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甲骨文中有字形與,形體相近,學界對該兩個字形的隸定分別是“蔑”與“伐”,有學者懷疑這兩個字形是異體字,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且在收錄這兩個字形時,大多分列為兩個字頭。近年來學術成果的不斷涌現(xiàn),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文章不僅對這兩個字形的辭例重新考察,而且從組類分布角度,重新審視這兩個字形,進一步確定二字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字形;辭例;分組分類;字形演變
甲骨文中有字形:,學者均釋為“蔑”。并認為該字形還有諸多異體字形,如、、、。于省吾先生則認為與並不是同一字。①與“蔑”字形相近的“伐”,意義上也有相通之處。針對二字的關系文章對二字形的辭例進行窮盡式的收集和整理,試作如下分析:
一、“蔑”的意義和用法
(一)作祭祀對象
“祭祀動詞+于+蔑”:
1.己亥卜,?貞:?伐于黃尹,亦?于蔑。一。(H00970,典賓)
2.貞:王?匚于蔑,隹之?心。二。(H06653正+乙2311,典賓)
3.辛酉卜王燎于蔑。(H14804,賓一)
4.貞于蔑。(H14806,賓一)
5.…其又歲于蔑三十羊。三。(T02361,歷二)
“于”可省略:
6.戊戌卜:奏蔑。 一(H12843正,賓一)
7.我其?蔑。(H17358,典賓)
8.貞:勿冊蔑。(H10969正,典賓)
9.己卯卜,余禱蔑三牛。(H14811,典賓)
10.其又蔑眔伊尹。(H30451,無名組)
以上辭例可以看出,“蔑”為祭祀對象。關于“蔑”的身份,郭沫若最早根據(jù)《山海經(jīng)》,認為 “蔑”就是 “女薎”。②于省吾③、姚孝遂④皆從之。但饒宗頤先生認為當為水官。⑤楊樹達先生認為“蔑”、“密”聲近,殆即《竹書紀年》所記大戊名密之密矣。⑥例(8)這條卜辭,“蔑”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作祭祀對象;第二,作為祭祀動詞。但從原拓片可以看出, “冊”后面的“蔑”應為祭祀對象。
(二)表示雨勢漸小
1.戊寅卜,爭貞:雨其蔑。(H00250,典賓)
2.己未卜,賓貞:蔑雨,隹?害。(H12895,典賓)
3.戊午雨蔑。(H24901,出二)
4.…今…蔑雨…(H33960,歷一)
以上結構,溫少峰、袁庭棟先生認為“‘蔑雨即雨勢微,雨量小,漸至于無之雨”⑦;陳年福先生⑧從之。伍士謙先生把例(11)-(13)從“雨”后斷開理解,認為 “蔑”是祭祀動詞。⑨是不合理的。從辭例內(nèi)容出發(fā),我們贊同溫少峰、袁庭棟先生及陳年福先生的意見。
(三)作砍伐,引申為征伐
1.癸卯卜,王,缶蔑圍捍執(zhí),弗其蔑?。咳毡参纭冲芊?,不獲。十二月。(H20449,師小字)
2.戉?蔑羌。(H06610正,典賓)
3.貞:戉亡其蔑羌。(H06611,典賓)
以上三條卜辭看出,“蔑”應表示跟軍事戰(zhàn)爭有關的征伐手段。陳年福先生疑為“削”義。⑩伍士謙先生認為其本義為殺人頭,是可信的。
例(16)、(17)很明顯是關于同一件事的正反對貞卜辭,“?”為“有無”之“有”,故“蔑”只能是作為動詞,表示砍伐。金文中有“蔑暦” 一詞,殺一人,砍一頭則記一功,這在戰(zhàn)國時候秦趙諸國還實行這種考功制度。
(四)小結
“蔑”字用法:第一,砍削,引申為征伐;第二,減小,使減少;第三,作祭祀對象??梢?,“蔑”字不存在祭名用法。
其次,據(jù)“蔑”字各字形的用法綜合對比可以看出、、、這四個字形用法完全相同,應是一字之異體。故于省吾先生認為與并不是同一字的看法欠妥。
二、“伐”的意義和用法
“伐”字釋讀,學界觀點統(tǒng)一,主要三種用法:第一,作動詞,表攻伐。第二,表祭名-伐祭。第三,人牲。
(一)作動詞,表攻伐
1.庚申卜,爭貞:乎伐,受?又。一月。 一 不鼄。(B01804正,典賓)
2.貞:勿乎伐土方。(B01955正+B02810正,典賓)
3.丁未卜, 爭貞: 勿令以眾伐。 二(H00027, 賓三)
(二)表祭名-伐祭
1.…?伐父甲。(D00011+D00234,典賓)
2.叀伐酒于且乙。 一 二(H00190正,賓一)
3.己亥卜貞?伐自上甲。(H00320,賓三)
4.大乙伐十羌。(B10441,歷二)
(三)人牲
1.□酉卜:又伐十伐…(B10701,歷二)
2.貞:冊且乙三十伐。(H00140反,典賓)
3.貞:往西,多不其以伐。一(H00880正,賓一)
三、“蔑”與“伐”的關系
首先,意義上,“蔑”、“伐”均有“砍”義,用作“攻伐”,“砍削”義上二字可以相通。
其次,組類分布上,二字平行分布?!懊铩保簬熜∽?無名組,“伐”字:師肥筆-黃組。
最后, “蔑”與“伐”二字雖有共通之處,但是,區(qū)別也很明顯,所以二字應該不是異體字的關系,也許在造字之初,兩個字形同時表示砍伐義,但是后來隨著文字的不斷發(fā)展演變,二字向不同方向發(fā)展。
附“蔑”與“伐”關系圖
注釋: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女》,208--210頁,中華書局,1979.
②郭沫若.《卜辭通纂》,第58頁上,科學出版社,1983.
③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女》,第208--210頁,中華書局,1979.
④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第2459條,第2445頁,中華書局,1996.
⑤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第123-124頁,香港大學出版社,1959.
⑥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第36頁,科學出版社,1954.
⑦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第142頁,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
⑧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第233-23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⑨見于.《甲骨文字詁林》,第2459條,中華書局,1996.
⑩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第23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見于《甲骨文字詁林》,第2459條,中華書局,1996.
見于《甲骨文字詁林》,第2459條,中華書局,1996.
參考文獻:
[1]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李宗焜.《甲骨文字編》[M].中華書局,2012.
[5]楊郁彥.《甲骨文合集分組分類總表》[M].藝文印書館,2005.
[6]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M].中華書局,1992.
[7]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M].中華書局,1999.
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
漢達文庫:http://www.chant.org/
陳年?!都坠俏淖衷~總表》
本文所引著錄書簡稱及代表字母:
《甲骨文合集》—H
《小屯南地甲骨》—T
《甲骨文合集補編》—B
作者簡介:李齊,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