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圖書出版翻譯對傳播中國文化以及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圖書出版翻譯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簡單分析了在跨文化語境下,我國圖書出版所具備的意義以及當前圖書出版的現狀,并以市場和翻譯為出發(fā)點,提出了幾條我國圖書出版原則以及出版翻譯中的小策略,旨在提高跨文化語境下中國圖書出版翻譯的水平。
【關鍵詞】中國圖書;跨文化語境;出版翻譯
【作者單位】隆濤,攀枝花學院。
出版業(yè)是中國文化主要的載體產業(yè),對傳播中國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加入WTO后這十余年間,我國出版業(yè)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實,中國圖書“走出去”主要有兩大途徑,即實體出口和版權出口。近年來,為了更好地實現資本“走出去”,我國出版商也在不斷地努力尋找其他途徑,如獨資、并購、合作或在海外設立分部等。但不可否認,在這方面,發(fā)達國家仍然占據著主導權,其發(fā)展水平也遠遠超出我國,所以,中國圖書“走出去”任重道遠。
一、跨文化語境下中國圖書出版的意義以及現狀
1.中國圖書出版的意義
中國圖書蘊含著中國的風土民情、地質風貌、價值觀念,承載著中國人民的深厚情感。事實上,中國出版“走出去”也就意味著中國文化“走出去”,能讓更多外國人深入地了解中國,包括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當然,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重要載體,出版產業(yè)一定要真正理解中國圖書“走出去”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一個真正崛起的國家,除了硬實力要夠硬,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也要夠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讓人欣慰。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愈發(fā)突出,那么相應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國,需要獲取更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出版業(yè)作為一個傳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要有極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實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并不斷提升自身價值。
2.中國圖書出版的現狀
現階段,中國圖書“走出去”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即版權輸出和實體出口,其中又以圖書實體出口為主。從總體上來看,在世界圖書市場中,我國的貿易逆差仍然存在,但是在圖書版權方面,引進與輸出之間的差距卻在一步步縮小。根據我國2010—2014年圖書版權輸出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圖書版權的輸出量呈現一種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到2014年我國共輸出版權10171項,比2013年增加了95項。除了關注圖書版權的輸出數量,我們還要關注一下圖書輸出的其他方面,比如輸出題材。根據檢索系統所顯示的搜索結果可以發(fā)現,在圖書版權輸出的總數中,文化類圖書占了大部分,自然科學類的圖書和其他題材圖書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從圖書版權輸出地的角度來看,我國的輸出地還是比較集中的,僅中國臺灣、香港,以及日本、英國、美國的輸出數就占了總數的一半。此外,由于輸出意識和輸出能力的原因,我國圖書版權輸出還存在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
通過分析2010—2014年我國圖書版權輸出的情況我們可以得知,總體上,我國圖書“走出去”數量增長穩(wěn)定,版權輸出圖書的題材還算豐富。不過我國圖書“走出去”在有些地區(qū)也遇到阻礙,這也提醒我們在開展圖書“走出去”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地區(qū)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要做到圖書質量與圖書傳播效果的統籌兼顧。
二、圖書出版翻譯的原則與策略
第一,選題要統籌兼顧本土文化與世界文化。近年來,中國出口圖書的內容大多是以傳統文化為主,比如傳統民俗、功夫武術以及歷史悠久的中醫(yī)等。但是如果仔細探究的就會發(fā)現,這一題材圖書的最終去向是中國港澳臺地區(qū)或者東亞各國,大多是崇尚儒家文化的地區(qū)。那么這種題材的中國圖書到了西方國家是否會水土不服呢?實際上,以傳統文化為主的中國圖書需要讀者具備大量的中國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夠看懂,西方人對這些是沒有太多耐心的,也沒有很高的興趣,他們只想了解中國的現狀。所以在進行出口圖書選題工作時一定要客觀,不能主觀地認為只要是傳統文化類的圖書一定會深受世界讀者歡迎,在注重本土文化的同時還要關注世界文化。
第二,要注意區(qū)分市場的差異性以及層次性。從全世界范圍來說,全世界可劃分為八大文化圈。從文化圈內部的層次來看,同一文化圈中的不同國家也要區(qū)分。例如,與中國鄰近的新加坡、韓國以及越南等國家雖同屬于中國儒家文化圈,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習慣,要注意有針對性地分析。從內部的區(qū)域層次來看,即使都是說英語的西歐市場,不同國家也還是存在差異的。所以在推進中國圖書“走出去”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這些市場的區(qū)分,根據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國情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盡可能地把握當地圖書市場的特點。
第三,把握兩種文化的異同。中國文化講究意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追求含蓄朦朧之美,但是西方作品卻很實際,也很直白,追求客觀敘述事實、傳遞信息以達到論辯和說服的目的,不提倡作品空洞無物、辭藻過分華麗。出版翻譯者要善于尋找兩種文化不同表皮下所蘊含的共同性。事實上,不管哪一個民族、哪一種文化,藝術和美都會讓人產生心理共鳴,如審美理念、知識觀念、人際關系以及人的性情等都會有很多的共同性,正是因為這種共同性,不同的文化之間才有了“可譯性”,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才會因為藝術欣賞而有共享的空間。在跨文化語境下,出版翻譯者需要尋找兩種文化之間的共同性,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翻譯,從而使翻譯盡可能地符合外來文化的特點與習慣。
三、結合出版業(yè),駕馭跨文化語境
1.選擇出版的圖書要有內容、有品位
在阻礙中國圖書進一步“走出去”的因素中,題材跟風和思想內涵貧乏影響最大,所以在選擇出版圖書時一定要保證其中包含一些人之常情以及進步思想等正能量的東西,多宣揚一些人道主義精神與公平公正的理念,讓讀者能從作品中找到共鳴的東西,這樣中國圖書“走出去”才有意義、有價值。比如《狼圖騰》,它之所以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風靡全球,除題材新穎外,更重要的是書中所詮釋的狼的精神——團結、勇氣以及智慧,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去學習、去借鑒。
2.利用國際舞臺,建立頂級翻譯隊伍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孔子學院的數量越來越多,我國與多個國家之間也舉辦了很多的文化節(jié),這些都是我國圖書“走出去”的很好的平臺。出版業(y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國際舞臺,在大型的國際活動中努力促進中國圖書“走出去”。此外,出版企業(yè)之間還可以嘗試建立頂級翻譯隊伍,同時注意適當地使用當地人才,這種做法不但可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還能有效降低成本。
3.輸出圖書版權,在國外建立分社
在很多人看來,具體的圖書輸出要比版權輸出更具有文化傳播的效果,其實它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都是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徑,而且版權輸出比圖書實物輸出更容易實現海外的本土化,更具有市場。新時期下,技術、市場以及行業(yè)規(guī)則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中國圖書“走出去”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更新經營理念、運營方式以及發(fā)行模式,樹立“大文化”觀念。我們可以與國際上著名的出版社展開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合作,充分吸收并利用國際出版、發(fā)行、文化以及營銷等資源,讓“走出去”的中國圖書更好地發(fā)揮傳播文化、交流文化的作用。如在目標市場建立分社,該種方法不但可以讓運作模式更加本土化,還會讓出版的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如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倫敦分社、《北京周報》的北美分社等。此外,與國際出版業(yè)進行戰(zhàn)略合作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利用它們在當地的影響力使中國圖書產品在當地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然后再進行并購,實現資本 “走出去”。
4.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實現多元渠道營銷
網絡技術的普及與發(fā)展為中國圖書“走出去”、實現多元渠道營銷提供了新的契機?,F階段,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電子書與數字出版得到蓬勃發(fā)展,為全球出版業(yè)帶來了發(fā)展機遇和深遠影響,實現了出版全球化。我們要抓住這一時代特點,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全方位地進行海外發(fā)行。例如利用互聯網技術,直接為海外客戶提供服務;拓展營銷網絡,在海外華人聚集的地方開設網點,實現品牌擴張;與有海外營銷網絡的出版企業(yè)進行合作,通過它們的網絡人脈開展批銷業(yè)務,以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同時,注意打造中國圖書“走出去”的品牌,出版社除租用站臺進行參展,樹立出版社品牌外,還要設立作者品牌,在海外介紹一部作品時,可以先介紹作者的背景、經歷以及他的作品等。這樣一來,讀者不但對作品有了解,還對作家有所了解,有利于建立讀者與作品、作家之間的聯系,樹立作家品牌。
[1]卜祥維,高揚帆. 蔣彝的跨文化語境對中國出版“走出去”的啟示——文本翻譯角度[J]. 傳播與版權,2013(6).
[2]榮風靜,柴秀娟.基于跨文化傳播視角的出版翻譯思考[J]. 新聞戰(zhàn)線,2014(11).
[3]翟香荔.淺析跨文化傳播視域下的出版翻譯[J].出版廣角,2014(24).
[4]卞轉轉.跨文化傳播下的中國圖書“走出去”現狀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