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榮
宋阿難陀造鐵造像(圖6),總高29厘米。
阿難陀(梵ānanda),又稱阿難,意譯為“慶喜”,古印度王舍城白飯王之次子,是釋迦牟尼佛之堂弟,為十大弟子之一。其性格慈藹,被大眾推薦為佛陀之侍者,照料佛陀之起居、飲食、湯藥、衣缽等,直至佛陀圓寂,前后共計二十五年之久,因年輕聰慧,記誦無差,又聽聞無量佛法,故被稱為“多聞第一”。據(jù)經(jīng)典記載,佛教僧團早期無女性出家人,以佛陀之姨母大愛道和佛陀在俗家時之太子妃耶輸陀羅為首的五百釋迦族女渴望出家修行,然未能得到佛陀之聽許,后經(jīng)阿難陀代為誠懇請求,方得準許,此即是佛教最早之比丘尼。在《妙法蓮華經(jīng)》中,阿難陀蒙佛陀授記,將來成佛,號“山?;圩栽谕ㄍ醴稹?。阿難陀在佛陀涅槃后方證得阿羅漢果,曾經(jīng)參與第一次佛經(jīng)結(jié)集。并繼摩訶迦葉之后,成為僧團之領(lǐng)導(dǎo)者。
阿難陀造鐵造像,總高29厘米,生鐵鑄造,像身比例協(xié)調(diào),作青年比丘相。面容豐滿,眉間現(xiàn)白毫相,雙目微啟,神態(tài)恬靜,慈柔端正。身穿交領(lǐng)長袍,垂至足背,佛教稱為海青,廣袖寬博,袖口鑄出忍冬卷草紋,海清之外披搭袈裟,雙手當胸合掌,腕處可見內(nèi)襯衣之窄袖。雙足穿有漢人傳統(tǒng)鞋屨,此像之衣飾,是唐代以來漢傳佛教僧侶比較定型之裝束。尊像站立于覆蓮上,蓮臺上下之弦線鏨出連珠紋。值得一提的是,造像面部之短頜與頸部飾有翻領(lǐng),承接唐代造像之風(fēng)貌。以生鐵鑄出如此細膩、嬌好之面容,委實難得,此正應(yīng)佛經(jīng)所述之“面如秋月,眼若青蓮”。
據(jù)《大愛道比丘尼經(jīng)》(《大正藏·律部》),阿難陀身相偉岸,體膚金色,容顏俊秀,與佛陀極相像,唯不具肉髻頂相。按照佛教戒律規(guī)定,出家比丘必須袒露右肩,而阿難陀因膚色光鮮,在村落、市集中托缽乞食時,曾受到某些女性滋擾,故佛陀特別規(guī)定:阿難陀外出時,允許袈裟覆蓋右肩。本藏品為宋代鑄件,其衣飾已深度漢化,僅左肩上之系扣及膝部之衣紋可辨袈裟特征,故而無“袈裟覆蓋右肩”之特征。
明銅鎏金釋迦牟尼佛降魔像(圖7),總高22.5厘米。
釋迦牟尼(梵?ākya munaye),意為“釋迦族的圣人”;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梵Siddhārtha Gautama),中文意譯“一切義利成就”,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釋迦族王太子,于二十九歲出家(亦傳為十九歲),先于叢林、雪山中修種種苦行六年整,然與解脫大道并不相應(yīng),遂舍諸苦行,取法中道,于尼連禪河中洗盡積垢,復(fù)至畢缽羅樹下敷茅草而結(jié)跏趺坐,以右手中指觸地,發(fā)誓愿云:請大地作證,若不證菩提,則不起此座。遂經(jīng)七日夜,深入禪定,以三昧力降伏身心內(nèi)外諸魔障,終得圓滿大解脫,成正等正覺,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佛陀(梵文Buddhā),意為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徹底了知、大徹大悟之人。本藏品所表現(xiàn)的,即是釋迦牟尼佛在畢缽羅樹下,降魔成道的形象。佛像及蓮座為整體鑄造并鎏金,螺結(jié)發(fā)施以紺青色(顏料已剝落),頭頂肉髻高聳,稱為無見頂相,這是成佛后最殊勝的表征。廣額豐頤,面部肌理圓潤可愛,富有彈性,雙目垂斂,熙怡微笑,透出一種極其內(nèi)斂的自信和無畏。雙耳垂肩,表福德圓滿,頸部有項紋三道,表能演說三乘清凈妙法。身披僧伽黎衣,右側(cè)脅間略現(xiàn)下裙之束腰,衣紋輕柔自然。左手置于臍下,右手自然下垂,掌心覆右膝,中指觸地,此即是降魔相。佛像結(jié)雙跏趺坐于束腰翻覆蓮花臺上,每葉蓮瓣中央復(fù)有圓球形花紋凸起,稱為摩尼寶蓮花,此處蓮花表清凈義,摩尼寶表福德圓滿義。蓮臺上下均鏨出聯(lián)珠紋,按佛教義理,經(jīng)典中未見對連珠紋的詮釋,然據(jù)大乘密教經(jīng)典《大日經(jīng)》中云:“八葉正圓滿,須蕊皆嚴好。金剛之智印,遍出諸葉間?!笨芍?,在佛教造像中盛開的蓮花,其蓮須、花蕊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應(yīng)該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今蓮花座上所飾的連珠紋,其實就是蓮花的花蕊。
明文殊菩薩銅造像(圖8),總高26.5厘米。
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梵:majjuwri),亦作曼殊師利,中文意譯為“妙吉祥”。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與普賢菩薩(梵:samanat- bhandra)共同輔助如來弘宣佛法精義,并稱為“華嚴三圣”。因德才超群,居諸大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依照佛教典籍記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導(dǎo)師,亦曾經(jīng)教導(dǎo)無數(shù)修行者證得道果。文殊菩薩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其形象常以青毛獅子為坐騎,表示其智慧辯才勇猛無礙。
此造像形制規(guī)整,采用整體澆鑄法,局部花紋鏨刻,人物與坐騎比例協(xié)調(diào),菩薩以自在輪王坐姿安坐于臥獅背上,頭頂發(fā)髻高聳,首戴寶冠(前額稍有破損),左右白繒上揚,耳珰碩大,垂至雙肩,眉目清秀,現(xiàn)童子清純之相,表其心無染雜。身披輕糓天衣,胸前垂諸瓔珞,妙寶釧環(huán)嚴飾,左右手各持一莖蓮花,手印為說法相,左側(cè)花臺上置智劍(略殘),歷代文殊菩薩造像,有較多手持帶火焰的利劍,劍表智慧之體,火焰表智慧之相,以智慧利劍揮斫一切煩惱,即是表智慧之用。右側(cè)花臺上置經(jīng)卷。古代中國將文字書寫在絹帛或紙上,經(jīng)裱制后卷成筒狀,稱為“卷”。而古印度將佛經(jīng)書寫于長條形貝羅樹葉上,由麻線貫穿以防錯亂,上下用薄木板固定保護,并以麻線捆扎成長方體,稱為“經(jīng)篋”。本藏品的設(shè)計,在結(jié)構(gòu)形制上融合了尼泊爾造像和中國器物的特征,在教理上,又承接了大乘密教的三昧耶形的思想。菩薩以自在輪王坐姿踞于臥獅背上,獅身肥碩,披掛瓔珞,獅首與往常所見略顯不同,項間無鬃毛,然口闊齒堅,以凸顯其威猛有力,具唐代遺風(fēng)。獅子臥伏于覆蓮座上,寶蓮瓣上陰刻卷草花紋,下部鏨出連珠紋。本藏品表面凹槽部位尚殘留少量鎏金成分,諸多細節(jié)部分設(shè)計別致,以充分顯示文殊菩薩在佛教教理層面上的卓越成就。
明德化窯達摩祖師授經(jīng)像(圖9),總高19.2厘米。
達摩祖師,全稱為菩提達摩(梵:bodhi-dharma),中文意譯為“覺法”,南印度貴族出身,航海到達中國,在南朝都城建業(yè)(今南京)受到梁武帝召見,因面談心性不契,遂渡江至北魏,居少室山巖洞中,面壁九年禪修,將“教外別傳,直指人心”之大乘禪觀教授弟子數(shù)人,其中唯慧可真正得其衣缽傳承。達摩乃是佛陀傳大乘佛法(自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葉算起)第二十八代傳人,為中國禪宗的始祖。主要撰述有《二入四行論》、《血脈論》、《悟性論》等。首次提出以《楞伽經(jīng)》作為禪門修行之指南。因禪宗自中國唐代開始,直至今日,其影響非常深廣,故而達摩祖師的造像亦隨之普及于朝野。然縱觀達摩之諸多造像(畫像),皆不出碧眼環(huán)耳、虬髯博氅之異域圣僧形象。
福建德化地區(qū)歷來是著名的瓷業(yè)產(chǎn)地,于宋元時已燒制青、白瓷,到了明代,德化窯有以何朝宗為代表的大批著名瓷雕藝人。德化窯因其溫潤乳白,胎釉渾然一體,光潤如玉,被時人形容為“白如雪、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明代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中曾記載“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山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南則泉郡德化……德化窯惟以燒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此尊明代德化窯達摩祖師授經(jīng)像,胎體厚重,潔白堅實,外表施白釉,釉面純凈瑩潤,呈象牙白色。達摩身材偉岸,跣足站立于巖石之上,身披通肩僧伽黎衣,雙手藏于衣內(nèi),于胸前捧持一卷經(jīng)文,表詮了禪宗的廣博性、神圣性。而手中所持的經(jīng)卷,即是禪宗的印心之寶——《楞伽經(jīng)》。塑像之頂相高隆飽滿,以凸顯其高深的佛理智慧。面部稍向左側(cè)轉(zhuǎn),神情凝重肅穆,雙目輕闔,口中微露二齒,若言若思,達摩祖師為法忘軀、誨人不倦,極其嚴謹?shù)暮敕ň?,于此刻畫得淋漓盡致。
清銅鎏金大持金剛造像 (圖10),藏品總高12厘米。
大持金剛又名金剛持,是密教的首位繼承者,故又稱“秘密主”。此造像只在藏傳密教中才有出現(xiàn),藏語稱為“恰那多杰”,一般作為佛陀之報身供奉,即佛之所有功德積聚而成就圓滿境界的人格化,代表了功德圓滿和福智無邊。在漢傳佛教中,“秘密主”的形象是以金剛薩埵,其個性內(nèi)涵與藏傳佛教的理念略有出入,大持金剛是藏傳佛教噶舉派所崇奉的本初佛,被認為是釋迦佛說密法時所呈現(xiàn)的形象,漢傳佛教認為,所有眾生皆具有清凈真如佛性,即是具金剛薩埵之體性,眾生通過修行證得于月輪中現(xiàn)金剛薩埵身時,方能真正契入佛之智慧,成就佛之功德。
藏品紺青色發(fā)髻以寶珠束頂,首戴五葉寶冠,繒帶盤曲上揚,頭微向下俯,額前有碩大的白毫相,雙目半啟,面相圓潤清秀,上軀袒露,下著薄裙,胸前以瓔珞為莊嚴,耳、臂、腕等均飾以釧環(huán),所有釧環(huán)、花鬘上都曾鑲嵌寶石,因年代久遠,唯腰部石帶上尚保留一顆,其余皆已散落。雙手于胸前結(jié)金剛吽迦羅印(即兩手在胸前交叉,以右腕壓左腕),左手執(zhí)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在密教中,金剛鈴表本有之智慧,屬陰性;金剛杵表示成就智慧所依賴的無量方便法門,屬陽性。尊像全跏趺坐于仰覆蓮臺之上,蓮瓣線條輕淺優(yōu)美,富有彈性,仰蓮臺邊緣飾以一圈連珠紋。該像鎏金純厚飽滿,因長期接受膜拜,局部鎏金出現(xiàn)自然磨損,更顯滄古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