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棟
知道洞庭湖,始于50多年前讀初中時。語文課本上的《岳陽樓記》,老師是要求背誦的。范仲淹對樓本身著墨寥寥,而多寫洞庭湖,“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給我印象頗深,滾瓜爛熟地背會了,對岳陽樓的面貌不甚明晰。
及至有機會,到地處洞庭湖與長江匯合處的岳陽旅游,登樓領(lǐng)略東望匡廬,西臨洞庭,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風景時,那“四瀆長江為長,五湖洞庭為宗,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的勝景,震撼人心。然胸中所念,仍為宋代范仲淹那行行金玉、字字珠璣的《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時認為,“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為著”。于是,“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留下了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相繼登樓吟詠的絕唱。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边@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景觀,有聲有色,充滿活力。一個“平”字,寫出八百里湖水的浩渺,一個“混”字畫出水天的渾涵,“蒸”“撼”二字則捉住了洞庭內(nèi)在的磅礴氣勢和外在的煊赫聲威,遂為詠湖名句。而廣為傳頌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實為李白的得意之作?!皹怯^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痹娙说菢歉┮曄陆缢娭|闊,仰視天宇所見之感懷,極言岳陽樓之高聳,敘寫突然遇赦獲釋后的樂而忘憂、酣飲暢快與曠達胸襟。
古人對登樓觀湖的詩句,就詩的思想境界、人格光輝、藝術(shù)造詣及對后世影響等各種因素綜合評價,認為,首屈一指的當數(shù)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p>
這首千古絕唱,作于唐大歷三年歲暮。時年五十七歲的詩人,飽經(jīng)憂患,身染重病,右臂癱、左耳聾,又逢國家風雨飄搖,萬方多難。當他有幸登臨渴慕已久的岳陽樓時,情感就極為復雜,筆下情景猶如八百里洞庭一樣千匯萬狀。開首“昔聞”起題,“今上”接應(yīng),單刀直入,一虛一實快慰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接寫登臨所見,以氣吞云夢的胸襟懷抱和熔鑄萬物的煌煌巨筆,繪出洞庭汪洋,將吳楚相隔,天地日月出沒沉浮于浩波之上,卓然光掩前人。轉(zhuǎn)筆由浩茫宇宙一變而為凄苦小舟,詩境闊狹頓異,魅力攝人心魄,“于開闊處俯仰一身,凄然欲絕”。難怪岳陽樓有一名聯(lián),慨嘆“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心”。
登罷岳陽樓,再瞻仰三醉亭、仙梅亭、懷甫亭,其秀美身姿和豐富內(nèi)涵,為岳陽樓增色添彩,令人感慨萬千。岳陽樓旁還有不少前朝遺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逼洹拌F枷、鐵梢、鐵鼎”乃為珍貴的實物資料,不僅供人觀瞻,且可引人探究,發(fā)現(xiàn)輝煌的歷史淵源。
旅游岳陽,滿懷豪情而去,匆匆瀏覽勝景,戀戀不舍而歸。想偉大詩人屈原《九歌》中的《湘君》首四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將人物的行動、表情、思緒與周圍的景物、氣氛、情調(diào)揉為一體,實為詠洞庭秋色的絕唱。而唐劉禹錫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則描寫了君山隱于洞庭煙波之中,在那橫無際涯的環(huán)境里,月色給洞庭、君山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岳陽樓載譽古今,自與歷代能工巧匠憑聰明才智使之在力學、建筑學、工藝學和美學方面取得的驚人成就有關(guān),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有關(guān)文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景以人傳,文心雕樓。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表達了一種遼遠開闊的視野和磅礴闊大的胸襟。詩詞配以匾額、楹聯(lián)、佳對,不僅能裝飾門墻、點綴堂榭,表達建筑物主人的意圖、情感,再加上幸有歷代丹青好手精心制作的書法雕刻傳世,更顯示出畫龍點睛、余韻悠長、烘云托月、豐富景觀、喚起聯(lián)想,增加詩情畫意等獨立的文學意義與美學價值,使我們今日方得窺其往昔倩影。
觀景思詩賦,回望“八百里洞庭誰在眼,五千年歷史再回頭”的世事滄桑,實實讓人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