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
摘 要:探究學習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求問的精神與積極探索的行動。要真正地將探究學習運用于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自主的探究意識,選定貼合實際的探究課題,選擇豐富多樣的探究形式,以多維立體的方式去展示探究成果,并最終通過基于體驗為本的效果評價去不斷優(yōu)化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探究學習 高中英語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新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它代表著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與重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自己則更多的是扮演著幫扶與推動的角色。因此,在這一教學精神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就不能僅局限在“教會學生知識”這一層面,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此才能為學生的長期學習、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诖?,“探究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培養(yǎng)方式,特別是對于英語這一外國語言來講,與中國文化明顯有別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邏輯表達等都需要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去更深入、更透徹地理解與掌握,而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方式去實踐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
一、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
探究意識會對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要想在英語教學中實踐探究學習,首先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英語探究意識。這一概念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自主。即學生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最為主要的角色,包括下文將分析到的課題的選定、形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效果的評價等,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聆聽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訴求,鼓勵學生的嘗試,支持學生的行動,讓學生在英語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始終都存有著“主人翁”的意識,而不是被動盲目地等待著教師的指示或命令。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即學生在開展英語探究學習時的思維應當盡可能多樣化、豐富化、非常規(guī)化,而不是沿襲原有的思路。為了促成這一效果,教師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式思維。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三單元為例,該單元主要圍繞著古代著名建筑這一話題,在探究性學習中,除了通過課本的四個圖片來討論古代文明外,還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古代文明以外的內(nèi)容,比如這些古建筑的建筑風格或建筑思路被運用在哪些現(xiàn)代建筑中,古建筑的設計原理是否與我們之前學過的物理原理有關等,這些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接觸并可以學習到更多單詞,而且在句式語句上也會更加豐富多樣,從而間接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擁有自主創(chuàng)新的探究意識將利于學生整個探究學習活動的開展。
二、探究課題的選定——貼合實際
探究課題指的是探究活動的一個主題,也是學生為之開展系列活動的核心。教師要想在教學活動中真正地實踐探究學習,就必須以“貼合實際”作為選題的指導精神與基本標準。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Advertising》為例,該單元的知識要點在于讓學生辨識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將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改為間接引語,掌握說明文的閱讀,了解與區(qū)分商業(yè)廣告與公益廣告等。在課題選定的討論課上,教師可以先行鼓勵學生談談自己對于“廣告”這一形式的認識,列舉印象深刻或非常喜歡的廣告等,并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步縮小范圍。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實際”指的是課堂既要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便于探究;又要能夠融合教材知識,利于學習。從這一層面考慮,教師可以選定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廣告,讓學生選擇基于該主題的某一廣告來進行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內(nèi)容包括廣告的內(nèi)容(以說明文的形式)、廣告的訴求(陳述句句式的書寫)、廣告的受眾(陳述句句式的書寫)、廣告的效果(各種不同句式的書寫)等,通過這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研究讓學生在運用英語語法、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去逐步提高各項英語技能。選定以貼合實際為特征的探究課題將有助于提高探究學習的效率與效果。
三、探究形式的選擇——豐富多樣
“探究”意為探索、研究,而這也代表著許多未知的可能,因此,教師在開展探究性學習時,應當鼓勵學生選擇豐富多樣的探究形式。以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二單元《Sporting events》為例,探究性教學可以圍繞著“運動”這一主題,從多個角度切入去擬定具體的研究課題并嘗試各種探究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方式:其一,網(wǎng)上搜尋式。即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方式來進行探究學習。比如在網(wǎng)站上下載并查看與Sporting events有關的視頻,包括比賽實況、新聞播報、項目介紹等。在收看英語視頻的過程中嘗試用英語記錄下研究課題所需要的材料并在后期撰寫成文。其二,紙媒搜尋式。即通過傳統(tǒng)的報刊等來完成研究課題。與觀看視頻對比起來,紙媒搜尋式的探究模式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這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探究形式會有各自不同的側(cè)重點,教師在鼓勵學生選擇時也要提醒學生需要與探究的課堂與探究的目的較為匹配。其三,求教咨詢式。即通過請教英語教師等英語方面的專業(yè)人士來獲得研究資料。與上述兩種形式對比,求教咨詢式則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選擇豐富多樣的探究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項英語能力。
四、探究成果的展示——多維立體
探究成果直接體現(xiàn)著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成績與效果,誠如上文所述,探究本身就代表著許多未知的可能,因此,在成果的展示上,教師也應當從多維立體的角度去看待與判斷學生的成果。以上文舉到的《Sporting events》為例,從網(wǎng)上搜尋式、紙媒搜尋式、求教咨詢式這三種方式來看,由于三種方式本身的技能運用側(cè)重點就存在差異,因此,在成果展示上也應當各不相同。對于網(wǎng)上搜尋式來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微視頻的方式來展示探究成果(考慮到課業(yè)的繁重與制作的難度,精美的PPT也可以是微視頻的一種);對于紙媒搜尋式來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制作一份手抄報;對于咨詢求教式來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口頭演講的形式來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多維立體的角度去展示探究成果的目的在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探究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并盡可能地訓練到學生各種不同的英語技能。
五、探究效果的評價——體驗為本
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不能遺漏“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它的價值在于總結(jié)并糾正、優(yōu)化教學活動。對于探究性教學來講,教師應當以體驗為本作為評價的一個尺度與標準。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參考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學生是否自覺主動地完成整個探究活動。包括積極組建團隊、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其二,學生是否在探究學習中運用并掌握了相應的英語知識,包括詞匯量的積累、句式的書寫、口頭語言的表達等。因為探究性學習的目的還是要為提高英語能力服務,只有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真正地以這種開放式、創(chuàng)造式的學習模式去掌握英語,才算是踐行了新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到的“還課堂于學生”。其三,學生是否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或創(chuàng)意性成果的展示。這也是探究性學習對學生的一個要求——創(chuàng)意??偟膩碇v,由于探究性學習本身強調(diào)的就是一個過程,而非結(jié)果。因此,只要學生能夠在探究性學習中體驗并融入探索、研究英語知識的層面,就已然是學習英語的最好效果。
探究學習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求問的精神與積極探索的行動,它傾向于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與時間去發(fā)揮自己的多種能力以便解決問題,其目的在于鼓勵、支持學生對知識進行富有個性化與獨特性的拓展與研究。對于教師來講,要真正地將探究學習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就應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自主的探究意識,選定貼合實際的探究課題,選擇豐富多樣的探究形式,以多維立體的方式去展示探究成果并最終通過基于體驗為本的效果評價去不斷優(yōu)化教學活動。尤為重要的是,縱然面對著高考這一教學壓力,教師也必須真正地從研究、探索、分析、發(fā)現(xiàn)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學習英語,避免學生單純的“應試學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考試”能力,并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興趣、思維方式、語言表達、交際水平等各個方面的英語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探究式學習的原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劉根林.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