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威
晚明時期,中國的徽派刻書雖已領(lǐng)先于世界,但他們?nèi)匀辉诓粩嗟刈晕疫M步和完善。其中,《十竹齋書畫譜》的刊印發(fā)行,代表著徽派刻書的雕刻水平已到至臻之境。本文通過對《十竹齋書畫譜》的深入分析,探究晚明時期的徽派刻書較前人都做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以及這些探索的進步之處。
一、刻書題材的文化轉(zhuǎn)型
明代萬歷(1973—1620)后期,國政開明,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同時,隨著教育普及程度的加深,民眾的求知欲也逐漸增加。嗅覺靈敏的徽派藝術(shù)家及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趨勢,他們積極推進自我文化轉(zhuǎn)型,從之前崇尚陽春白雪、含蓄高雅的文化轉(zhuǎn)向開拓下里巴人、直白大眾的文化,徽派刻書轉(zhuǎn)型的成功,推動了徽派刻書藝術(shù)的整體進步。
《十竹齋書畫譜》無疑是這個轉(zhuǎn)型探索時期的翹楚之作。由于工藝水平和題材選擇的限制,書畫類作品的刊刻一直難以成行,很多大家名品也因此逐漸失傳。痛心于此,胡正言召集了一批工藝水準高超的徽派藝術(shù)家,嘔心瀝血十五年,終于成就了這部曠世之書——《十竹齋書畫譜》。這部書分為八個部分,雕工精美絕倫,線條細膩流暢,人物唯美傳神。這本書不僅收錄了明代早期吳門畫派大家和晚期同時代繪畫名家的上百幅繪畫精品,更精心篩選并輯錄了百余幅著名的書法精品。畫作精細靈動,書法古樸自然,書畫雙絕,此書一出,舉世震驚。徽派藝術(shù)家在《十竹齋書畫譜》成書期間不斷地進行自我探究和摸索,這一點在書中也有所體現(xiàn)。比如書的后半部分,為了迎合更多人的需求,部分繪畫作品中附帶了繪畫步驟、執(zhí)筆方法、筆法技巧等的介紹,圖示細膩完整又一目了然、簡單易懂,非常適合初學者臨摹學習之用。如此,當書完成之時,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書籍立意,都達到了晚明徽派工藝的大乘之境?!妒颀S書畫譜》刊印發(fā)行成功并受到當時各文化階層人士的熱捧,一時洛陽紙貴。編者胡正言在披瀝十五載后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曙光,因此書而成為江南一帶有名的重商巨賈。
《十竹齋書畫譜》的成功,也是徽派刻書藝術(shù)在追求自我進步時所做的一次較為成功的探索,這本書一改以往徽派刻書針對高雅群體的選材理念,在追求高雅深邃文化的同時兼顧了更廣大民眾的需求,這種由高雅到大眾的文化轉(zhuǎn)型,不得不稱之為晚明徽派刻書藝術(shù)的一大進步。
二、視覺藝術(shù)的工藝轉(zhuǎn)型
作為晚明時期徽派刻書現(xiàn)存于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十竹齋書畫譜》代表了晚明時期徽派刻書視覺藝術(shù)設(shè)計的完整轉(zhuǎn)型過程。在一版又一版的刊刻過程中,胡正言也對《十竹齋書畫譜》的視覺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及至最后一版,雕工已臻于化境。雕版構(gòu)圖線條形式主要是細線雙鉤,輔以切刀和澀刀,兩種刀法銜接自然,線條流暢靈活,刀法簡潔自然,每一幅都可謂木板雕工稀世之作。而畫中對一些細節(jié)精巧傳神的刻畫也奠定了此書不可撼動的地位,如鷹之羽、蟬之翼、蟲之須、葉之脈等都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除此以外,觀之此書第一版,細看之下能發(fā)現(xiàn)指紋的印記,這也是徽派刻書在雕刻工藝上所做的一次全新嘗試。胡正言在刊刻雕版時,為了使畫作更加清晰傳神,曾嘗試使用自己的十指來按壓、剮蹭作品,以期微妙的改變能為作品增添些許神韻。正是徽派刻書的刻書家們不拘一格地對雕工進行改進和嘗試,才有了今日的《十竹齋書畫譜》。
此外,《十竹齋書畫譜》采用了晚明刻書當時探索出的最新字體和版式,令這部書顯得別有新意,引人入勝。在同時期的其他流派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使用隸書,因為隸書的字體兼具整齊大方和方便排版刻印的優(yōu)點。但在這部書中,胡正言使用了手寫字體雕刻板書。手寫字體上板工藝復雜煩瑣且費時費力,好在這種良苦用心并沒有白費,刻板上的字體灑脫飄逸、翩然出塵,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欣賞價值。在版式選擇上,《十竹齋書畫譜》也力求棄舊圖新,它摒棄了以往圖文對照的排版方式,采用了一種對版雙頁的排版方式,這種排版方式較以往的版式圖文切換得更加漂亮自然,也給讀者以更加舒服的閱讀體驗。并且,《十竹齋書畫譜》中墨華一章還標新立異地使用了一種圓形畫框,輔以編織竹紋邊框,與畫面交相輝映,渾然天成,更顯得圖畫古樸素雅又新穎有趣。
三、刊刻技法的技藝轉(zhuǎn)型
礙于工藝的限制,宋、元時期書本的刊刻印刷還只是以單色印刷和雙色套印為主,而到了明代后期,徽派刻書試圖改進這一現(xiàn)狀,刻書家們嘗試在雕版上加入更多種顏色。他們在印刷成品顏色方面不斷改進,及至明代后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四色甚至五色的套印作品。
徽派刻書在明代晚期時對套版多色印刷的研究已有所建樹,而胡正言在刊刻《十竹齋書畫譜》時,更是對這種套色刊刻技藝進行了繼承和弘揚。在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他另辟蹊徑,尋找到了另一種行之有效的刊刻方式,謂之為“短板”。所謂短板,即是將圖畫按所需上顏色的不同,將一塊大版分刻成不同的短板,再將雕版刷好顏料后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如活版套印一樣,在一張印刷品上呈現(xiàn)出想要的任何繽紛色彩。徽派刻書的技藝由此愈發(fā)精湛。“短板”刊刻工藝的出現(xiàn),是晚明時期徽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的出現(xiàn),將徽派刻書技藝的改進又推上一個新的高峰。并且,在改進刊刻工藝的同時,胡正言還首次突破性地使用生紙來印刷書品,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先將紙洇濕。對此,他的解釋是用生紙印刷可以減少畫作被洇濕而產(chǎn)生的污染,而且洇濕工藝難以表現(xiàn)畫作以墨色區(qū)分的層次感。胡正言所言不虛,用生紙印刷出的成品果真色彩鮮明艷麗、邊界清晰分明、畫面深淺不一、濃淡相宜。不僅如此,胡正言在一版多色上更是下足了功夫,他在使用多色套印時,為使印刷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在顏料選擇上會不惜成本地購買與原作色系最接近的顏料,并大量使用短板。胡正言這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讓他出版的印刷品精美絕倫,傳神靈動,甚至可以假亂真。晚明徽派刻書在刊刻工藝上的進步,不論是對徽派還是整個刻書界,都具有劃時代的開拓意義。
四、藝術(shù)團隊的人文轉(zhuǎn)型
晚明時期的徽派,可謂是大師會聚,名家云集,越來越多的名畫家、雕刻家加入到徽派的藝術(shù)團隊中,為其添光增彩。而以往的徽派,以刻工居多,這個工種的技術(shù)含量不高,過多的刻工從事這個行業(yè),使行業(yè)作品出品量雖然較多,但是雕版的質(zhì)量很難保證,尤其在設(shè)計雕版時,刻工對畫作神韻的臨摹上總是不盡如人意。到了晚明后期,胡正言努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大批書畫家加入為其設(shè)計雕版,并且大批的雕刻家也紛紛加入成為刻書家,這促進了徽派藝術(shù)團隊的壯大。自此徽派日漸輝煌,佳作頻出,《十竹齋書畫譜》正是成書于此時。
徽派藝術(shù)團隊的多樣化促進了徽派作品藝術(shù)水平的提高,在《十竹齋書畫譜》成書期間,許多當時著名的書畫家都為其貢獻過自己的想法并付諸實施,在作品雕刻期間,各書畫名家坐下來共同切磋畫意,力求讓圖畫的美感達到最佳。從此書的落款也可以看出,共有幾十位當時的名書畫家參與了此書的刊刻工作,這一大批大家名筆的加入,使得《十竹齋書畫譜》集百家之長于一身,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水平以及人文價值都不可估量。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十竹齋書畫譜》的刊刻成功,也得益于胡正言個人的人格魅力。此書從開始著手刻印到成書,耗時十余年,在此期間胡正言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從不以士大夫自居,愿意事事親力親為,常常與雕刻工匠們促膝長談雕版的雕刻技法,在遇到疑難問題時也能不吝請教。正是由于晚明徽派中有他的存在,以及他靠著人格魅力對徽派藝術(shù)團隊格局進行的有益改進,才形成了徽派后來能者如云的多元化創(chuàng)作格局,這也為《十竹齋書畫譜》一類佳作的問世提供了沃土。
五、結(jié)語
從《十竹齋書畫譜》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到晚明時期徽派刻書在刻書題材、視覺藝術(shù)、刊刻技法以及藝術(shù)團隊方面的進步,這種進步是徽派藝術(shù)家們孜孜不倦、苦苦探索的成果;《十竹齋書畫譜》可謂是徽派藝術(shù)家們幾百年藝術(shù)積淀的一次大爆發(fā),是當時徽派藝術(shù)家們十幾年共同心血的結(jié)晶。這部書是徽派刻書史上的至高之作,觀之至今,尚未見藝術(shù)價值與欣賞價值能與其比肩者。從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徽派刻書家們在雕刻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苦苦追尋,也可以看到他們在摸索中不斷前進的躑躅卻堅然的背影。正是這些徽派藝術(shù)家,成就了《十竹齋書畫譜》,也成就了晚明的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