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二(1987.02-),女,漢,遼寧葫蘆島人,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人口學研究生。
摘 要:近年來,作為社會矛盾及沖突的特殊表現的各種群體性事件數量不斷攀升,規(guī)模也日益擴大,表現形式趨于激烈,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對群體性事件的分析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試圖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特點,為群體性事件的防控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防控;社會心理學
近幾年來,群體性事件高發(fā),越來越成為人們表達利益訴求和發(fā)泄社會情緒的一種極端的方式,如廈門百萬市民要求P X項目遷建 、上海市民集體“ 散步 ”反對西延磁懸浮 、學生罷餐 、反日游行等。本文試圖從社會學角度對群體性事件進行解讀:
一、群體性事件中認知偏差的形成
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是傾向于保持認知的平衡狀態(tài) ,如果出現了認知失調(即認知不平衡 ),人們總是感到緊張、不舒服,為了消除不平衡帶來的緊張、不舒服感,人們在接受新的信息的時候,總是傾向于與自己原來的認知保持一致,因此就會選擇那些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相一致的信息,過濾掉不一致的信息。當前我們的社會處于過渡轉型期,群體間的貧富差距已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積累了一定的不公正感、社會不滿情緒,這為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埋下了伏筆。當有一些不好的事件發(fā)生,人們會自動地歸因到群體差異,從而加劇社會不滿和仇視情緒。另一方面別有用心的群體通過輿論引導和宣傳,利用大量負面信息的宣傳和引導,利用夸大群體內部相似性拉攏個體加入群體等方式,潛移默化操控了大眾的認知和評價。三是從眾心理造成的認知偏差,當有別人在場時,個體可能為了與群體保持一致而放棄對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信念的堅持。群體性事件中,往往是一個高度認同的群體,個體往往夸大了群體內部的相似性,而出現高度的依從。四是群體極化,團體成員一開始就有某些傾向,通過辯論后,人們更加堅信自己的偏向而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這在網絡性群體事件中相當普遍,如人們一開始的想法可能并不完全確定只是有某種傾向但是通過群體爭辯之后,群體形成了較之從前更極端的確信無疑的觀念。
二、群體性事件中的情緒的激化
一是物理環(huán)境,群體性事件中往往伴隨著人員的擁擠、嘈雜的口號等過度的外部感官刺激和其他人員的刺激,造成參與者情緒的高度生理喚醒。此外。由于群體規(guī)模的影響,責任分擔機制,個體的自我道德水平和自省減弱,罪惡感和羞恥心減弱,對負面情緒諸如不滿、仇恨等情緒的抑制減弱,造成情緒的進一步激化。三是情緒的感染與傳播,處于群體中的個體受到某種集體情緒的暗示會傾向于同情弱勢一方,使得不滿情緒和仇視心理迅速傳播和感染,形成“滾雪球”效應,情緒感染范圍不斷擴大,暗示不斷增強,情緒的積累若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就會爆發(fā)式宣泄。
三、群體事件中沖動行為的爆發(fā)
一是群體行為的去個性化,在群體中人們會喪失個體的責任感,尤其是處于一個面臨極大壓力和緊張感的群體中,人們不是作為一個個人做出反應,而是作為一個更大的群體的匿名的一部分,匿名性使得指控存在困難,群體中的個體只有極少數會受到懲罰,人們聚集在一起是就會變得更加有破壞性和不負責任。二是群體中他人的影響,當群體行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時,伴隨有高度的從眾行為,人們?yōu)榱撕腿后w一致而表現出相應的行為,不法分子往往混跡于群體中對個體施加相應的影響,而造成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以及事件的進一步升級。三是一些負面的心理能量逐漸積累,容易被放大,導致發(fā)生侵犯行為,例如憤怒的情緒積累起來,需要宣泄,一旦出現導火索,可能一點就著。四是社會弱勢群體更容易出現破壞性行為,因為他們往往感覺自己被不公正地弱勢化,認為無法通過合法的手段改變這種境遇,就可能在群體匿名的保護下訴諸暴力的手段,群體性事件中往往有這樣一群自發(fā)的行為煽動者。
四、關于防控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幾點思考
一是加強輿論引導,消除社會不滿情緒的發(fā)生和積累?,F在的媒體往往注重負面新聞的報導,而忽視了正面信息的宣傳,造成了普遍的仇視心理和不滿情緒,相關部門應該加強信息的監(jiān)控和導向。二是關注弱勢群體,減少群體性事件的潛在參與者。社會弱勢群體往往因為得不到他們心理預期的關注,而感覺被社會遺忘,感覺被不公正地對待,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利用的潛在性事件參與者,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通過增加社會福利、肅清信訪渠道等方式幫助弱勢群體以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三是加強宣傳教育,使大眾認清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社會心理機制,自覺抵制從眾行為的發(fā)生。在當下網絡盛行的時代,信息播散的瞬時性帶來了情緒傳播和感染迅疾性,這就要求網民必須理性對待網絡信息,掌握一定的識別虛假信息和煽動信息的能力,自覺地對煽動和感染進行抵制。四是健全網絡實名制,消除群體匿名性,減少群體去個性化行為的發(fā)生。在群體匿名的保護下由于責任分擔,處于群體中的個體更易采取極端的沖動行為或清新發(fā)泄,因此應消除匿名性減少去個性化的發(fā)生。
五、結論
社會影響的力量比我們預計的要大,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的控制能力比我們預計的要小得多,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有他人在場的情境中。因此我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基于對情感和任務的需要,我們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從眾行為,有時甚至會放棄我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和對正確信念的堅持。通過沖突與和解的學習和體驗,深刻認識和體會了社會困境,即我們多數人都采取對個人最有利的行為時就會對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影響,最終結果要么是有所讓步各取所需的共贏,要么是魚死網破相持不下的惡性競爭,我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人影響反之也影響著他人,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博弈,愿我們都能夠理性競爭,爭取攜手共贏?。ㄗ髡邌挝唬荷蜿枎煼洞髮W)
參考文獻:
[1] 王精忠.農村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及處理原則[J].山東社會科學.2007(07)
[2] 盧興亞.群體性事件社會心理學分析[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5)
[3] 劉影,鄢琳.對當前群體性事件的分析[J].社會科學家.2007(S2)
[4] 胡建剛,朱其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原因及控制[J].社科縱橫.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