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華
【摘要】目前地理教育教學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學生地理學習水平處在低谷狀態(tài),特別是地理教學質(zhì)量不令人滿意,一直以來,學生參加市級地理統(tǒng)考的成績及格率都比較低??梢哉f,地理教學是目前地理教學中最難突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新形勢下,在新課改中如何轉(zhuǎn)變觀念,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我們地理教師要不斷細致深刻探討的重大課題。
【關(guān)鍵詞】新課程 ?教學觀念 ?地理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76-01
在我多年來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jīng)緯度、計算實地距離、判斷方位和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差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的公民意識。作為一線地理教師,一定要轉(zhuǎn)變教育教學觀念,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地理教育教學提供理想的育人環(huán)境,不斷地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地理學科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
一、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情感教育
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專業(yè)地理的科任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diào)地理事實和記憶,缺乏地理情趣。非專業(yè)地理的兼課教師更拘泥于課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專業(y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和強調(diào)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對于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生學習驅(qū)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qū)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guān)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huán)境的氣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tài),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在新課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長期以來不少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在學習“世界人種”時,我引入故事趣聞法說:毛澤東主席在世時,有一天,在他的書房會見了一位美國友人戴勒時,戴勒在盯看著主席,一句話都不說,主席見后就說,你為什么老盯看我。這時戴勒說,你具有一副東方人的臉。主席聽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國人的臉,我們可以演各國的戲,包括你們美國人的戲,你們鼻子長,我們可以加鼻子,可你們是演不了中國人的戲,不能把鼻子割掉。這故事說明了什么?等等,使學生聯(lián)想到這是講世界人種特征問題。
三、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
現(xiàn)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jīng)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并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wǎng)絡“課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
四、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地圖化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nèi)容的基礎(chǔ)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guān)知識。當前中學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比較薄弱,關(guān)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很難成為一位好的地理教師。
總之,在新的地理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加強地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與時俱進,適應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理念,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的聯(lián)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身“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將是美好的地理課堂教學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2]陳勝生《地理“第二課堂”教學實踐》,《地理教學》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