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棟
在今年8月1日來到黃帝陵之前,這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我心中始終是一個夢。
我最早是從《新華字典》或《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附錄中知道黃帝的。那排在第一的就是《我國歷代紀元表》,而在該表的“五帝”欄中列在首位的便是黃帝(軒轅氏),其后才是顓頊、帝嚳、堯、舜。
這天早晨,晴空萬里,我們擺脫了西安火爐般的酷熱,坐上中旅的旅游大巴,開始了西安——黃陵——壺口——延安的二日游。這是陜西的北線旅游,來西安多次了,但參加北線旅游還是第一次。
黃帝陵所在的黃陵縣距西安165公里,這里原名中部縣,因黃帝陵寢所在的緣故后來改名為黃陵縣。據(jù)說這個縣是延安最富的縣,每年僅旅游綜合收入就接近十個億。
黃帝陵寢坐落在縣城城北一公里的橋山之巔,這里四面環(huán)山,林木茂密,氣候濕潤。山上遍植古柏,山下有沮水環(huán)繞,按舊時說法,是一個有王氣的地方。
進入陵區(qū),過九跨、全長66米的軒轅橋,再登上95級象征黃帝“九五之尊”的龍尾道臺階,向上即是廟院山門。入廟院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軒轅手植柏。這株傳說是黃帝親手栽植的古柏樹齡約為五千年,樹高19米,樹干下圍10米,上圍2米,虬枝蒼勁,柏葉青翠。當年在北京故宮看到那些千年古柏,兀自驚嘆,但比起黃帝陵的古柏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據(jù)說陵區(qū)面積達300余公頃,有古柏超過6萬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有3萬余株,四季常青,郁郁蔥蔥,是我國境內(nèi)保存最完善的古柏群。
在整修一新的軒轅廟,我聽到一個傳說:有一次,在黃帝東巡期間,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請和我一道歸天吧?!秉S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在飛越陜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但黃龍再三催促,黃帝只得又跨上龍背。人們拽住他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人們手中只剩下黃帝的衣冠。人們便把黃帝的衣冠葬于橋山,這也就是為何黃帝陵只是衣冠冢這一傳說的來歷。
越過漢武仙臺,登上橋山之巔,便是黃帝陵冢了。這一段道路漫長,而且坡度大,即使坐區(qū)間車到黃帝陵腳下,也還有幾百級臺階要攀登呢。陵冢位于橋山山頂正中,座北面南,是一個扁球狀的土冢,面積約200平米。土冢下部為一方形墓臺,上圓下方,取“天圓地方”之意。陵寢周遭皆為柏樹,樹齡幾百年、上千年不等,將陵寢圍得嚴嚴實實。
相傳軒轅氏用玉做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yǎng)蠶,其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其臣子大撓創(chuàng)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zhèn)愔谱髁藰菲?,這是中華文明史的開端。黃帝在戰(zhàn)勝蚩尤之后,動員民眾離開樹林和洞穴,在臨水靠山之處砍樹造屋,從而結(jié)束了有巢氏構(gòu)木為巢、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歷史,使人類前進了一大步。當然,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大量砍伐木材,使得森林銳減,野獸逃離,一個個山頭變成了“光頭”,結(jié)果造成洪水泛濫成災。在意識到大自然的懲罰后,黃帝遂在橋山帶領臣民植樹,這便是中華民族植樹造林的由來。因此,黃帝便成了中華文明的起始點和象征。
黃帝陵最早建于秦代。秦統(tǒng)一六國后,規(guī)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而庶民的墳墓則稱作“墓”。漢代又規(guī)定天子陵旁必設廟,漢初就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唐代宗時對軒轅廟進行擴建,并栽植柏樹一千多棵。宋朝開寶二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威脅到廟院生存,地方官上書朝廷,宋太祖趙匡胤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至橋山東麓,這就是當今人們拜謁的軒轅廟。
站在宏偉壯觀的軒轅廟前,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曾經(jīng)在電視上多次看到的國家公祭的宏大場面。“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边@首由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勝利的第二年清明節(jié)前寫下的祭陵詞,寥寥數(shù)語,表達了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的共同心聲,也是對中華文明始祖歷史功績的高度概括。
黃帝陵祭奠活動由來已久,逾越千年。每年清明,歷朝歷代皇帝都要委派代表前來祭祀,已成慣例。軒轅廟廊廡之下那一道道字跡模糊的石碑便是這些往事的記錄。1937年4月5日清明節(jié),毛澤東和蔣介石還同時派代表前往黃陵祭奠。1992年清明節(jié),應海內(nèi)外華人的共同要求,經(jīng)國家批準,整修黃帝陵工程奠基,當年8月25日動工建設。為此,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踴躍捐款,軒轅廟東南側(cè)一道寬大的石碑上記錄著赤子們的善舉。從2004年清明節(jié)起,這里開始了每年對黃帝陵的國家公祭。2006年,祭典活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明遺產(chǎn)名錄。
古往今來,為官為宦者中的匆匆歷史過客知多少,有多少人會被后人記???但真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者,人民也不會忘記。正所謂口口相傳,有口皆碑也!它不因時代久遠而被湮滅,也不因世事變遷而被遺忘。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包公陳州放糧解民于倒懸,這都是歷代百姓為他們心目中的好官留下的口碑。
來到黃帝陵,我終于找到這位中華文明始祖歷久彌新,長盛不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