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鵬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其中有一條是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能力;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業(yè)的改革,提倡縮減學生的學習時間,這就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語文雖然作為一門文科,但也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很多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讀寫鍛煉,卻忽略了學生的實踐鍛煉。
一、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開展大量的實踐性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場地在課堂上,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大量實踐性的語文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性的語文活動中感受語文的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大量實踐性活動的時候要注重開展的形式,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朗誦、表演、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實踐性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思考,能夠將較為抽象的語文知識化為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更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對于知識的學習積累,學生都要經(jīng)歷一個肯定、否定、再肯定的階段,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進行思考,學習到新的知識。開展實踐性語文活動,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的表現(xiàn)自我,體會課文內(nèi)容情感重要的途徑之一是進行情景模擬,能夠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到快樂和情感的把握。學生進行模擬表演重點不是學生需要演繹的多么好,而是學生能夠在這種實踐活動中獲得快樂,獲得體驗。如,在學習《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這篇文章是一篇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演繹來進一步的體會聶將軍偉大的精神。對于學生的精彩演繹,教師要持肯定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鼓勵夸獎,并且能夠指出學生表演存在的小缺失,這樣能夠讓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帶領學生進行實踐,體驗生活
在我們的新課標中,有一條是強調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的廣泛性,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能夠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體驗生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踐出真知”這一道理。多帶領學生進行生活的體驗,在實踐中探索真理。教師讓學生體驗生活,增強實踐能力還可以結合學校和家庭等,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帶領學生進行春游、秋游等活動,讓學生能夠領略自然風光,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教師也可以在特殊節(jié)假日里結合家庭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如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可以讓學生為父母做一件事情,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意,然后讓學生進行日記總結,能夠總結自己的表現(xiàn)和感想,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體驗了生活,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實踐心得體會,能夠在互相交流中促進彼此的成長。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想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就要真正地重視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讓學生將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由此可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質量,不能按部就班地模仿專家的教育方法,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實時操作。
參考文獻:
[1]高鮮為.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J].學周刊,2013(03).
[2]禹旭紅.關注課堂教學中的“語文實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6).
[3]殷作富.關于語文知識分類教學的實踐性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