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目的:對采用烏梅丸加減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方法:將64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給予治療組患者烏梅丸加減和美多芭片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美多芭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結果: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上升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烏梅丸加減治療帕金森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烏梅丸;帕金森?。幻蓝喟牌?/p>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206-01
1817年英國醫(yī)生James Parkinson首次對帕金森病進行了描述,并因此被命名[1]。帕金森病又被成為震顫麻痹,是一種慢性進展變性疾病,發(fā)病群體主要為中老年人,患者患病早期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遲緩、失眠、便秘等[2]。帕金森病的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也無根治該疾病的治療[3]。我院本次研究對采用烏梅丸加減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了研究,以期能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帶來好的借鑒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帕金森病患者。64例患者的臨床診斷結果均符合《帕金森病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老年顫癥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中的診斷部分。采用單雙號法將64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47~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1±1.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均為16例,年齡在45~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9±1.3)歲。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上存在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P>0.05),不影響我院本次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均自愿參與我院本次研究,且在參與研究前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1.2.1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采用烏梅丸加減和美多芭片治療,中醫(yī)辨證陰血虧虛,筋失濡養(yǎng)型患者給予烏梅丸1號方治療,藥方為烏梅、元胡、白術、熟附子、葛根各15g,山萸肉、當歸、白芍各10g,黃連3g,熟地黃30g。文火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中醫(yī)辨證陰血虧虛,肝風內動型患者給予烏梅丸2號方治療,藥方為烏梅、熟附子各15g,山萸肉、當歸、白芍、熟地黃、天麻、白術各10g,黃連3g,龍骨30g。文火煎煮,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美多芭片溫水口服,每次250mg,每天4次。
1.2.2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美多芭片治療,用藥方法與治療組患者相同。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價量表(ADL)進行評價,量表總分值為100分,評分小于20分表示生活不能自理,20~40分表示生活需要照顧,40~59分表示生活需要幫助,60~90分表示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評分大于90分表示生活能夠完全自理。
1.4療效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根據(jù)《中醫(yī)老年顫癥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評價。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高。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病情進一步惡化。
1.5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采用(n,%)表示,采用x2對組間差異進行檢驗,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s)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統(tǒng)計得出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7%,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8.7%,兩組比較存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 例數(shù)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組 32 19(59.4) 10(31.3) 2(6.3) 93.7
對照組 32 8(25.0) 14(43.7) 10(31.3) 68.7
x2 9.720
P值 0.000
2.2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治療前后2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s)
組別(n=例數(shù))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組 32.6±4.2 70.3±6.4
對照組 31.9±4.3 51.6±5.1
t值 0.521 10.219
P值 0.601 0.000
3 討論
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帕金森病的病機涉及肝氣、肝血[3]。肝為風木之臟,主負疏泄,疏泄太過致肝風內動則為顫病,肝主藏血,濡養(yǎng)筋脈,肝血不足則筋脈拘緊,其治療應以斂肝熄風、養(yǎng)血濡筋為主[4]。我院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烏梅丸1號方中,烏梅為君藥,為補肝之猛將,可養(yǎng)肝濡筋而使內風不起,山萸肉可助肝化生精血,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筋,葛根解肌以升筋,元胡行氣止痛,黃連退虛熱,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血濡筋之功效[5]。烏梅丸2號方中,熟地黃與山萸肉合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龍骨熄風止顫,諸藥合用精血旺盛而內風不起。
我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高。該研究結果表明烏梅丸加減治療帕金森病,療效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深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鄭春葉,連新福,詹秀菊,劉赟,雒曉東. 烏梅丸加減治療帕金森病療效評價[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03(9):857-859.
[2]湯湘江,沈鴻婷,杜寶新,雒曉東. 中醫(yī)特色的生存質量量表與中醫(yī)藥治療帕金森病療效評價[J]. 新中醫(yī),2011,08(4):42-43.
[3]梁克幾,莊艷姍,楊職. 西藥聯(lián)合加減烏梅丸治療震顫型帕金森病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05:(12)377-378.
[4]孫雪蓮,夏彩秋,徐彥華,等.帕金森病早期臨床表現(xiàn)及鑒別診斷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3):42-43
[5]陳海波,王新德.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J].2012,18(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