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敬
提及歷史便繞不開建筑。無論是遠古的石頭洞穴,還是如今的水泥叢林;無論是簡潔淳樸的茅屋棚帳,還是雕梁畫棟的塔廟殿堂。那些經(jīng)歷歲月沉淀而寫滿滄桑的精美建筑就是一部凝固的歷史,不僅訴說著建筑本身的故事,還記錄著那個時代的建設水平和審美風尚。有這樣一群“養(yǎng)在深閨未人識”的老宅,它們年齡大多過百年,占地幾十畝,它們就是古代“土豪“居住的豪門大院。
康百萬莊園: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
“康百萬”不是一個人,而是指明清以來以康應魁為代表的整個康氏家族。他們靠河運發(fā)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至于“康百萬”這個稱謂的由來,則是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時,慈禧太后落難??导艺乒瘛翱跌欓唷毖┲兴吞?,向清政府捐資一百萬銀兩,慈禧太后隨口說了一句“沒成想,這山溝里還有百萬之家”,被廣為流傳,而康百萬家族為體現(xiàn)其身份,大興土木,建造了龐大的莊園,也就是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河南省鞏義市,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傳說曾有一老者夜泊洛水,見邙山起伏如五龍朝天,中間一峰,正是金龜探海之勢,真乃風水寶地。于是攜帶家小,棄舟登岸,投奔居住于此的康家,并將女兒嫁于此。此后,康家日漸發(fā)達,家族興旺,終成一方富豪。
風水之說,不去深究。但康百萬莊園的確是“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tǒng)而選址,臨街建樓房,靠山筑窯洞,濱河設碼頭,據(jù)險壘寨墻??偨ㄖ娣e64300平方米,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莊園內(nèi)最具藝術價值的莫過于隨處可見的石雕和木雕,選料考究、雕刻完好,被成為中原藝術奇葩。盡管康百萬莊園外觀看似簡樸,缺乏貴族城堡的氣質(zhì),但它的內(nèi)部裝飾華麗,布置清新雅致。拿主人臥室的楠木床來說,它是由當年最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費時3年雕刻而成。它的華美精致堪與皇帝的龍榻媲美,是萬里挑一的珍品,顯示著主人的尊貴身份。康百萬莊園被稱為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共計400余年。其間,康氏家族秉誠誠實、守信、勤儉、拼搏的原則,大膽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成為豫商的成功典范。
牟氏莊園:中國民間小故宮
和康百萬莊園一樣,牟氏莊園的風水“有過之而無不及”。清朝康熙年間,牟氏先祖牟國瓏請風水先生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特征,在這“背靠風彩山,面臨月牙河”的古鎮(zhèn)都村擇就了這方“旺氣之所在”的寶地。
當年,龍口的丁家和棲霞的牟家正是同一時期的兩家豪門。兩家比富、聯(lián)姻的趣味在民間廣為流傳,據(jù)說結(jié)婚這天,丁家為了顯示自己顯赫的財力,用紅毯從家門口一直鋪到龍口城南門,圍觀的群眾人山人海。牟家牟家也不甘示弱,陪嫁了很多黑色的餑餑,丁家以為不吉利,就將黑色的餑餑全部扔向圍觀的群眾,百姓們紛紛爭搶,原來那黑面餑餑竟然是用栗子面做的,當時膠東栗子是很稀有的食材,物以稀為貴,平常百姓們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才買一點,吃個吉利,而牟家種了一整片山林的栗子,干脆磨成粉做成餑餑,這種奢侈的吃法丁家沒有見過,自然也就不認得。
牟家如此龐大的家業(yè)來自于它的開創(chuàng)者牟墨林,外號牟二黑,中國民間第一大地主。鼎盛時期擁有18萬畝土地山巒,5500余間房屋,年收入倉谷300萬斤,堪稱歷史之最。富則造屋,牟氏家族也不例外。牟氏莊園始建于清雍正年間,莊園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硬山、坡頂、磚木石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房屋480多間,耗白銀達43萬兩之多。俯視整個莊國,布局為三組六院,各組一至三院不等,均呈四合院結(jié)構(gòu),房舍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氣勢恢弘,蔚為壯觀。牟氏莊園的石墻均平整如鏡,石縫細如線。據(jù)說,砌墻時,主人每天會給石匠發(fā)一些銅錢和鍋鐵,用之嵌在墻縫間,使墻面平整?!巴梁谰褪侨涡浴斌w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此才有了今天眼見的這個北方最大的封建地主莊園和“中國民間小故宮”。
牟氏莊園的農(nóng)耕文化獨具特色,他們沒有“學而優(yōu)則仕”而是選擇了歸隱田園。莊園正門上的“耕讀世業(yè)、勤儉家風”正是牟氏族人看淡功名、追求寧靜、積攢家業(yè)的精神寫照。
郎色林莊園:西藏的“財神之地”
從古到今,每座莊園都有它的一種文化和制度,而在莊園里的秘密也可能藏過好幾個世紀。西藏的貴族莊園曾經(jīng)無比的奢華和繁榮,如果它們依然存在的話,也許會像法國塞納河畔的數(shù)百座城堡,俄羅斯曠野中的普希金莊園、托爾斯泰莊園一樣,成為極具文物價值的歷史活體。只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還殘存的數(shù)千座大小貴族的莊園,已經(jīng)在歷史的塵埃中迅速地灰飛煙滅了,絕大部分甚至沒有留下半點蹤跡。而與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遙遙相望的郎色林,有著700年風雨與光陰的郎色林,還破碎但不倒地屹立在寂寞的沙土之上,成了西藏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一座莊園。
朗色林莊園又叫“囊色林”,意為“財神之地”。 郎色林莊園是舊社會時扎囊縣境內(nèi)一個封建大貴族的領地,莊園的領主曾是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shù)呐?,這位駙馬的官邸叫作朗色林。大約在帕竹萬戶王朝時期,即13世紀的元末時期,朗色林莊園開始建造。莊園處于臨江的袋形谷地中,谷地面積達6平方公里,平坦的地形為莊園提供了廣闊的可耕作土地。莊園內(nèi)的每層樓板都是用傳統(tǒng)的阿嘎土制成的。農(nóng)奴們要先將取自岡底斯山脈的阿嘎土夯實,沒有了水份,再用桐油來磨,這樣夯磨出來的樓面不僅像鏡子樣光可照人,而即便是里面的木頭腐爛了,也可以像水泥一樣堅硬而不塌陷。而寬及1.5米的墻體上,還采用了白馬草墻,白馬草采自常年積雪的高海拔山頂,將每根大小都均勻的白馬草扎整齊,再刷上紅漆,不僅可以減輕墻體的重量,而且還可以牢牢地吸住遠處射來的箭矢,因此白馬草墻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叫“抓箭墻”,只有在寺廟和貴族人家才能使用。這些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小說《塵埃落定》中所描述的情景。與這雄偉莊園相匹配的,則是莊園主人那代代顯赫的地位和身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