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涌
在全國各地的古玩、拍賣市場上,收藏或投資近代銀元的愛好者熱情不減,但也有少數(shù)的初涉者因對銀元知識缺乏,盲目追風買了假貨。為了讓更多初涉銀元收藏的愛好者,對認識銀元、辨別銀元、收藏銀元的概念上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本刊記者近日專訪了湖南省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委托對外執(zhí)業(yè)機構“湖南省收藏協(xié)會文物鑒定中心”文物司法鑒定專家組成員盧伯雄,對相關問題答疑解惑。
記者:收藏愛好者要如何認識、鑒賞中國銀元?
盧伯雄:銀元曾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中一種早期的主要流通貨幣,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長河中也是海內(nèi)外貿(mào)易集散地的大國,大約在16世紀,銀元作為貿(mào)易結算的方式流入了我國。光緒十五年(1890)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自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在全國實現(xiàn)了銀元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在短短100多年歷史中,鑄造的銀元種類達600多種。在收藏領域中較有代表性的銀元品種,有光緒元寶(圖1)、宣統(tǒng)元寶(圖2)、大清銀元、袁世凱頭像銀元(圖3)、孫中山半身像銀元(圖4)及黎元洪(圖5)、徐世昌(圖6)、曹錕(圖7)、段祺瑞(圖8)等紀念銀幣和中華蘇維埃銀幣(圖9)等。晚清銀元以光緒幣為代表,其正面鐫有“光緒元寶”,字下方為“庫平七錢二分”,中間有小滿文,背面為盤龍,但各省鑄造的規(guī)格、面額等較為雜亂。版別、存世量不同的品種,在收藏品市場上的價格也相差甚遠,但其中一些比較珍貴的品種在國內(nèi)外拍賣市場上,卻能夠拍到上百萬人民幣乃至數(shù)千、上萬美元。清代后期的銀元是“龍圖版”;民國時期的銀元主要品種是“大頭”和“小頭”,“大頭”銀元的正面為袁世凱側臉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圖和“壹圓”字樣,存世中有不同年份和地區(qū)鑄造且式樣不一的眾多品種。另外還有一些有關袁世凱的紀念幣。“小頭”銀元正面為孫中山半身像,上方有“中華民國”,下方有“開國紀念幣”字樣,背面為麥穗和“壹圓”字樣,四周為英文字;還有“孫船”銀元,正面為孫中山大頭像,背面為帆船圖案。民國銀元由于存世量較多,普通版在收藏、拍賣市場的價格都比較低。而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也先后在中央蘇區(qū)、鄂豫皖、閩浙贛和川陜等地鑄有中華蘇維埃銀幣,正面多為鐮刀、斧頭圖案和“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起來”等字樣,這部分“蘇幣”銀元是非常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由于存世量不大,市場價格一般也較高。
記者:請談談真銀元的重量、成色和較珍貴銀元的市場行情?
盧伯雄:我國近代銀元重量一般為26.5克左右(合庫平七錢二分),經(jīng)過流通中的磨損,也應在25.6克以上。大多數(shù)的成色為88%,最高的達98.5%,最低的只有60%左右。銀元愛好者在選購收藏時,特別要注意從這兩個方面加以辨認:重量夠不夠,是否經(jīng)過人為處理和成色太低,是不是仿造的偽劣品等。
銀元的成色,通俗地講就是指含銀量。早期銀元因系手工冶煉、鑄制,含銀量出入較大,即使到了機鑄幣時代,各種銀元的含銀量也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如要弄清不同時期的具體狀況,從各種正版本的銀元目錄或錢譜上就能查閱到相關信息。
銀元面額除“壹圓”是主幣外,還有半圓、二角、一角、五分、一錢、二錢、三錢等銀角(毫)子作為輔幣,一些較為稀珍,品相、成色較好的品種,在市場上常有不俗表現(xiàn),交易也日趨活躍。目前,我國有一部分近代銀元的價格與國際市場的價格相比,還遠沒有到位。如“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目前市場參考價7萬元左右,袁世凱戎裝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銀元”、孫中山騎馬“開國紀念銀元”參考價6萬元左右,“云南造宣統(tǒng)元寶”參考價17萬元左右。而近年在上海、香港等地舉辦的錢幣專場國際拍賣會上,一枚“中華蘇維埃造列寧像1元銀元”以11萬元成交;一枚1929年“孫中山地球版”銀元,以高達60萬元成交。
記者:為何銀元收藏會那么吸引人的眼球?
盧伯雄: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銀元的品鑒已成為了一項高雅的文化藝術生活享受。讓近代銀元成為收藏品大致上有以下優(yōu)勢:1.近代銀元制作精良、圖案考究、銀光燦燦,使人們愛不釋手;2.銀元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制作數(shù)量比銅幣、鐵幣、紙幣等貨幣要少得多。由于銀元材質用途廣泛,回收后多被回爐熔化改作他用,因此存世數(shù)量有限;3.近代銀元上很多的圖案、文字出于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和史料研究價值;4.從事近代銀元收藏投資,多是實物性交易,具有風險小、增值穩(wěn)定、變現(xiàn)比較靈活的優(yōu)勢。
記者:機鑄銀元是用純銀制作嗎?通常情況下它的含銀量是多少?
答:銀元不是采用99%的純銀鑄制,近代機鑄銀元的成色差異也較大,但含銀量一般都在85%—90%之間,個別在70%左右,如安慶鑄造的袁世凱頭像銀元,有一部分成色低至60%—70%,雖然含銀量未達標,但它畢竟是地方官鑄版不是私鑄,存在的史料價值獲收藏界認可。
問:銀元的版別是怎么回事?版別對銀元的價格起重要作用嗎?
盧伯雄:關于版別的區(qū)別不僅銀元有,其他錢幣也有。從理論上是指同一時期、同一名稱、同一面額錢幣的不同版式,一般情況下表現(xiàn)為文字、圖案、齒邊等諸方面的不同。一些版別上過于微小的差別,被收藏家稱之為“細細目”,對紙幣、銀元、銀錠等的版別、版式區(qū)分也大致相同。
不同版別銀元的存世量,決定了不同版別銀元的價值差異,這一點都會在銀元的實際成交價格上表現(xiàn)出來。
記者:銀元的品相內(nèi)涵是什么?
盧伯雄:品相是指收藏品的完好程度。單就銀元而言,品相包含著銀元人為磨損、自然磕碰、表面氧化程度等因素,而品相又是決定銀幣價值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所涉銀幣為孤品的時候,品相才會失去意義。換句話說,只要某種銀幣存世在兩枚或兩枚以上,它們之間就存在比較,有比較就存在優(yōu)劣,品相也就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僅此只一枚的孤品,因它不存有第二者之間的比較,其品相再怎么樣,也難用優(yōu)劣評述它。
記者:什么是銀元上的包漿,包漿對銀元的品相重要嗎?
盧伯雄:銀元上的包漿實質,是指銀元表面自然氧化后所呈現(xiàn)出來的光澤與機理效果。由于銀元的表面長時間與空氣、水分等物質的自然性融合,與織物、皮膚等的相互摩擦,使其表面所產(chǎn)生的光澤與機理效果,潤澤、自然,并體現(xiàn)了銀幣質感之美,是評定傳統(tǒng)銀幣的審美內(nèi)涵。這種經(jīng)歷年代被自然風化而成的一層表面“外衣”,被行內(nèi)稱為“包漿”。
包漿對銀幣的品相非常重要,有經(jīng)驗的銀元收藏家非常注重銀元的包漿,在行內(nèi)既把它作為鑒別銀元真?zhèn)蔚闹匾罁?jù),又把它作為銀元完美和價格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內(nèi)行的收藏家在銀元清洗或除銹的時候,總是慎之又慎,唯恐傷及銀元的這層“外衣”,不使銀元失去它寧靜悠遠的意趣,保護好它的審美價值和應有的經(jīng)濟價值。
記者:有讀者咨詢什么是銀幣“原光”?
盧伯雄:銀幣“原光”是收藏圈內(nèi)的一句術語,指機鑄銀元在鑄造時用黃油脫模,使銀元表面在黃油的作用下氧化形成淺褐色或微藍色的一層很容易被破壞的原有光澤,它成為了銀元收藏中一種特殊的原汁原味的美觀,這種光澤被稱為“原光”。由于這種光澤對銀元表面起了保護,因此可認定“原光”的銀元基本上是未經(jīng)流通使用的,自然也就彌足珍貴。這種被人們公認為品相最好的銀元“原光”,在價值上超過同種類同版別銀元的十倍甚至幾十倍(圖10、11)。
記者:有些銀元的文字是旋轉排列,要怎樣讀才正確?
盧伯雄:一般順序是上下、右左,順時針讀稱右旋轉,逆時針讀稱左旋轉。在多數(shù)銀元上都只存在兩種旋讀,一般是上為左旋讀,下為右旋讀(圖12)。
記者:鑒別銀元真?zhèn)斡袩o簡單的速成方法?
盧伯雄:鑒別銀元的真?zhèn)问且婚T較為專業(yè)的課題,行內(nèi)專業(yè)人士中各有各的高招。鑒別清代銀元與近代機鑄銀元也略有不同,但同時又存在許多相通之處。單就機鑄幣而言,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òê癖。?。有些粗制濫造的假銀元連大小都沒有過關,對于這樣的低級偽品,普通愛好者也不難區(qū)分;二是成色。與其它收藏品的作偽一樣,質地的作偽是極為困難的一環(huán),因為即使作偽者搞清楚了仿制對象的主要成分,但也無法弄清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知道這些微量元素如何添加、鑄入,而真銀元的外觀卻常常決定于這些微量元素,在光澤結構上易使偽品露出馬腳。一般來說,普通的偽造銀元銀色略偏黃,而一些檔次較高的偽品銀色偏白。三是分量。大小做像了,由于成色等原因,分量不一定仿得相同,各種傳統(tǒng)機鑄銀元的同版之間雖有一些差別,但仍有規(guī)律可尋,用秤一稱,真?zhèn)渭纯闪⒈?。如袁世凱頭像的一元銀元,一般含銀89%,含銅11%,重量為26.6克,而偽品重量一般在25克以下或27克以上。精于此道的行家,辨別銀元真?zhèn)危袝r候用手一掂,也就心中有數(shù)了?!暗唷钡墓Ψ蚴情L期積累的經(jīng)驗,在絕大多數(shù)實際交易中,買方往往是沒有動秤稱的機會,全憑手上的功力。四是音質音色。因為質地的原因,銀元在受外物敲擊的時候,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響。一般情況下,真銀元敲擊之下所發(fā)出的聲音清脆悅耳、通透悠長,而偽品的聲音有些短促發(fā)悶,有些尖利刺耳,顯得不自然。五是鑄造方式。傳統(tǒng)機鑄銀元是用沖壓技術制造的,如果作偽者用翻砂或其他方式澆鑄,就會留下蛛絲馬跡,要么底紋不平整,要么有翻砂顆粒。只要購買者細心和憑事先備好課的要素,再借助高倍放大鏡,總能找出些是真或假的問題。六是文字圖案。主要看是否后鑄改刻,后鑄改刻的最大特點,就在于作偽者無一例外都是以次充好,以普通版改刻后充珍稀版。因此重點觀察普品與珍品的差別之處,這是破解作偽手段的良方。七是齒邊。一般情況下,真銀元齒邊清晰、整齊均勻(有部分吉林銀元除外),偽銀元的齒邊多為紊亂,混沌不自然。八是銀元的整體效果。觀察整體效果,是綜合諸多因素之后更進一步的審視。
銀元真?zhèn)伪鎰e,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在古玩收藏市場上,作偽與辨?zhèn)问敲艿膬蓚€方面,從古至今在市場上是長期存在的抗衡。鑒別銀元真?zhèn)螞]有一成不變的速成方法,要識得銀元的真面目,既要多見各種真品,又要多見各類仿偽品,多見而識廣。平時既要多問,又要多想,熟記各類銀元的細微特征,積累、豐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煉就一雙看見真品,一眼知真,曉得真在哪里;遇到贗品,一眼識假,知道假在何方的慧眼。收藏中鑒別銀元,熟能生巧,貴在實踐。辨別銀元同時又是一種藝術享受,樂趣屬于掌握了一手信息的勤奮者。
記者:機鑄銀元的作偽目前大體上有哪些?
盧伯雄:大體手法上用真銀元作模翻砂澆鑄、挖填改刻等和重新開模進行機鑄高仿,其中翻砂、挖填改刻比較常見。機鑄高仿由于設備投資價格不菲,前期投入成本較大,一般也只在具有相當?shù)燃壍你y元上才使用。此外,收藏界通常認為修補也是一種作偽,所不同的是前幾種方式是在品種和版別上作偽,修補則是在品相上作偽。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作偽手法,當然每一種作偽手法都包含著許多具體的作偽技巧。有較內(nèi)行的造假者受利益驅使,作偽時會不辭辛苦,對仿制好的銀元放在動物死尸內(nèi)保存相當長的時間,進行“尸水浸泡”,使其表面產(chǎn)生接近自然的“包漿”,以期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記者:銀元該怎樣進行清洗與保養(yǎng)?
盧伯雄:如果銀元氧化層銹蝕過重,或表面發(fā)黑,就需要及時清洗。傳統(tǒng)銀元清洗與除銹一般使用弱酸,白醋就比較理想,浸泡時間長短視銹蝕程度、銹跡多寡而定。浸泡過后用柔軟的刷子輕輕地洗刷,一般銹跡污漬都能除去。對粘結牢固的附著物,用軟刷刷洗不能奏效的情況下,可以用木錐順著銀元圖案文字邊緣慢慢剔除,直到干凈為止。剔除銀元表面附著物,忌用金屬、牙骨等堅硬物質,以免劃傷銀元表面,降低銀元品相。除銹的時候切忌使用牙膏等研磨劑,在除銹的同時,應盡力保持銀元原有的包漿。對一些不影響品相的輕微銹濁,最好連弱酸都不用。目前許多對此認識不深的銀元愛好者,恨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收集到的老銀元,洗得如剛發(fā)行時白光閃耀的出庫幣一般。這等吃力不討好的勞作,完全損害了老銀元的溫潤典雅之美,在洗白銀元表面的同時,差不多將銀元的價值也“洗白”了。
對銀元的保養(yǎng),主要是防潮,避免氧化加速;防磨損,以免損壞品相。現(xiàn)在存放機鑄銀元的通常做法,是將銀元用面巾紙包好,再用盒子裝起來,既防潮濕,又防碰撞劃傷。目前錢幣市場上有專門存放銀元的透明塑料盒子賣,質量好的價格15元左右一個,也有用白卡紙做的簡易封套亦很便宜,但同樣可以起到一定保護的作用。無論采用哪種存放方式,都要盛放在通風不潮濕的地方。銀元存放好了還必須經(jīng)常性檢查,防止發(fā)生失誤性的意外損傷。
記者:清晚期一枚“庫平七錢二分”元寶等于多少人民幣?
盧伯雄:這個問題問得有趣。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北洋造光緒1枚“庫平七錢二分”龍版元寶,1元寶=1000文,按當時糧價大約15文/升(一升米約現(xiàn)代1.25市斤),換算下來大概1銀元約等于150元人民幣,現(xiàn)在普通版在900元左右,較珍貴的市場參考價分別在5000元—20000元左右。
記者:藏銀銀元有沒有價值?
盧伯雄:藏銀是西藏、尼泊爾生產(chǎn)的一種含銀較少的合金,主要成分包括鎳、銅等。藏銀是一種名稱,其實是一種銅鎳合金,傳統(tǒng)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白銅,藏銀的含銀量比較低。解放前時的西藏是存在貧窮落后農(nóng)奴制的地方,而傳承在服裝上裝飾純銀、寶石等物又是歷史的民俗風情,一般人家在經(jīng)濟上難以承受。為讓服裝的裝飾配帶物漂亮美觀,又要避免人身不被感染堿性毒,就把少量銀加在白、黃、紅銅里面,時間長了就成了一種工藝,由于實惠耐用,藏族人就給了它個雅稱“藏銀”。但在農(nóng)奴主的家里,從使用的純銀飾品做工來看,確實要比藏銀飾品更精致一些,且鑲的石頭大都是真正的松石、紅珊瑚等,寶石的品質較好,其品質也比藏銀鑲的代用品飾物要珍貴很多。與藏銀飾品相較之下,更顯古樸原始一些,貴族的純銀飾品當然也比藏銀飾品昂貴很多。從清晚期到民國從來沒有用藏銀鑄制過貨幣,藏銀銀元是現(xiàn)代仿制的工藝品,把其作為一種鑲入擺飾品的附屬物中確有觀賞價值(圖13)。而現(xiàn)在市場上的藏銀飾品,大多為30%銀加上70%的合金。
記者:銀元聽響音是什么原理?
盧伯雄:摻雜了不同材質的銀元,其結構密度就不同。在基本相似的受力方式下產(chǎn)生的振動,震顫聲音和共鳴聲音自然是不同的。這和市場上的Geek“共振音箱”一樣,放在不同的地方會產(chǎn)出不同音質是一個道理。按歷代老玩家“聽響音”的說辭,加銅銀元震動之后聲音偏尖脆;加鉛銀元沉悶甚至吹不起顫亮的嗡鳴聲。至于摻錫摻鋅的,上手就飄輕,玩熟了的人不用過多分辨。
“聽響音”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當鋪常用的“落地響板”。一張紅木柜臺,落在臺面上的銀元會有固定的聲音,或者用小錘敲擊正中心的方法也可以。真的叫“響板”,假的叫“啞板”。所以在清末到民國年間,一些當鋪或錢莊等處,經(jīng)??吹降洚?、錢莊的鋪內(nèi),一些伙計、賬房經(jīng)常不停地在手里耍弄著銀元,這實際上是一種正常閑時的變相手感訓練。另一種就是電視劇或者戲劇中常見的方式,拿手指的指甲掐捏銀元上下中心,并留有振動的余地,從側脊上猛吹一口氣然后湊到耳邊聽聲。這在清末、民國年間(清末即有銀元了,張之洞年間的墨西哥鷹洋和后來清政府自制的蟠龍銀元等)多為市井小民之中干的事情。
在貿(mào)易場所、銀行、錢莊和有身份的人等,是不會用這種方式的,在影視戲劇中這只是一種藝術性的借鑒。準確地說,用嘴吹可以鑒別是否是“銀”,但不能鑒別是否是“銀元”。民國時的銀元并非是純銀,用指甲捏住銀元的邊緣,用嘴吹氣后,快速放到耳邊,可以聽到嗡嗡的振動聲。由于民國時期,有人用其他金屬偽造銀元,是發(fā)不出這種聲音的?,F(xiàn)在,很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喜歡收藏民國銀元,即銀元在錢幣市場上的價格遠超同重量銀的價格,于是有不法之徒用純度相似的白銀鑄成假的民國銀元兜售,這種“真銀假幣”使用嘴吹的方法去鑒別就有點不靠譜了,真正的辨別需要從多方面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