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怡
【摘要】《摩羅詩力說》作為青年周樹人的一部重要思想作品,展現了傳播西方文化的“盜火者”形象。本文通過《摩羅詩力說》解讀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大問題,探究其鼓吹的“惡魔詩人”的形象,并從中體會青年周樹人的“立人”思想。
【摘要】摩羅詩力說 魯迅 周樹人 立人 心聲
縱觀現代文學史,大部分作家都曾海外留學,可以說中國的現代文學是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建構的。青年周樹人曾官費留學日本八年,這一段經歷為歸國后的“現代文學第一人”魯迅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區(qū)別于沉郁內斂,“精神界斗士”的魯迅形象,早期的魯迅即青年周樹人更多是一個“盜火者”的形象。青年周樹人如同普羅米修斯,將大量的西方作品與思想這些火種輸送到整個東方世界。
青年時期的周樹人,從科學救國出發(fā),最終落足于文學。他的摯友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提到:“魯迅在弘文學院的時候,常常和我討論下列三個相關的大問題:一、怎樣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他對這三個問題的研究,畢生孜孜不懈。后來所以毅然決然放棄學醫(yī)而從事于文藝運動,其目標之一,就是想解決這些問題,他知道即使不能驟然得到全部解,也求于逐漸解決上有所貢獻。因此,辦雜志,譯小說,主旨重在此;后半生的創(chuàng)作數百萬言,主旨也重在此?!?而《摩羅詩力說》(下稱《摩》)的創(chuàng)作也反映了青年周樹人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與回答。
面對第一個問題,怎樣才是最理想的人性?周樹人在《摩》里對惡魔詩派的詩人的描寫正反映他理想中的人性:
“今則舉一切詩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悉入之,為傳其言行思惟,流別影響,始宗主裴倫,終以摩迦(匈加利)文士。凡是群人,外狀至異,各稟自國之特色,發(fā)為光華;而要其大歸,則趣于一: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呼,聞者興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后世人心,綿延至于無已?!?
“上述諸人,其為品性言行思惟,雖以種族有殊,外緣多別,因現種種狀,而實統(tǒng)于一宗: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隨順舊俗;發(fā)為雄聲,以起其國人之新生,而大其國于天下。”3
在介紹評論這些詩人時,青年周樹人深受他們不畏世俗,大膽反抗舊社會、舊制度的勇氣所激勵,也將自己的“心聲”滲透在了字里行間。他熱烈地歌頌了他們“如狂濤如厲風,舉一切偽飾陋習,悉與蕩滌,瞻顧前后,素所不知;精神郁勃,莫可制抑,力戰(zhàn)而斃,亦必自救其精神;不克厥敵,戰(zhàn)則不止?!?最理想的人應是剛健不撓,威武不屈的;應是抱著拳拳赤子之心的愛國之人;應是擁有獨立之人格,不畏輿論的人;應是敢于發(fā)聲,帶領人們走向新世界的人。在周樹人的筆下,惡魔派的詩人們已經被他進行巧妙的改寫。于是,拜倫詩作中的絕望與懷疑被消解了,雪萊所有纖弱的情感被刪掉,而與雪萊同為好友的濟慈只有只言片語,剩下的是“花布裹頭”式的文學英雄和帶著“惡魔”面具的善良詩人。通過這樣的刻畫,我們不難看出周樹人希望通過文學激昂人心,達到“立人”的心愿。
面對第二個問題,青年周樹人認為“我們民族最缺乏的東西是誠和愛,——換句話說,便是深中了詐偽無恥和猜疑相賊的毛病??谔栔还芎芎寐牐瑯苏Z和宣言只管很好看,書本只管說得冠冕堂皇,天花亂墜,但按之實際,卻完全不是這回事。”5在文中,他也指出:
“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者安在?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于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家國荒矣,而賦最末哀歌,以訴天下貽后人之耶利米,且未之有也。非彼不生,即生而賊于眾,居其一或兼其二,則中國遂以蕭條?!?
周樹人大聲疾呼,尋找著“精神界之戰(zhàn)士”,尋找著“至誠之聲”,尋找著能帶領吾輩走出困苦之地的人。然而滿目到處都是“維新”,說著的話仿佛在宣告自己本是罪惡的,要去改悔。改革之聲從未斷絕,然而人們卻早已在“循環(huán)論”中失去了信心。上至政客,下至平民,人人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只掃著自家門前雪。沒有振臂高呼的誠摯的聲音,沒有勇于向黑暗反抗的“惡魔詩人”,國民最缺乏的是把自己當“主人”的意識,是敢于發(fā)出“心聲”的膽量。梁啟超曾說中國人做“奴隸”做慣了,只曉得守著家里一畝三分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于是家國蕭條,卻無人言說,無處話凄涼。
然病根何在?這個問題在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的最后一處亦有提及:
“然夫,少年處蕭條之中,即不誠聞其好音,亦當得先覺之詮解;而先覺之聲,乃又不來破中國之蕭條也。然則吾人,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7
周樹人痛感當時的蕭條之狀,又沒有“先覺之聲”來打破這沉重的黑暗,現實黑暗都壓在這個滿腔愛國之情的青年心上,而此時自身的“心聲”得不到重視,他感到悲憤不已。在《文化偏至論》中亦有提及:“舉天下無違言,寂寞為政,天地閉矣?!跋扔X之聲”也好,“心聲”也罷,都沒有人大聲呼喊,沉寂如死海。而如果“漫夸耀以自悅,則長夜之始,即在斯時?!边@病根,全在于國民性的改造上,如果無法“立人”,培養(yǎng)擁有“獨立思想”,敢于說出“心聲”的人,那這個國家將沒有未來。
筆者認為周樹人在《摩》所強調的是“獨立人格之言說”。心,更準確來說應該是個體自身最真實的情緒,心聲乃是至誠之聲。而只有擁有“心聲”的人,才能真正“立人”。而如何擁有“心聲”以“立人”呢?那就便要從“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摩羅詩派”入手了。通過對“摩羅”文學的學習,讓國民去體會“摩羅詩人”戰(zhàn)斗不息,抗爭不止的精神,從而從意識上成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用實際行動向舊制度,舊社會決裂。
《摩》反映了魯迅早年的思想和文藝觀點,也是他對自己未來的藍圖設計。他將不斷向著革命的道路前進,作為一個啟蒙者的形象,實現人們的自由、獨立的個性解放,進而“立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反抗”。他將像拜倫一樣,向黑暗的世界進行抗爭。反抗一切,直面慘淡的人生則成為魯迅一生的寫照。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
[2]伊藤虎丸.魯迅與終末論[M].李冬木.譯.北京:三聯書店,2008
[3]趙瑞蕻.《摩羅詩力說》注釋·今釋·解說[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M].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版
1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M].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版,第15頁.
2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68頁
3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101頁
4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84頁
5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M].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版,第18頁
6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102頁
7魯迅.魯迅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1卷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