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玉,趙 欣,苑立強,董 穎,孫文秀,宮立波,王博,劉振國,王 剛
(1.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21;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 吉林 132021;3.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煉油廠,吉林 吉林 132022)
乙丙橡膠是需求增長最快的膠種,生產能力占全球合成橡膠總生產能力的10.2%,其產量、生產能力和消費量僅次于丁苯橡膠和聚丁二烯橡膠,位居世界七大合成橡膠品種中的第三位。2012年世界乙丙橡膠總產量約為121萬t,其中三元乙丙橡膠占乙丙橡膠總量的85%。美國、西歐、中國和日本分別占世界乙丙橡膠消費量的23%、22%、20%和8%。美國是乙丙橡膠最大的輸出國,其次是西歐、日本和韓國。國外市場預測,2020年全球乙丙橡膠需求將達到150萬t。中國的乙丙橡膠進口量快速增長,是最大的進口國,進口量接近中國消費量的90%[1]。
乙丙橡膠系以單烯烴乙烯、丙烯共聚成二元乙丙橡膠(EPM);以乙烯、丙烯及少量非共軛雙烯為單體共聚而制得三元乙丙橡膠。乙丙橡膠分子主鏈上,乙烯和丙烯單體呈無規(guī)則排列,失去了聚乙烯或聚丙烯結構的規(guī)整性,從而成為彈性體。由于三元乙丙橡膠二烯烴位于側鏈上,因此三元乙丙橡膠不但可以用硫黃硫化,同時還保持了EPM的各種特性[2]。
國內EPM主要用于生產潤滑油黏度指數(shù)改進劑,年市場容量在2萬t左右,2012年進口量1.331 6萬t,2013年進口量為1.708 6萬t。吉林石化公司2012年EPM產量為0.715 5萬 t,2013年產量為1.052 7萬t,2014年產量為0.706 8萬t。2015年吉林石化公司乙丙橡膠C線開始投用,計劃產量1.2萬t。
國內生產的EPM原來的包裝內膜是聚乙烯材質,客戶溶油時需要把EPM內膜扒掉,否則會有析出物。EPM門尼黏度低,性狀黏軟,較難扒膜,給客戶生產帶來很大困難;而國外的EPM包裝內膜是溶于基礎油的,不會析出,這樣就省去了剝離包裝膜的過程,省時省力。路博潤公司所用的包裝膜是在一定溫度下可以溶于基礎油,并在低溫下無析出的。
乙丙橡膠包裝膜分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可溶性膜,關于包裝膜方面的研發(fā)資料很多[3-14],但沒有關于乙丙橡膠可溶性包裝膜的文獻資料。
本文通過對幾種包裝膜分別與乙丙橡膠J-0010混合進行油溶性實驗,考察了包裝膜的可溶性。選擇一種可溶性包裝膜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為開發(fā)可溶性包裝膜奠定了基礎。
乙丙橡膠J-0010:工業(yè)品,吉林石化公司有機合成廠;乙醇:分析純,市售;150N潤滑油基礎油:工業(yè)品,市售;國外1#包裝膜、國外2#包裝膜、J-0010包裝膜、1#包裝膜:吉林石化公司有機合成廠提供。
數(shù)字控溫電熱套:98-1-C 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數(shù)顯智能控溫磁力攪拌器:SZCL-型,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紅外光譜儀:IR-Prestige-21型,日本島津公司;核磁共振波譜儀:Bruker-700,德國Bruker公司。
(1) 油溶性實驗:將乙丙橡膠J-0010和包裝膜剪成小塊,按配方準確稱量。將膠絲或膠粒、包裝膜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150N基礎油。加熱套升溫到120~150 ℃,攪拌轉速130 r/min,溶油時間4 h,基礎油質量分數(shù)為90%,觀察橡膠和包裝膜溶解情況。
(2) 萃取實驗:將包裝膜剪成小塊,按配方準確稱量,用脫脂濾紙包好,稱量好乙醇。將待測樣品包在脫脂濾紙包內,放入索氏提取器提取管中,提取瓶內加入乙醇。加熱套升溫到180~200 ℃,加熱提取瓶。萃取達到72 h,聚合物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和核磁共振碳譜分析。
紅外光譜分析參見《SADTLER譜庫》;核磁共振碳譜按SH/T 1775—2012進行測試。
國內乙丙橡膠J-0010包裝膜、國外1#包裝膜、國外2#包裝膜、1#包裝膜分別與J-0010混合后進行油溶性實驗,實驗產品如圖1和圖2所示。實驗條件:m(乙丙橡膠)/m(包裝膜)=125,基礎油質量分數(shù)為90%,溫度為125 ℃,攪拌速度為130 r/min,攪拌時間為4 h。1-Y為國內乙丙橡膠J-0010包裝膜;2-Y為國外1#包裝膜;3-Y為國外2#包裝膜;4-Y為1#包裝膜。
圖1 包裝膜與J-0010混合后的油溶性實驗產品對比圖
圖2 冰箱-20 ℃冷凍24 h產品對比圖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國內乙丙橡膠包裝膜J-0010、國外1#包裝膜、國外2#包裝膜、1#包裝膜與J-0010混合后在基礎油中均全部溶解,常溫下不透明,冰箱-20 ℃冷凍24 h均無析出。
2.2.1 樣品制備
選擇國外2#包裝膜進行72 h萃取實驗,萃取后聚合物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和核磁共振碳譜分析。
2.2.2 定性和定量分析
國外2#包裝膜聚合物紅外光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清楚看出,771.53 cm-1處是α-烯烴1特征峰,719.45 cm-1處是α-烯烴2特征峰。
波數(shù)/cm-1圖3 國外2#包裝膜聚合物紅外光譜圖
國外2#包裝膜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譜分析結果見圖4和表1。
δ圖4 國外2#包裝膜聚合物核磁共振碳譜圖(13C)
表1 包裝膜分析結果
從表1和圖4可以看出,國外2#包裝膜聚合物的組成w(α-烯烴1)為17.4%,w(α-烯烴2)為82.6%,主鏈結構為:
(1) 國內乙丙橡膠J-0010包裝膜、國外1#包裝膜、國外2#包裝膜、1#包裝膜分別與J-0010混合后的油溶性實驗顯示,這些包裝膜油溶性好,冰箱-20 ℃冷凍24 h均無析出。
(2) 通過國外2#包裝膜組成分析,確定了包裝膜聚合物的組成w(α-烯烴1)為17.4%,w(α-烯烴2)為82.6%。
參 考 文 獻:
[1] 焦 玲.我國乙丙橡膠的市場分析及發(fā)展建議[J].橡膠科技市場,2007(11) :10-14.
[2] 吳貽珍.乙丙橡膠開發(fā)和應用研究進展[J].橡膠工業(yè),2012,59(2):118-127.
[3] 楊燕.包裝膜發(fā)展現(xiàn)狀及新技術綜述[J].印刷世界,2005(6):46-47.
[4] 張心亞,傅和青,黃洪,等.改性聚丙烯和聚丙烯包裝膜的研究[J].包裝工程,2005,27(3):17-19.
[5] 鄧慶儀,陳學信,林尚安.新型EPR-g-MAH/PB復合膜的富氧性能[J].中山大學學報,1996,35(5):51-54.
[6] 韓濤,李彩玲.工業(yè)包裝膜壓延加工技術及產品質量分析[J].塑料包裝,1998,8(1):35-38.
[7] 張和平.POE樹脂改性CPP薄膜的性能研究[J].包裝工程,2012,33(19):51-53.
[8] 李剛,曾憲通,葉華,等.母料法制備HDPE/POE/CaCO3薄膜的性能研究[J].塑料工業(yè),2008,36(1):25-28.
[9] 蘭黃鮮,謝東梅,弄慶強,等.聚乙烯透氣膜專用料的制備[J].塑料科技,2011,39(3):57-60.
[10] Van Loon,Achiel Josephus Maria.Heat-sealable polyolefin blend films:WO,9837139[P].1998-08-27.
[11] Van Loon,Achiel,Josephus Maria,et a1.Heat-sealable polyolefin multilayer films:WO,9837141[P].1998-08-27.
[12] 曾憲通,左建東,龐純,等.HDPE/ POE/ CaCO3 三元體系薄膜研究[J].塑料包裝,2007,35(7):16-18.
[13] 陳斌康.我國BOPP薄膜及專用料的市場與發(fā)展[J].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2010,26(5):23-25.
[14] 于國濱,李貴賢,范宗良,等.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原料的生產優(yōu)化及產品性能[J].石化技術與應用,2009,27(3):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