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珍
【摘要】微課程的興起引發(fā)了教育界的又一次革命,那么“微課程”究竟是什么?哪些知識點能夠為高中化學的微課程所用?在制作微課程的時候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微課程?本文詳細分析了微課程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微課程 ?高中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85-01
隨著“微課程”這一概念在教育教學過程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體會到了微課程的優(yōu)勢,那么微課程究竟是什么?
2004年,薩爾曼·可汗為了給親戚小妹講數(shù)學題,利用聊天軟件、寫字板和電話完成了這個任務,自此,翻轉課堂開始風靡全球。2010年,李玉平老師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研究,將課堂小現(xiàn)象、小問題、小策略、小故事以ppt數(shù)字化的方法將它們呈現(xiàn)在屏幕,稱其為微課程。2011年,胡鐵生老師將過去的教育資源庫更改為另一個方式——將過去的教育資源庫影像整理成碎片,將其命名為“微課程”。隨后,胡鐵生老師向劉利民副部長做了相關匯報,“微課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熱度持續(xù)至今。
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微課程”?網絡上對“微課程”這一概念有很多個定義,但總體來看,微課程就是要將傳統(tǒng)的課程數(shù)字化,數(shù)字化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替代”老師上課,同學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反復來看,這是微課程的最大好處?!拔⒄n程”所做的事情,并不只是把文字教材有聲化,因為“有聲化”這一要求用電腦就完全可以解決,何必讓老師讀呢?人具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隱性知識是計算機語音翻譯不能做到的事,而微課程就是將老師的講解、對課程的理解以及對學生學習程度的認識記錄下來。所以微課程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微課程具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包含課程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等環(huán)節(jié)。
了解了“微課程”,那么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如何利用微課程呢?高中的教學不同于小學和初中,對學生來說課程多、內容難、作業(yè)多;對老師來說課時少、內容多、練習難(沒時間練)。所以,微課程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也能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難題。針對高中化學學習的特點,制作微課程時應該如何選取內容呢?第一,針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學生在課堂45分鐘內難以完全消化、理解的問題,制成微課程放在網上,便于學生課下回爐;第二,化學教學中的實驗,課上未必每個實驗都能讓學生分組完成,即使學生有分組的過程也可能有操作不規(guī)范,實驗過程中走神的現(xiàn)象,會導致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等不正確,而課堂上又沒有時間讓學生重新開始,所以,將真實、正確的實驗過程制成微課程放在網上,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體會化學實驗的重要性;第三,針對化學教學中的微觀內容,例如原子結構、晶體類型等很多內容很微觀,學生比較難想象,遇到問題不能反應出相應的模型,可以將這些內容制成微課程放在網上,幫助學生構建微觀世界。
如何制作微課程?微課程不同于教材,教材是通過國家統(tǒng)一課標,使用學術性語言來描述知識的,而微課程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豐富多樣的、有針對性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你可以針對班上的學生,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因為你知道學生喜歡什么,知道學生哪些地方不足,也知道怎樣講學生才容易明白。制作微課程時要注意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字體搭配,字號搭配,顏色搭配,錯落有致,使用的文字敘述少一些,使整個微課程簡潔、清新、流暢,另外結合多媒體技術,可以有聲音、動畫、視頻,可以互動,每一個老師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魅力,親和力和幽默感,將整個微課程制作的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
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如此緊張,怎樣才能合理的使用微課程呢?首先,在新授課時,可以作為課前知識預習或必要的舊知識回顧的銜接,讓學生對新課有準備,使新授課的內容順理成章的引出,學生接受不會被動吃力。第二,在課上對于重難點的突破也可以使用微課程,教師對知識重難點進行點撥,提出典型例題引導學生,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探究出其性質、規(guī)律等,能夠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達到學生教學生的目的。第三,在課后鞏固練習時,對于典型例題,甚至難度較大的題目可以制作微課程,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微課程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內容是核心,是主體,千萬不要為追求漂亮的、有創(chuàng)意的形式,而忽略了內容。但是,適當?shù)男问娇梢蕴岣邇热莸谋磉_的效果。另外,微課程最好是越簡單越好,在這個基礎上有新的創(chuàng)意則會使整個微課程顯得更妙。如果能在微課程中加入學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按照設計,去調控微課程的發(fā)展,在其中增加一些必要的交互式練習就會更有實用性。
總之,隨著現(xiàn)在網絡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成為現(xiàn)實,教師將微課程上傳到網上,學生便可以隨時點播學習,時間、地點隨意,有很大的自主空間,而且微課程播放快慢可以調節(jié),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速度,使那些平時反應較慢,而又羞于發(fā)問的學生能夠從容的反復觀看,達到只要學生有學習的愿望即可完成學習的目的。而對于一線教學的老師來說,微課程促進教師業(yè)務成長,因為制作微課程本身就是將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分析、解決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而且方便了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交流,很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2]王衛(wèi)國.微課程微亦不微.教學與管理,201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