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力, 魏均啟, 王 芳, 朱 丹
(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4)
和田玉物質成分及結構類型對比研究
魯 力, 魏均啟, 王 芳, 朱 丹
(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4)
通過對國內外主要和田玉品種化學成分、礦物組合、結構類型等方面的對比研究,系統(tǒng)地總結它們巖石礦物學特征的異同點,結果表明不同產地軟玉品種的主化學成分和主要礦物相似,微量元素和次要組成礦物因產地和品種不同存在差異;軟玉的結構類型主要包括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顯微鱗片—片狀變晶結構、顯微粒狀—纖維狀變晶結構及斑狀變晶結構等。根據(jù)研究結果初步探討不同產地和田玉品種物質成分和結構特征與其品質的內在聯(lián)系,對和田玉的開發(fā)利用和質量鑒評有重要實際意義。
和田玉;透閃石;物質成分;結構類型
新疆和田玉以質地致密堅韌,光澤溫潤柔和而著稱,在中國古玉器和玉文化中地位顯著,由于文化和地理背景上的差異,和田軟玉幾千年來一直處于世界軟玉之首,國內外軟玉品種(青海、遼寧、俄羅斯、韓國等)與之相比,其文化地位和經濟價值有所不及。然而,隨著和田軟玉的產量日漸枯竭,軟玉的產地問題已經慢慢被淡化,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新疆出產的和田玉料并不占主導地位,尤其缺少優(yōu)質白玉原料,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原料來自青海和俄羅斯,其次,韓國、遼寧及貴州等新產地的玉料大量進入市場,促進了整個和田玉加工、銷售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目前市場上和田玉主要商業(yè)品種質量差別的原因,促進商貿市場健康發(fā)展,本文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并以主要產地為新疆、青海、俄羅斯、岫巖、韓國的和田玉為研究對象,運用X粉晶衍射、X熒光光譜儀、偏光顯微鏡、ICP-Ms等先進的測試儀器對主要和田玉品種礦物學和巖石學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對比研究,探討不同產地和田玉品種在化學成分、礦物組合、結構特征等方面的異同點與其品質的內在關系,旨在為軟玉的開發(fā)利用、質量鑒評和商業(yè)貿易提供理論指導。
研究的和田玉樣品共20余塊,產地主要為新疆、青海、遼寧、俄羅斯、韓國,樣品一部分采自礦區(qū),另一些來源于市場,產地可靠,具有代表性(圖1)。
為了準確地分析和田玉的化學成分特征,對選取的研究樣品進行了分類,挑選其純凈度好且代表性強的樣品進行制樣分析,避免了雜質成份對化學分析結果的影響。
2.1 和田玉化學成分分析
對不同產地主要品種的和田玉樣品進行化學成分分析,采用的分析儀器為X熒光光譜儀(XRF-1800)、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AP6300)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X2),化學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各產地和田玉的主要元素含量相近,主成分氧化物SiO2、MgO和CaO的含量變化較小,12個樣品MgO的平均值為23.06%,SiO2為56.97%,CaO為12.33%,低于透閃石的理論值(分別為24.6%、58.8%、13.8%)。次要組分中,TFe2O3的含量變化大,從0.21%~5.98%不等,其中碧玉及岫巖青(綠)玉TFe2O3的含量高,均>4%;而各地白玉含量低,均<1%;新疆青玉>1%,青海青玉<1%;新疆墨玉Fe的含量約1.7%,低于碧玉,高于白玉和青白玉。和田玉中Al2O3的含量較低,除新疆碧玉、加拿大碧玉>1%,其余均<0.5%。MnO、Na2O、K2O、P2O5、TiO2的含量均<0.5%,說明次要組分在和田玉組成中的質量分數(shù)很低。
根據(jù)國際礦物協(xié)會角閃石族分會推薦的尼克“角閃石族命名方案”透閃石與陽起石的劃分,當Mg2+被Fe2+置換時,即(Mg2+)/(Mg2++Fe2+)≥0.9稱為透閃石;0.5≤(Mg2+)/(Mg2++Fe2+)<0.9稱為陽起石;(Mg2+)/(Mg2++Fe2+)<0.5稱為鐵陽起石。表1中不同產地和田玉(Mg2+)/(Mg2++Fe2+)的比值表明,各個產地的碧玉及岫巖青(綠)玉的比值均<0.9,屬于陽起石系列。而白玉、青白玉、黃白玉及墨玉的比值>0.90,屬于透閃石系列。
圖1 部分和田玉研究樣品Fig.1 Some of nephrite study samples
表1 不同產地和田玉的化學成分對比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nephrit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area
注:主要元素計量單位為%;測試單位為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2.2 和田玉主要化學成分關系特征
和田玉中類質同象替代現(xiàn)象廣泛,尤其是 Fe,Mg之間呈完全類質同象替代,ω(FeO)的變化對和田玉影響非常大,直接影響到和田玉的品種變化,通過ω(FeO)與ω(FeO+MgO)進行二維坐標投影來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特征(圖2),其相關變化可反映和田玉的產地及品種特征。
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產地且同一類型的和田玉品種有集中區(qū)域,產地和品種差別明顯的特點。新疆的和田玉樣品有白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四種類型。白玉ω(FeO)較低,僅0.60%左右,而ω(FeO+MgO)含量較高;青白玉ω(FeO)低,僅0.92%左右,ω(FeO+MgO)含量較白玉低;碧玉相比白玉和青白玉,ω(FeO)和ω(FeO+MgO)含量很高,因而呈現(xiàn)飽和度過高的深綠色。而褐黑色—黑色的墨玉ω(FeO)比介于青白玉和碧玉之間,為1.3%,ω(FeO+MgO)也比青白玉高,含量中等,為24.7%,這與掃描電鏡的能譜結果一致,表明墨玉的顏色并不是鐵所致,而是含有雜質石墨??偟膩碚f,從白玉→青白玉→碧玉ω(FeO)依次升高,而ω(FeO+MgO)變化范圍相對較大,幾乎呈連續(xù)漸變的,但其變化對品種影響不大。
青海白玉和青白玉:白玉ω(FeO)較低,約為0.22%左右ω(FeO+MgO)含量低,為23.9%。青白玉ω(FeO)及ω(FeO+MgO)含量均較低,但高于白玉。
圖2 w(FeO)與w(FeO+MgO)成分投影圖Fig.2 Plot of w(FeO) and w(FeO+MgO)1.新疆白玉;2.青海白玉;3.俄羅斯白玉;4.韓國白玉;5.岫巖黃白玉;6.新疆青白玉;7.青海青白玉;8.岫巖青(綠)玉;9.新疆碧玉;10.俄羅斯碧玉;11.加拿大碧玉;12.新疆墨玉。
俄羅斯白玉和碧玉:白玉ω(FeO)低,為0.44%,ω(FeO+MgO)中等,為24.5%;而碧玉ω(FeO)為3.45%,ω(FeO+MgO)為25.6%??偟膩碚f,根據(jù)ω(FeO)可以區(qū)分俄羅斯軟玉的種類。加拿大碧玉:ω(FeO)稍高于俄羅斯碧玉,為3.68%,ω(FeO+MgO)則與其相當,為25.5%。韓國白玉:ω(FeO)較低,約為0.18%左右,ω(FeO+MgO)含量低,為24.2%。
岫巖黃白玉和青(綠)玉:黃白玉ω(FeO)介于白玉和碧玉之間,青(綠)玉ω(FeO)高于青白玉,與新疆碧玉的含量相當。
從ω(FeO)與ω(FeO+MgO)的關系圖可以得出,利用ω(FeO)一般能區(qū)分和田玉的種類,但是區(qū)別產地很難。白玉ω(FeO)較低,ω(FeO+MgO)較為穩(wěn)定;碧玉以高ω(FeO)、高ω(FeO+MgO)為特征;青白玉和黃白玉介于白玉和碧玉之間。
3.1 偏光顯微鏡觀察
經過偏光顯微鏡下觀察,各產地的和田玉中透閃石含量多數(shù)在95%~99%之間,雜質礦物因產地和品種的不同有所差異[4-6](表2)。
3.2 X衍射物相分析
為深入研究各產地礦物組合的異同點,選取部分研究樣品進行X粉晶衍射物相分析,測試儀器為德國布魯克D8 FOCUS,實驗條件為:CuKα射線,Ni濾波,電壓40 kV,電流40 mA,掃描范圍3°~70°。
如圖3所示,R-1(韓國和田玉)、R-2(青海白玉)、R-3(俄羅斯白玉)、R-4(新疆白玉)、R-5(岫巖白玉)均具有透閃石的物相圖譜特征,主要譜線有8.418~8.485,3.273~3.280,3.123~3.130和2.703~2.707。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的三個不同產地碧玉樣品的粉晶衍射圖譜相似,均具有陽起石的圖譜特征,其主要特征譜線為8.448~8.470,3.279~3.283,3.128~3.131和2.708~2.710[7-8]。
表2 不同產地和田玉的礦物成分對比Table 2 Contrast of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nephrit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圖3 主要和田玉品種的X射線衍射圖Fig.3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representative nephrite samples
新疆及俄羅斯和田白玉的衍射譜線除透閃石的特征譜線外,很少有其它雜質存在,表明透閃石質量百分數(shù)含量高;韓國和青海和田玉分別顯示方解石以及透輝石的弱譜峰;岫巖和田玉樣品中出現(xiàn)蛇紋石、綠泥石的弱譜峰。加拿大、俄羅斯及新疆的碧玉樣品除陽起石的特征譜線外,均出現(xiàn)了綠泥石的弱譜峰。
偏光顯微鏡下觀察:透閃石呈長柱狀、針狀、顯微片狀、纖維狀及顯微粒狀產出,其纖維彼此相互穿插,緊密結合,透閃石結晶形態(tài)大小、組合關系和排列方式特點,決定了和田玉不同的結構類型。
4.1 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主要的商業(yè)品種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四類,結構以顯微纖維狀變晶結構為主,向隱晶質結構過渡;透閃石集合體呈纖維狀、柱狀、針狀和片狀多種形式產出。主要結構有毛氈狀變晶結構、平行纖維變晶結構、纖維—柱粒狀變晶結構及顯微纖維—隱晶質變晶結構[9-10]。
(1) 毛氈狀顯微變晶結構:白玉品種中,透閃石纖維極其細小,<0.01~0.05 mm,粒度比較均勻,在偏光顯微鏡下無法分清楚其界限,非常均勻地無定向的密集分布,猶如絨毛相互交織而成的氈毯一樣。在白色與青白色過渡的青白玉品種中,除了這種毛氈狀結構外,局部具有纖維交織變晶結構,透閃石纖維相對變得粗大,0.02~0.1 mm,大致定向排列(圖4-a)。
(2) 平行纖維變晶結構:纖維狀透閃石變晶沿長軸方向近似平行密集排列,可組合成纖維束狀、帚狀,由短柱狀纖維和長柱狀纖維結構[11]。青玉山料和仔料具有此結構,韌性較強。
(3) 纖維—柱粒狀變晶結構:由相對尺寸較大的柱狀透閃石變晶分布于由細小纖維狀透閃石變晶等組成的基質中,在部分樣品中發(fā)現(xiàn)柱狀斑晶已被后期形成的纖維狀透閃石或柱狀陽起石交代,其化學成分無差異。碧玉具有此結構,質地相對較粗,不及加拿大碧玉質地細膩(圖4-g,圖4-i)。
(4) 顯微纖維—隱晶質變晶結構:透閃石纖維錯綜排列或局部具有弱的定向分布,其片晶間有顯晶質—隱晶質的透閃石晶粒填隙,此種結構對應的品種相對質地粗糙。
4.2 青海和田玉
青海和田玉的品種以白玉、青白玉產量最大,煙青玉和翠青玉是特有的品種,優(yōu)質的青海和田玉可以局部交織成毛氈狀,與新疆和田玉類似,但致密程度不及新疆和田玉;青海和田玉以顯微纖維—葉片狀交織結構及顯微纖維—隱晶質變晶結構為主[12],另外“水線”現(xiàn)象普遍也是青海軟玉比較典型的結構特征之一[13-14]。
4.2.1 顯微纖維—葉片狀交織結構
青海白玉透閃石纖維細小,大小均一,定向性較好,纖維間亦有稍大的透閃石葉片分布,有的白玉中見透輝石沿纖維空隙間充填,從而向纖維—粒狀變晶結構過渡(圖4-d)。
4.2.2 顯微纖維—隱晶質結構
纖維狀透閃石和隱晶質—顯晶質的透閃石弱定向分布,成過渡結構變化,其它雜質礦物分布其間,白玉及青白玉品種均有此種結構。
4.2.3 顯微葉片狀—隱晶質結構
由葉片狀透閃石和隱晶質透閃石組成,葉片由長纖維狀透閃石組成束狀、片狀及纖柱狀,此結構韌性差,質地粗糙。
4.3 岫巖和田玉
白玉、黃白玉、綠玉為岫巖產地常見的商業(yè)品種,其結構類型如下[15]:
(1) 顯微纖維—葉片狀變晶結構:黃白玉是岫巖和田玉的主要品種,透閃石顆粒呈葉片狀和纖維狀分布,纖維長短不一,0.01~0.1 mm,具有半定向排列組構,顆粒之間呈交織狀結合纏繞,其間隙間有綠泥石等雜質礦物伴生,其致密程度不及新疆青白玉(圖4-c)。
(2) 斑狀變晶結構:青綠玉中透閃石呈斑晶分布于透閃石纖維間,粒徑0.35 mm×0.24 mm~1.2 mm×0.8 mm,最大變斑晶長徑可達2 mm。
(3) 交代殘蝕結構:早期粗粒狀透閃石被后期透閃石交代而形成的鋸齒狀不規(guī)則殘蝕邊。
4.4 俄羅斯和田玉
俄羅斯和田玉常見的商業(yè)品種有白玉、青玉、青白玉和碧玉,俄羅斯和田玉結構類型基本屬于變晶結構大類,以顯微纖維狀變晶結構和顯微鱗片狀—片狀變晶結構為主,其次有顯微纖維—隱晶質變晶結構、顯微纖維—葉片變晶結構等過渡結構[16]。
(1) 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透閃石顆粒極細,顯微鏡下難以分辨其大小和形態(tài),大小均一,不定向密集分布,這種透閃石顆粒構成的和田玉結構細膩,光澤滋潤柔和,油性較強,優(yōu)質的俄羅斯白玉具有此種結構(圖4-b)。
(2) 顯微鱗片—片狀變晶結構:由不規(guī)則的細小鱗片狀或葉片狀透閃石組成,錯綜排列。青玉和碧玉具有此種結構,質地較粗,不及白玉致密。
(3) 顯微纖維—粒狀變晶結構:青玉、碧玉常見的結構類型,透閃石纖維近于平行聚集,局部呈纖維束狀集合體弱定向分布。
4.5 韓國和田玉
韓國和田玉品種單一,白玉是市場上常見的品種,偏光顯微鏡下,韓國白玉具有斑狀變晶結構及顯微鱗片—片狀變晶結構[17]。
(1) 斑狀變晶結構:透閃石具有這幾種分布形式,透閃石呈短顯微纖維狀,分散或呈集合體聚集組成小聚斑或大斑團,大小不等的聚斑之間有顯微粒狀的透閃石分布(圖4-f)。
(2) 顯微鱗片—片狀變晶結構:透閃石纖維和纖維狀集合體組成片狀互相交織分布,晶內可見方解石粒狀殘余,粒徑0.01~0.02 mm,鐵質沿微裂隙渲染,同時具有次生交代充填結構。
圖4 部分和田玉樣品的顯微結構照片F(xiàn)ig.4 Microstructure photographs of representative nephrite samples
(1) 各產地主要和田玉品種的化學成分相近,主成分氧化物SiO2、MgO、CaO的含量變化較小,次要組分中TFe2O3的含量變化大。從不同產地軟玉 (Mg2+)/(Mg2++ Fe2 +)的比值可以看出,各地碧玉及岫巖青(綠)玉的比值均<0.9,屬于陽起石系列。而白玉、青白玉、黃白玉的比值>0.90,屬于透閃石系列。Fe和Cr是和田玉的主要致色元素,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隨Fe和Cr含量增多而顏色逐漸變深;且顏色從淺到深的變化與鐵和鉻的含量成正相關關系。
(2) X衍射物相分析和偏光顯微鏡下觀察表明,和田玉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次要礦物包括陽起石、方解石、磷灰石、透輝石、綠泥石、鉻鐵礦等。透閃石含量及次要礦物種類隨礦床類型不同存在差異。次要礦物的含量以及透閃石的結晶形態(tài)、幾何尺寸、組合方式等差別,對和田玉的質地、韌性及結構均有影響;和田玉的組成礦物越單一,透閃石的質量百分數(shù)含量越高,結晶粒度越細小均勻,排列方式越緊密有序,則玉石的光澤和韌性越好。
(3) 和田玉的主要結構類型有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顯微纖維交織變晶結構、顯微纖維—粒狀變晶結構、顯微纖維—葉片變晶結構。通常來講,以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占較大比例的新疆和田玉外觀上質地細膩、溫潤光潔,其品質優(yōu)于其它顯微結構類型。俄羅斯和田玉中毛氈狀變晶結構所占比例不大,以顯微纖維狀變晶結構和顯微鱗片狀—片狀變晶結構占一定比例,外觀上細膩程度不夠,光澤略帶瓷性。青海和田玉以顯微葉片狀變晶結構、顯微纖維狀變晶交織結構為主,透閃石纖維稍粗但排列有序,導致透明度高而凝脂感不強。韓國和田玉以聚斑狀變晶結構為特征,纖維具有弱定向延伸,表現(xiàn)在外觀上微透明,品質介于青海及俄羅斯和田玉之間。岫巖和田玉的纖維交織結構比較凌亂,斑狀變晶結構及不等粒變晶結構居多,致使質地粗糙,致密性差,表觀特征多為不透明—微透明,呈現(xiàn)蠟狀光澤。
[1] 楊漢臣,伊獻瑞,易爽庭,等.新疆寶石和玉石[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2] 廖任慶,朱勤文.中國各產地軟玉的化學成分分析[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5,7(1):25-30.
[3] 湯紅云,錢偉吉,陸曉穎,等.青海軟玉產出的地質特征及物質成分特征[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12,14(1):25-31.
[4] 王時麒,段體玉,鄭姿姿.岫巖軟玉(透閃石玉)的礦物巖石學特征成礦模式[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2,21(增刊):79-90.
[5] 李冉,廖宗延,李玉加,等.青海軟玉中硅灰石的確定及其意義[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4,6(1):17-19.
[6] 劉飛,于曉燕.中國軟玉礦床類型及其礦物學特征[J].礦產與地質,2009,23(4):375-380.
[7] 王立本,劉亞玲.和田玉、瑪納斯碧玉和岫巖老玉(透閃石玉)的X射線粉晶衍射特征[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2,21(增刊):62-67.
[8] 伏修鋒,干福熹,馬波,等.幾種不同產地軟玉的巖相結構和無破損成分分析[J].巖石學報,2007,23(5):1197-1202.
[9] 吳瑞華,張曉輝,李雯雯.新疆和田玉和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qū)軟玉的巖石學特征研究[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2,21(增刊):50-56.
[10] 李玉加,廖宗延,史霞明.青海軟玉與新疆軟玉的對比研究[J].上海地質,2002(3):58-61.
[11] 李舉子,吳瑞華,凌瀟瀟,等.和田玉的化學成分和顯微結構研究[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9,11(4):9-14.
[12] 馮曉燕,張培莉.青海軟玉的成分及結構特征[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4,6(4):7-9.
[13] 袁媛,廖宗延,周征宇.青海軟玉水線的物相分析和微觀形貌研究[J].上海地質,2005(4):68-70.
[14] 胡葳,狄敬如,楊曄.青海軟玉的“水線”的特征分析[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11,13(4):14-18.
[15] 周振華,馮佳睿.新疆軟玉、岫巖軟玉的巖石礦物學對比研究[J].巖石礦物學雜志,2010,29(3):331-340.
[16] 張曉輝,吳瑞華,王樂燕.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qū)軟玉的巖石學特征研究[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1,3(1):12-16.
[17] 候弘,王軼,劉亞非.韓國軟玉的寶石學特征研究[J].西北地質,2010,43(4):147-153.
(責任編輯:陳文寶)
Comparative Study on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Types of Structures of the Nephrite
LU Li , WEI Junqi, WANG Fang, ZHU dan
(HubeiProvinceGeologicalExperimentalTestingCenter,Wuhan,Hubei430034)
The chemical component,mineral assemblage and types of structure of nephrite from different area are compared. Similarity and distinction in their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ssential minerals of nephrite from different area are similar,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race element and the secondary minerals. The main mineral of nephrite is tremolite and common structures include woven flet-like fiber structure,interlocking fibrocrystalloblastic texture,microfibro-aphanitic crystalloblastic texture,microfibro flaky blastic texture,porphyroblastic texture,etc.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origin of nephrite with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quality,the work a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quality of nephrite appreciation.
nephrite;tremolite;material composition;structure type
2014-08-15
湖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科技項目“X衍射在軟玉巖相學中的應用研究”( Kj2012—19)。
魯力(1973-),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從事巖石礦物的檢測及研究工作。E-mail:luli73@126.com
P619.28+3; P575
A
1671-1211(2015)01-0085-06
數(shù)字出版網(wǎng)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X.20141224.1329.015.html 數(shù)字出版日期:2014-12-24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