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觸。
3.敘事民歌
這一類型的民歌被達斡爾民族稱之為“烏軟”,是一種以說唱形式為主的敘事民歌,一般情況下,此種類型的歌曲通常是由達斡爾族的男人在閑暇時間來演唱的,以年長人群為主。這種歌曲的演唱者有著職業(yè)性質的人群,在演唱的過程中能夠吸引一群老老小小來欣賞,此種類型的歌曲曲調結構短,歌詞篇幅也短,一般一段歌詞為四句話。要想將敘事歌曲演唱的惟妙惟肖,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演唱技巧,同時也必須具備相應的創(chuàng)作才華。
(二)題材內容較為豐富
各民族的民歌就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再現,在歷史的長河中,達斡爾民族將自身的情感、文化等融入其中,每一首歌曲中都包含了不同的內容,或是快樂、或是悲傷、亦或是希望與憧憬等,每當演奏起來,都能夠使族人走進歌曲中的情感世界,感受到先人的情感、聆聽著先人的故事,傳承著民族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比如,在新中國建立之前,達斡爾民族過著苦難日子,忍饑挨餓、衣不裹體,相應的民歌中也就充分的表達出了人們心中的痛苦心情、對階級壓迫的反抗等情緒。但是,從達斡爾民族豐富的民歌題材中,不僅能夠使人們感受到民族的反抗精神,還能夠感受到人們對生活的向往與希冀,以浪漫主義精神展現出了民族的樂觀精神。達斡爾民族沒有屬于自身的文字,因此,這一音樂文化藝術的傳播完全依賴于口口相傳,所以這一民間教育形式極為重要。
二、達斡爾族民歌的演唱技巧
每一民族的民歌都有著自身的特色,達斡爾民族在自身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將這一民族的生活面貌、風土人情等融入民歌之中,彰顯了自身的藝術特色,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其具備自身的獨特演唱技巧,具體為:首先,整體上達斡爾民族的民歌在音調上下行音階進行較多,同時,歌曲結束在調式中音區(qū)的主音上,此外還存在著很多的裝飾音,這是達斡爾民歌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這一技巧特點,進而才能夠將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展現出來。其次,由于達斡爾民歌的形式與種類不同,因此,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要明確各種類型民歌的演唱特點,比如:演唱“烏軟”的過程中,整個聲調要保持平緩,如訴說一般;而在演唱“扎恩達勒”時,整個聲調要高亢,以明亮的歌聲來詮釋歌中內涵,同時需要略帶一點哭腔。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要想能夠緊抓聽眾的心弦,就需要在吸取前人演唱經驗的同時,逐漸融入新風格,以展現出民歌的特色,將達斡爾民族民歌發(fā)揚光大。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在歷史的沖刷中,達斡爾民族的民歌能夠再現歷史,并實現傳承,最終實現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作為一個多少數民族的國家,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有著自身的價值,要想充分分發(fā)揮出民族文化的藝術價值,并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光大,就需要重視每一民族的特色文化。達斡爾民族的民歌中蘊含了這一民族的歷史文化,飽含民族精神,是中國音樂庫中的瑰寶。要想實現這一民歌的傳承,就需要在明確這一民歌特點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演唱技巧,其主要是由宗教類型、山野類型以及敘事類型構成的,演唱上需要在明確整體演唱技巧的同時,掌握每一類型民歌自身的特點與技巧,并融合前輩之經驗來實現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以將達斡爾民族的民歌載入歷史,實現傳承。
參考文獻
[1]安英.“達斡爾族藝術及其研究狀況”[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5,
12(23):34-37.
[2]何今聲.達斡爾族傳統民歌選[J].黑龍江省民族研究所,2011,1(03):
78-79.
[3]秦婉麗.達斡爾族民歌的音樂特點分析[J].大眾文藝,2014,6(04):
56-58.
作者簡介:王一鳴(1990—),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