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隱逸詩人陶淵明(上)

2015-06-22 13:54莫礪鋒?お?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陶淵明

莫礪鋒?お?

一、躬耕隴畝的隱士

在中國文學(xué)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陶淵明是一位非常獨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無奇,不但沒有名垂青史的功業(yè)建樹,而且沒有激動人心的復(fù)雜經(jīng)歷。他曾做過幾任小官,后來便在家鄉(xiāng)潯陽隱居終老。他留下的作品只有120多首詩歌和12篇辭賦、散文,這些作品內(nèi)容樸實,風格平淡,并不以奇情壯采見長,當時幾乎沒有受到文壇的注意。但是陶淵明身后的聲名卻與日俱增,最終成為受到后代士人無比敬仰的文化偉人。蘇東坡是才華橫溢的天才,卻認為李白、杜甫都不如陶淵明,并且“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與子由書》)。辛棄疾是叱咤風云的英雄,卻對陶淵明極表敬意:“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保ā端堃鳌罚┣宕徸哉渖踔琳f:“淵明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舟中讀陶》)一位終生隱居的窮苦讀書人,竟會與功蓋三分國的諸葛臥龍一樣雄豪?陶淵明故居的平常松菊竟會成為萬古高標的象征?讓我們從他的生平說起。

陶淵明在《晉書》《宋書》《南史》中皆有傳,此外梁代的昭明太子蕭統(tǒng)也撰有《陶淵明傳》。陶淵明于東晉興寧三年(365)生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宋元嘉四年(427)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三歲。他在東晉生活了五十五年,入宋后生活了七年,其生平正當晉宋之際的亂世。陶淵明的曾祖陶侃身為東晉重臣,官至太尉、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陶侃是東晉的重臣,為穩(wěn)定東晉政權(quán)立有大功,功勛和地位并不亞于王導(dǎo)、謝安,但是他本是南方的溪族,年輕時曾打漁為生。在那個特別看重門第的社會里,陶侃雖居高位,仍不免被出身貴族的溫嶠罵為“溪狗”。陶侃身后不久,其家族就衰微了。以至于連陶淵明的祖、父叫什么名字,現(xiàn)已不很清楚。陶淵明雖為陶侃這位曾祖感到自豪,但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出身貴族,相反,他對自己的身份定位總是“貧士”。請看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的自述: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睒O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這篇短文并未聲稱是自傳,但是沈約《宋書·隱逸傳》稱“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蕭統(tǒng)的《陶淵明傳》亦說“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可見人們公認它就是陶淵明的自傳。凡是傳記文字,第一要務(wù)是交代傳主的家世。然而《五柳先生傳》中開篇即云:“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边@固然是故弄狡獪的文學(xué)手法,但也透露出作者對于郡望、閥閭、族姓等決定士人身份高下的種種因素的蔑視。陶淵明死后,其好友顏延之作《陶征士誄》以哀悼之,誄文中說陶淵明“韜此洪族,蔑彼名級”,正是對這種精神的準確敘述?!绊w”者,斂藏也?!昂樽濉闭?,大族也。

陶淵明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二十九歲入仕,歷任江州祭酒、荊州刺史幕僚、鎮(zhèn)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四十一歲辭去彭澤令,從此歸鄉(xiāng)隱居,終身不復(fù)出仕。被后人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為什么幾度出仕?他在《歸去來兮辭》中說得很清楚:“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笨梢娝菫榱损B(yǎng)家活口才勉強出仕的。顏延之的誄文把陶淵明出仕的原因說得更加清楚:“少而貧病,居無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給。母老子幼,就養(yǎng)勤匱。遠惟田生致親之議,追悟毛子捧檄之懷?!崩钌谱⒅赋龊竺娑浒鴥蓚€典故:一是《韓詩外傳》所記戰(zhàn)國時人田過之語:“非君之土地無以處吾親,非君之祿無以養(yǎng)吾親,非君之爵無以尊顯吾親,受之于君,致之于親,凡事君以為親也?!倍恰逗鬂h書》所載的毛義之行為:“廬江毛義少節(jié),家貧,以孝行稱。南陽人張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義守令。義奉檄而入,喜動顏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恨來,固辭而去。及義母死,去官行服。數(shù)辟公府,為縣令,進退必以禮。后舉賢良,公車征,遂不至。張奉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可見陶淵明所以出仕,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奉養(yǎng)母親。在這方面,田過的言論和毛義的行為就是陶淵明心中的出處準則。陶淵明的出仕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正因如此,陶淵明雖然幾度出仕,但在職時間一共不過數(shù)年。他初作江州祭酒,“少日自解歸”。后來的幾任也都很短:任荊州幕僚達三年,當鎮(zhèn)軍參軍僅一年,建威參軍僅五個月,而最后一個官職彭澤縣令只當了八十多天。晉義熙元年(405)八月,陶淵明為彭澤令。“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yīng)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他從此徹底擺脫了官場的羈絆,像出籠的鳥兒飛向藍天,《歸去來兮辭》中說: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鄉(xiāng)以后,陶淵明在家鄉(xiāng)隱居。在當時的條件下,隱居生活畢竟是清貧,乃至艱苦的。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繁重的農(nóng)業(yè)勞動是格外的艱辛。陶

淵明家境貧寒,耕種所得不足維持全家溫飽,有時竟不免向人乞食。但即使如此,陶淵明還是堅決拒絕地方官府乃至朝廷的征召,這是高風亮節(jié),這是對黑暗政治的批判和抗爭!陶淵明四十一歲辭官歸隱,六十三歲去世。這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涯,就是一部精神抗爭的歷史,是高潔的品節(jié)戰(zhàn)勝富貴榮華的誘惑的勝利記錄。請看在陶淵明去世前不久發(fā)生的一件事。當時的江州刺史檀道濟上門來拜訪,這位檀道濟不但是江州的地方長官,而且是劉宋皇朝的寵臣,他闖進陶家,以居高臨下的語氣規(guī)勸陶淵明出仕,說什么“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秉性貞剛的陶淵明早已絕意仕途,況且檀道濟還不合時宜地把劉裕已行篡弒之事的當時譽為“文明之世”,這更使對劉裕篡晉極為反感的陶淵明忍無可忍。盡管此時陶淵明貧病交加,處境窘迫,但他斷然拒絕了檀道濟的勸說。話不投機的檀道濟臨走時竟然“饋以粱肉”,公然以權(quán)貴的身份對陶淵明進行物質(zhì)賞賜,這種“嗟來之食”觸犯了陶淵明的道德底線,所以陶淵明堅決不肯接受,“麾而去之”,即揮揮手讓他拿走。一向待人彬彬有禮的陶淵明為什么會不顧禮數(shù)地“麾而去之”?因為檀道濟的舉止觸犯了陶淵明的道德底線,“麾而去之”是對“嗟來之食”的拒絕,是對物質(zhì)誘惑的堅決抵拒。

陶淵明終于在貧窮艱難卻又恬靜安寧的隱居生活中走完了人生。臨終之前,他作《自祭文》云:“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后歌!”果然,他的身后相當凄涼。摯友顏延之作誄哀悼,并與其友好商議后私謚曰“靖節(jié)征士”,此外無人為作哀吊文字,更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贈。以至于在他身后不久,沈約、蕭統(tǒng)等人對他究竟是名“淵明”字“元亮”,還是名“潛”字“淵明”,就已不甚了然。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陶淵明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終于成為仰之彌高的人格典范。請看南宋辛棄疾在《鷓鴣天》中對陶淵明的禮贊: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載后,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二、污濁泥塘中的皎潔白蓮

陶淵明生活的晉宋之際,堪稱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在陶淵明出生的四十多年前,東晉的第二個皇帝晉明帝向宰相王導(dǎo)詢問晉朝的開國史,王導(dǎo)就把當初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quán)的殘暴過程說了一遍。明帝聽了,羞愧得把臉伏在床上說:“若如公言,祚安得長!”正如當時北方前趙的石勒所說,司馬氏的政權(quán)是用狡詐和殘暴的手段從孤兒寡婦手中奪來的。正因晉朝的政權(quán)不具有合法性,朝廷甚至不敢提倡忠君,整個社會便陷入缺乏道德準則的混亂狀態(tài)。晉代的歷史學(xué)家干寶寫了一部《晉紀》,一般來說,敘述本朝歷史的史書總要歌功頌德一番,可是干寶在《晉紀總論》中卻對本朝政治嚴厲批評,對當時的社會風氣尤其感到痛心疾首:“朝寡純德之士,鄉(xiāng)乏不二之老。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及至晉末宋初,士大夫更加道德淪喪,寡廉鮮恥。在那個充滿著污泥濁水的泥塘中,陶淵明像皎潔的白蓮一樣出污泥而不染,成為那個濁世中獨一無二的人格高標。那么,陶淵明的人格究竟有哪些不同于流俗的體現(xiàn)呢?

首先,當整個社會都爭先恐后地趨附權(quán)勢與財富時,陶淵明卻以清高、狷介的品格鶴立雞群。晉朝的門閥制度根深蒂固,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既非德行,也非才能,而是門第。所以左思憤怒地說:“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莖寸徑,蔭此百尺條。”(《詠史》)枝葉繁茂的松樹長在山澗底,柔弱的樹苗長在山頂上。那棵只有一寸粗的小樹苗竟然遮蓋著百尺青松!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便是當時門閥制度的準確概括。當時不但王謝子弟聚居在建康城的烏衣巷里妄自尊大,社會上的其他人也對高門貴族心懷歆羨,直到梁代,連那個一心要造反的侯景都向梁武帝要求向王謝之家求婚。門閥制度下的價值觀必然導(dǎo)致全社會追逐富貴的不良風氣,正如干寶《晉紀總論》中所說,當時的士風是“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士人不但追求官位,而且赤裸裸地追逐財富。王戎身居高位,家財百

萬,還每天晚上與妻子在燭光下擺弄籌碼算賬。和嶠家財萬貫卻為人吝嗇,人們說他有“錢癖”。正是在晉代,魯褒的《錢神論》中出現(xiàn)了“親之如兄,字曰孔方”的話,故后人稱錢為孔方兄。在這樣一個污糟的環(huán)境中,陶淵明以我行我素的態(tài)度遺世而獨立。陶淵明對以王謝為代表的高門貴族從未投過一絲歆羨的目光,相反,他對歷史上那些貧寒終生的高士極為傾慕。他寫了《詠貧士七首》,專詠那些安貧守賤的古代高士,比如榮啟期、原憲、黔婁、袁安等。最值得注意的是詠黔婁的一首,詩中說:“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焙蠖湔f既不以高貴的爵位為榮,也不接受豐厚的饋贈,這正是陶淵明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的真實寫照。陶淵明才到中年便辭官歸耕,其后即使生活貧困乃至艱辛,也堅決不應(yīng)朝廷的征召,這是對“不義而富且貴”的徹底拒絕,是對趨炎附勢的世風的尖銳批判。有些論者強調(diào)陶淵明對晉室的忠誠,說他歸隱不仕是出于反對劉裕篡晉。陶淵明確實反對劉宋篡晉,淵明的曾祖為東晉重臣,也曾仕晉,自然會有忠晉的意識。況且劉裕以狡詐殘暴行篡奪之事,更使陶淵明十分反感。晉恭帝被弒后,陶淵明作《述酒》一詩,用瘦詞隱語抒哀悼之意,便是明證。然而陶淵明歸隱的意義遠遠高于不事二朝。他辭去彭澤令是在義熙元年(405),下距劉裕纂晉尚有十五年,此時劉裕纂晉之勢尚未形成,陶淵明不能未卜先知。其實陶淵明對整個晉宋之際的黑暗政治都深惡痛絕,他竭盡全力去維護的目標是內(nèi)心的操守。正因如此,志行高潔的蕭統(tǒng)頌揚陶淵明:“貞志不休,安道苦節(jié),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南宋隱士朱敦儒晚年被迫出仕,后深感懊悔,作詩說:“而今心服陶元亮,作得人間第一流!”

其次,當整個社會彌漫著虛偽、浮躁、放縱的風氣時,陶淵明卻以真誠、純樸的行為鶴立雞群。道德淪喪的社會必然是虛偽的,晉代士人的假清高便是明證。比如享盡富貴榮華的王衍,竟然“口不言錢”。又如潘岳作有《閑居賦》,表達了恬淡高潔的情懷,但他事實上是個“望塵下拜”的卑劣小人。陶淵明對此深惡痛絕,他在《感士不遇賦》中痛斥:“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jié),市朝驅(qū)易進之心?!碧?/p>

淵明自身的行為則純粹出于天真的本性,從無絲毫的偽裝或虛飾。陶淵明徹底看穿了官場的黑暗本質(zhì),便決然歸隱,決不做暫棲山林而心在魏闕的假隱士。朱熹說得好:“晉宋間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貨。淵明卻真?zhèn)€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晉宋人也?!保ā吨熳诱Z類》)陶淵明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也與當時的風氣背道而馳。晉代士人多有放誕、縱欲等病態(tài)行為。西晉之初,阮籍、嵇康等名士蔑視禮教的放誕行為是為了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也是對于黑暗現(xiàn)實的反抗,但后來的士人襲其外表而失其精神,遂流于放蕩縱恣,裝瘋賣傻。葛洪在《抱樸子》里揭露他們的丑態(tài)是:“或褻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e則入門而呼奴,主則望客而放狗?!碧諟Y明生性真率,不修邊幅,他有些行為也好像異于常人,比如當著旁人的面取下頭上的葛巾來漉酒,漉完后又戴到頭上去。又如與客人共飲而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如果陶淵明身為貴族中人,這些舉止多半會被劉義慶視作風流軼事寫進《世說新語》。陶淵明的行為與上述狂士貌同而實異:那些狂士的放誕行為,多屬裝腔作勢,頗像現(xiàn)代人吸引目光的“行為秀”;而陶淵明卻一任情性,絕無偽飾。蘇東坡說得好:“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書李簡夫詩集后》)

辭官歸隱是陶淵明個人的人生選擇,清高、耿介及真誠、純樸,是陶淵明個人的人格特征,這些都與當時的世風南轅北轍,為什么會得到后人眾口一致的高度贊頌?zāi)??換句話說,陶淵明特立獨行的個人行為,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呢?眾所周知,只要不是無政府的社會,便需要有人做官,一個人選擇做官為職業(yè),當然是正當?shù)臋?quán)利。財富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人們追求更多的財富,當然也是完全正當?shù)臋?quán)利。但是,由于官員和富豪都能占有遠遠多于普通人的生活資料,都能獲得遠遠超過普通人的物質(zhì)享受,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的行為就難免包含著比較庸俗乃至卑劣的動機。況且一個社會所能提供的生活資料的總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占有太多,勢必會損害其余的人。所以毋

庸諱言,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這兩項行為中并不包含任何道德價值。假如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求官職,而做官的主要目標僅是獵取榮華富貴甚至貪污狼藉;或者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逐財富,而發(fā)財?shù)哪康膬H是揮霍奢華甚至為富不仁,那么這個社會靠什么道德準則來維系?毫無疑問,這樣的社會必然會陷入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的境地。古人為什么要提倡廉退之風?其深層原因就是想用此來調(diào)節(jié)社會的秩序。春秋時代的伯夷、叔齊,平生并無功業(yè)建樹,他們的事跡只是在繼位問題上互相推讓,武王伐紂后又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上,然而孔子稱揚他們“求仁而得仁”,孟子甚至說:“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边@是為什么?就是為了樹立廉退之風的典范。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都需要提倡廉退之風,更不用說晉宋之際那種道德淪喪的亂世了。所以陶淵明的出現(xiàn),確實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陶淵明用他一生的行為樹立了一個安貧樂道、廉退高潔的典型,不但是封建時代的道德制高點,也對現(xiàn)代社會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即使對于個體人生,陶淵明的人格高標也具有巨大的指導(dǎo)意義。正如上文所述,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都是人生的正當選擇。但是假如你除此之外別無所求,假如你為了達此目的不擇手段,那就會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從而喪失自我,你就會被官職、財富這些身外之物異化。如今有許多人志在必得地參加公務(wù)員考試,如果屢考不中,便灰心喪氣,一蹶不振。他們不知道人生有多種途徑,不入政界未必便不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還有些人一心想著致富甚至一夜暴富,如果美夢破滅,便終日惶惶不安,或自輕自賤。他們不知道生活有多種形態(tài),過多的財富其實并無實際價值。從唐宋到元明清,不知有多少士人在陶淵明面前頂禮膜拜,因為他們從陶淵明身上找到了精神的歸宿,領(lǐng)悟了人生的真諦。難道在現(xiàn)代社會里的我們就不再需要陶淵明了嗎?不!在這個淺薄、浮躁的時代里,許多人在精神上陷入了坐立不安的焦慮狀態(tài),陶淵明就是能幫助我們退燒的一帖清涼劑。陶淵明的人生觀能夠引導(dǎo)我們保持原有的善良、純潔的本性,并抵御塵世的種種誘惑。

陶淵明的人格意義,就是其詩文的價值之所在。陶淵明詩文的最

大特色是什么?千古讀者公認的評價是真淳、自然。感情真摯而毫無虛飾,形式平淡而毫無雕琢。后人對這種藝術(shù)境界佩服得五體投地,百計模仿卻難以接近。其實奧秘全在于陶淵明的寫作態(tài)度。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自稱其寫作是“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可見他吟詩作文,只是為了自娛,而不是想在文學(xué)史上留名,更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與此相映成趣的是關(guān)于無弦琴的傳說。最早的幾種陶淵明傳記中都說他家有無弦琴一張,每當飲酒微醺以后,便撫琴寄意。后人對這張無弦琴議論紛紛,有人甚至認為它與《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一樣寓有深意。事實上如果陶淵明有意置辦一張無弦琴,那就有點裝神弄鬼的行為秀的味道,這顯然是對陶淵明的歪曲。蘇東坡說得好,“當是有琴而弦弊壞,不復(fù)更張,但撫弄以寄意?!保ā稖Y明無弦琴》)陶淵明家境貧寒,衣食尚且不周,琴弦壞了一時沒錢更新,是情理中事。古人鼓琴多為自娛,阮籍說“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王維說“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靜夜無人,四顧寂寥,哪有什么聽眾?陶淵明也是如此,對他來說,彈琴與作詩一樣,都是抒發(fā)內(nèi)心情志而已。琴弦未斷時,陶淵明當然會彈出琴聲。琴弦斷了,適逢心中有所感觸需要抒發(fā),他便抱著那張無弦琴撫弄一番。反正他需要的是以寄其意,只要內(nèi)心有個旋律便行,有沒有發(fā)出琴聲,又有什么關(guān)系?陶淵明的詩文也是如此,他寫作時只是以示己志,根本沒有考慮要迎合讀者。這樣的詩文,怎會不真淳、自然呢?所以陶淵明與其作品是二位一體、無法分離的。陶淵明的詩文正是其平凡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其人生態(tài)度的真實披露。如果不了解陶淵明的高潔志行,那些平淡質(zhì)樸的詩文便不會如此激動人心。人生在世,當然應(yīng)該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最好能為國家、人民多作貢獻。但毫無疑問,事實上能夠建功立業(yè)的只是極少數(shù)人。因為成功不但需要內(nèi)在的品德和才能,還需要外在的環(huán)境和機會。那么,假如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又怎樣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呢?你怎樣才能讓平凡的一生過得愉快、充實,而且富有意義呢?請讀陶淵明的作品吧,那些雋永有味的詩文就是我們最好的人生指南。

(選自《古典文學(xué)知識》)

猜你喜歡
陶淵明
你好,陶淵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記
素心人陶淵明
陶淵明:永恒話題與多元解讀
如何理解陶淵明的平民品格
陶淵明“不解音聲”是個偽命題
《陶淵明 飲酒》
趙孟《陶淵明五言詩頁》
陶淵明的隔世情懷
不為五斗米折腰
准格尔旗| 水富县| 吉安市| 德兴市| 井陉县| 玉林市| 嘉善县| 东安县| 兰州市| 柳林县| 苍南县| 赫章县| 吉木萨尔县| 宁强县| 卓尼县| 星座| 太白县| 鹿泉市| 隆林| 祥云县| 荔浦县| 新乡县| 井陉县| 盐边县| 龙泉市| 扎囊县| 衢州市| 洛浦县| 揭阳市| 五原县| 茌平县| 乐都县| 泰兴市| 惠水县| 宜兰县| 苏尼特右旗| 调兵山市| 内黄县| 赞皇县| 金川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