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謝寧遠,95后好少年。依賴旅行但并不鼓吹人人在路上;嗜甜如命,熱愛烘焙,立志成為男作家中的最帥甜品師,背包客中的最萌大長腿。已出版作品《荊棘女王》,新書《許你晚風涼》2015年已上市。
出發(fā)去鼓浪嶼之前的微博熱門是這樣的:百年不遇的暴雨洗劫后的廈門,已成汪洋。但當我坐上機場巴士時,潮濕的南方天空已飛快地恢復了烈日灼灼。臺風過境后的藍海浮著淡淡的水汽,透著干凈的海風味道。
街角停放著大片免費的環(huán)島腳踏車,可以取了車在高大的椰樹環(huán)繞下騎著抵達登上鼓浪嶼的輪渡。因客流量超過島嶼自身負荷,鼓浪嶼正以緩慢速度不斷下沉,或許有一天會湮沒到深海中。在能隔海眺望鼓浪嶼的港口,人頭攢動,似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趕在島嶼毀滅前,看一看它浪漫的真容。
我下榻的客棧,房子前身是德國洋行,進了庭院便是西式的石桌凳以及兩棵年逾百歲的楊桃樹。房內掛著暖色的古舊油畫,連床和柜子都是漆面斑駁的,叫人頗有時光倒流的錯覺。在鼓浪嶼不必擔心換床會失眠,也不用擔心會有噪音,總能擁有一個伴著窗外鳥叫自然蘇醒的清晨。清晨人潮稀少的街角,可以點一杯廈門紅茶,然后寫寫日記,給朋友們寄幾張帶有鼓浪嶼郵戳的明信片。
獨自住下后,便去逛街,看海。這里的海水藍得恍如倒懸的蒼空,待到潮水退去,還能隨手在金色沙灘上撿拾到海星和貝殼。鼓浪嶼上的日照時間非常漫長,種子落地即可滋長,因此郁郁青青的亞熱帶植物異常繁茂,加上四處都可擁抱得到對陌生人并無戒備的慵懶白貓,你實在難以不覺得這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每一天都可以過得自由、恬淡,恍如私奔。
島上聚集著曾駐扎廈門的各國領事館,明艷鮮麗的彩繪玻璃,中西合璧的細致石雕,外墻漸被雨水剝落的法式裙樓,掩映在鳳凰花和龍眼樹的陰影下,讓我想到那部復刻羅密歐朱麗葉的文藝電影《情人結》,二十出頭的趙薇演的少女屈然,和陸毅演的侯嘉騎車穿過逆光的舊樓,堅守著天真歲月不忍欺的故事。
若你迷戀音樂和琴聲,鼓浪嶼也定然讓你不忍離去,因為這是座隨時可聽見琴聲曼妙飛揚的島,一片全國人均鋼琴占有率最高的音樂沃土。除去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里陳列著的那些上世紀的歐洲貴族家庭用于裝飾室內的古董琴,三三兩兩的閑散演奏師也會不定時奉上驚艷旅人的曲子,當然每晚七點半在白色教堂附近還有完整的演奏會,音樂伴著岸邊低垂的星光和螢火,足以讓人伴著夜色醉心其中。
待到落日時分,就穿過馬約翰廣場,在海灘上赤足漫步或登上高聳的日光巖,無聲俯瞰純粹無垠的海面和對岸與鼓浪嶼低矮西洋建筑截然不同的璀璨摩天高樓。擁擠的云朵游移得極低,遙遙相望的兩邊似有水火不容的對峙,島外那一邊踩著時代急迫鼓點加速閃耀,而燈火溫柔昏沉的鼓浪嶼這一邊則始終蘊著一種淡漠疏離的閑適感。
我總是孤身直立在高大的日光巖上,借著黑暗天幕的庇護放空思緒,吹著潮濕的海風享受著沉默,直至夜色透出葡萄紫的光澤才在疏朗的星光中踱回客棧。
時間自控的旅途當然最不能錯過美食。鼓浪嶼上名吃繁多,沙茶面,海蠣煎,鮮果榨成的馬拉桑都各有迷人之處,但我最私愛的莫過于滄桑巷口隨處可見的閩南小吃土筍凍。
關于它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吃的時候覺得口感清爽涼快,實在愜意,晚上回公寓的路上聽著原住民閩南人說起它,才恍然知道這種凍是用一種蠕蟲的尸體反復熬煮,將蟲身的膠體熔化掉再冷凝成凍,然后配上芥辣等各色調味料而成。聽完我只覺喉嚨猛然一酸,許多東西都是這樣,即刻享受就好,偏執(zhí)地去了解來龍去脈反而是自尋煩惱。鼓浪嶼上短短數(shù)日的小住足以令人恢復身心愉悅,仿佛是遠離水泥森林,給自己的靈魂松了個綁。在踏上歸途的輪渡上,我不經意看到這樣的句子:好多年后,我還想放棄朋友,愛情,燦爛星空,換座無人在家的房子,無人回來,酒想喝多少有多少。
這次鼓浪嶼之行在我心里的珍貴,源自于我對安寧平靜的一個人生活的渴求。但我預感這座島雖如此浪漫悠然,與我卻僅僅會是一生一面,到此為止。
畢竟夢醒之后,它不是故事里的永無島,我也并非是永不長大的彼得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