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濤
【“溯”材展示】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運用方向】
1. 五柳先生讀書不死守章句,不為求功名,而重在心領(lǐng)神會,從中尋求精神上的愉悅,可以佐證讀書怡情的觀點。
2. 五柳先生有飲酒嗜好,每次喝酒一定盡興而醉,像是生活在古樸淳厚的上古社會的人,保持了人性中的那份純真與質(zhì)樸,可以寫一篇談為人純樸率真、不虛偽做作的文章。
3. 五柳先生家徒四壁,囊中羞澀,衣食匱乏,但他固窮守節(jié),安泰自若,可以闡述安貧樂道的論點。
4. 五柳先生寫詩文以自娛其志,作為精神寄托,追求一種忘懷得失的人生境界,可以論證堅守志向、淡泊名利的觀點。
5. 五柳先生“不慕榮利”,“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可以引發(fā)關(guān)于堅持本心、拒絕誘惑的思考。
【適用話題】
讀書 ?真率 ?安貧樂道
淡泊名利 ?拒絕誘惑
【寫作片段】
淡泊明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能夠真正看透看開,能夠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淡薄名利又談何容易!
淡泊是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興,還是朱熹“事理通達(dá)心氣和平”的和順,抑或鄭燮“難得糊涂”的豁達(dá)?其實,真正的淡泊,是能置個人得失于度外的,視名利如糞土的,心態(tài)平和,堅守節(jié)操的。有人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無心奮起,于是自我標(biāo)榜“淡泊”,這是誤會;有人雄心萬丈卻壯志難酬,從而垂頭傷氣,心灰意冷,于是自我安慰“淡泊”,這是誤解。
淡泊是一種品格,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秉持著超然物外、淡看榮譽的心態(tài),鑄就一種寵辱不驚、穩(wěn)重如山的品格。淡泊是一種胸懷,五柳先生欣然讀書,自娛著文,不理會居室的簡陋,不糾結(jié)衣食的不足,練就了包容物質(zhì)匱乏、抵御外來干擾的胸襟。
淡泊更是一種境界,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既不患得患失,又不追名逐利,造就了淡泊明志、固守節(jié)操的人生境界。梅花凌寒獨自開,讓人們記著了它的品格;小草寂然生長綠滿天涯,讓人們記著了它的坦蕩;五柳先生特立獨行志節(jié)高尚,讓人們記著了他的淡泊。
在競爭日益激烈、誘惑日趨紛繁的社會里,要做到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樹立遠(yuǎn)大理想和人生追求、樂于奉獻(xiàn)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
【亮點評說】
這則寫作片段立意為“淡泊明志”。行文內(nèi)容緊扣中心展開,難能可貴的是能從故《五柳先生傳》中選擇相關(guān)素材,且從“品格”“胸懷”“境界”的角度合理取舍素材,多元化地運用材料,全面闡釋“淡泊”,從而邏輯嚴(yán)密地論證了片段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