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歐石榴紋樣藝術特征比較

2015-06-24 14:20:49
絲綢 2015年6期
關鍵詞:石榴紋樣圖案

尹 娜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藝術學院,廣州 510642)

設計與產(chǎn)品

中、歐石榴紋樣藝術特征比較

尹 娜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藝術學院,廣州 510642)

紋樣是一種足可替代文字的、有效的、視覺符號。每一種紋樣背后都隱含著時代特點、宗教信仰、美學觀念等歷史文化內容。石榴紋作為傳統(tǒng)植物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靈活形態(tài),而且蘊含豐富內涵。從不同地域的社會文化、宗教觀念和審美意識入手,對處于中國明至清初時期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石榴紋進行對照,注重對構成元素、組織布局、色彩及裝飾方法等方面研究,藉以闡明不同地域石榴紋風格特征和精神內涵的差異性,為現(xiàn)今相關理論研究做有益的補充。

石榴紋;構成元素;組織布局;色彩;裝飾方法

在中國,隋唐時期就出現(xiàn)了確鑿的有關石榴紋的記載。當時的石榴紋多與唐卷草、葡萄紋等結合為裝飾紋樣而盛極一時。唐貞觀年間,中西方文化交流高潮到來,多元化的文化交融,促進了寶相花的形成,逐漸取代了石榴紋的重要位置。隨后,宋、元、明、清時期,石榴紋一直頗為流行,文獻資料顯示,明清時期石榴紋通常以主題紋樣的形式出現(xiàn),從而進入石榴紋鼎盛時期。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即中國明至清初,歐洲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石榴紋是當時紡織品最明顯的圖案特征,被賦予“文藝復興之花”的稱號。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紋樣符號,石榴紋成為了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見證。

1 中、歐石榴紋之溯源比較

公元前126年,石榴就已傳入中國,但石榴紋何時出現(xiàn)目前并無確切記載。只有在《新疆地毯史略》一書中有一處提到石榴紋在羅布泊樓蘭古城出土的漢魏時期的緙毛織物中被采用[1]。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才真正開始使用植物紋樣作為裝飾,佛教的興盛推動了植物紋樣的流行,石榴紋被佛教裝飾藝術吸收,成為宗教裝飾性紋樣。之后,石榴紋在史料上再次出現(xiàn)則是隋代,隋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出現(xiàn)以石榴圖形為主題的藻井圖案,采用一種對稱、靜態(tài)的表現(xiàn)方式來展示。圖1為隋敦煌373窟藻井,中心骨骼呈十字結構,以四出的石榴果實紋為主題紋樣,中間用小花做間隔,整體結構工整,極具莊嚴。初唐莫高窟壁畫的藻井,菩薩身后的頭光中也出現(xiàn)了石榴圖形,并配合佛教喜歡的蓮花、莨苕、牡丹、菊花一起使用。這是中國境內最早使用石榴裝飾題材的記載。

圖1 敦煌373窟藻井Fig.1 Dunhuang cave 373 caisson

歐洲中世紀的藝術受基督教影響,多表現(xiàn)為十字架、圣子圣母、羚羊等代表基督教的圖案紋樣,但也出現(xiàn)了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動物或植物題材。他們將麒麟、龍鳳、仙鶴、獅子、莨苕、蓮花、石榴等中國題材加以夸張、變形,重新組織,成為符合歐洲人審美情趣的圖案。東方紡織品對歐洲紡織品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極大地改變了歐洲紡織品的外觀,當時歐洲的紡織品風格可謂是一種東方模式與歐洲圖案設計相融合的產(chǎn)物。圖2[2]為13—14世紀的意大利織錦緞,由飛龍、鳳凰、石榴紋穿插組合而成,具有圖案之間相互呼應的動態(tài)效果和明顯的東方格調。

圖2 飛龍和鳳凰紋織錦緞Fig.2 Flying dragon and phoenix pattern brocade

2 中、歐石榴紋之藝術特征比較

2.1 構成元素的差異

中、歐石榴紋在構成元素上都呈現(xiàn)出多元性、豐富性的特征,但是它們形成的原因和體現(xiàn)的方式卻不相同,具體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2.1.1 與不同植物紋樣組合

石榴紋與多種植物花紋、瓜果紋組合,是中國傳統(tǒng)石榴紋最常見的形式。這些植物紋樣源于中國本土傳統(tǒng)圖案,如蓮花、牡丹、梔子花、枇杷、葡萄、靈芝等,種類繁多、形式多樣。這種組織搭配,不僅使畫面表現(xiàn)得更加豐富飽滿,還表達了更為深刻的吉祥寓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喜于借一個或一組可以假托、轉喻或諧音的形象來傳情達意,如圖3[3]所示的清光緒粉彩福祿壽三多紋碗,其圖案由桃、石榴、佛手等中國三大吉祥果組合而成,表達多子、多福、多壽的吉祥寓義。這種組合形式,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心態(tài),寄托著美好的寓意。

圖3 粉彩福祿壽三多紋碗Fig.3 Pastel fukurokuju Sanduo pattern bowl

有時,它們不與其他任何紋樣組合而獨立成紋。石榴花與石榴枝葉構成花枝紋樣,或石榴花、果實、枝葉以折枝花呈現(xiàn)。圖4為明永樂時期青花花皿裝飾圖案,整體呈八角花形,其構成大致分為三層,最里面一層是一圈開著花的石榴枝,生動地描繪出了石榴花層層疊疊的精致花瓣。中間一圈是“果與葉”和“花與葉”的交叉組合,這里的石榴果實切開了一部分果皮,突出石榴的多子。最外圈是祥云與纏枝紋路的結合,花紋繁復卻不累贅[3]。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們對自然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風格化的植物圖案層出不窮。15世紀佛羅倫薩生產(chǎn)的天鵝絨和絲綢上出現(xiàn)了各種變形的石榴花紋,與不同種類的植物紋樣進行了多種方式的組合搭配,品種多達上千種。其中最常見的植物構成元素有薊花、松果、郁金香、康乃馨等眾多草本花卉。較之中國石榴紋,歐洲石榴紋忽略了吉祥的寓意,多以純裝飾性為目的。圖5[2]為16世紀威尼斯大型連續(xù)石榴紋天鵝絨,紋樣對石榴的外造型進行美化和簡化,中間部分則是采用類似石榴籽的紋樣,或填配東方紋樣,邊緣飾以歐洲中世紀常見的花邊圖案,體現(xiàn)出平面化、裝飾化的特點。

圖4 青花花果紋輪花皿裝飾圖案Fig.4 Blue and white flower lines round flower dish decorative pattern

圖5 石榴紋天鵝絨Fig.5 Pomegranate pattern velvet

2.1.2 與不同動物紋樣的組合

歐洲石榴紋與動物紋樣的組合,主要受到以中國為首的東方織品的影響。14世紀初的歐洲紡織品,喜歡把中國的吉祥動物麒麟、鳳凰、龍,以及印度獨角獸或獅子、馴鹿、孔雀和石榴、莨菪葉穿插組合成具有異國情調的東方圖案[2]。至整個15世紀,意大利持續(xù)生產(chǎn)這種風格的絲綢織物,直到后來枝葉圖案逐漸代替動物圖案成為主流。然而在中國,石榴紋與動物紋樣的組合相對較少,其中以飛禽類居多,如鴛鴦、鵝、鷺鷥等。禽鳥紋穿插于花枝紋樣之間,起到陪襯、點綴的作用。

2.1.3 與不同人物形象的組合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tǒng)紋樣善于將人物、牲畜、飛鳥、花果等題材構成一幅幅生活場景,充滿生活情趣。清代康熙時期瓷器上出現(xiàn)了石榴紋與人物之間的組合形式。圖6[4]為清康熙年間的五彩八仙人物觚,頸部繪有八仙人物紋,腹部描繪開裂的石榴果實,底部是四季花卉紋,題材豐富,層次分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相比,西方文化追求的是“神人合一”。圖7[5]為15世紀意大利金絲線絨布,人物圖案占據(jù)主導地位,配以玫瑰和石榴圖案。因為西方宗教的主旋律是神靈的世界,神和上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歐洲對石榴進行美化和神化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圖案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十字架、圣母等帶有神話色彩、以故事情節(jié)為主的場景,并且這部分石榴紋多以寫實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圖8為15世紀波提切利的《圣母頌》,圖中圣母與圣子手持石榴,石榴表現(xiàn)風格寫實。

圖6 五彩八仙人物觚Fig.6 Vose with colorful eight immortal figures

圖7 金絲線絨布Fig.7 The gold wire cloth

圖8 《圣母頌》Fig.8 Ave Maria

2.2 組織布局的差異

在歐洲,由于受到基督教神秘主義和絕對主義觀念的影響,認為空曠的空間會讓人產(chǎn)生不安,從而形成空間布局滿地繁密的特點。如圖2[2]所示的意大利飛龍和鳳凰紋織錦緞,“S”形縱向波浪紋中填滿鋸齒葉和華紋,構成繁茂、豐實的形態(tài)。14世紀,佛羅倫薩絲綢圖案中的石榴紋,多以縱向波浪和滿地的構圖形式呈現(xiàn),風格趨向繁縟,布局上更是求多求滿。與盧卡東方式的、極具動感的圖案相比,威尼斯織物圖案則具有安靜沉穩(wěn)的神韻,彌漫著哥特式精神,紋樣強調適合穩(wěn)定均衡的構圖,在波浪紋式骨架中,安置極有個性的寫實花卉圖案,被稱為“文藝復興格調”的石榴圖案,就是指這種威尼斯樣式的圖案花型,如圖5[2]所示??傊?,這種“S”形的枝干變化層出不窮,或平行、或交錯、或呈現(xiàn)“Z”字形、或菱形,使得石榴紋呈現(xiàn)出向周圍無限延伸的擴散狀態(tài),給人一種繁復、古典的美感。

中國石榴紋布局靈活多變,主要有獨立式、散點式和開光式三大特點。

2.2.1 獨立式

獨立式布局通常只有單獨一個、一枝或者一組紋樣,這種構成形式多運用于明清時期的瓷器裝飾。圖9為明宣德青花石榴紋洗,盤面采用單獨式的適合式構圖,圖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枝干穿插輕松自如且結構嚴謹。

2.2.2 散點式

即圖案以散點的形式作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地布局,此種構圖靈活多變,在石榴紋構圖中應用廣泛。例如:明永樂青花折枝瓜果紋碗,外壁以散點式布局方法繪有荔枝、柿子、枇杷、石榴等四種瓜果,均衡分布,呈現(xiàn)出疏朗的清地狀態(tài),給人以回味的空間。

2.2.3 開光式

開光式主要運用于明清時期的陶瓷器物,以弧線、直線或曲線構成一個形狀特殊的平面形,如同一個窗戶框,然后在這個平面形里面繪制圖案的一種形式。圖10[6]為清乾隆粉彩折枝三果紋燈籠尊,是開光式布局的一種,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是區(qū)別于歐洲石榴紋構圖的典型特征。

圖10 粉彩折枝三果紋燈籠尊Fig.10 Lanterns with three-fruit pattern vase

2.3 色彩的差異

中國色彩觀——“五色觀”對中國傳統(tǒng)石榴紋的發(fā)展影響甚大。以明清陶瓷藝術色彩為例,色彩的運用大致有單彩、雙彩、多彩之分。單彩即用一種顏色進行裝飾;雙彩是用兩種色彩進行搭配裝飾。明清時,青花瓷成為瓷器的主流,藍白相映、青翠欲滴、清新素雅。此外還有黃地青花、藍底白花、藍釉描金等,整體風格濃郁深沉。圖11為清正德黃釉青花花果盤,它是在石榴紋表面施透明釉后以高溫燒成青色,然后在紋飾以外的器面上施加黃釉,用低溫燒成黃色[6]。多彩是將紅、綠、黃、黑、藍、白等多種顏色相互搭配運用,創(chuàng)造出多種風格迥異的色釉裝飾效果。圖12[6]為清雍正斗彩花鳥雙耳扁瓶,橘紅色的石榴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雍容華貴、綺麗絢爛。

與中國石榴紋的真實性和豐富性不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石榴紋在色彩運用上帶有更多的宗教色彩。在基督教和神話故事的影響下,歐洲石榴紋的顏色偏向于藍色、紫色和金色等濃郁色調,結合被裝飾化、平面化的石榴紋樣,表現(xiàn)出明顯的宗教特色和時代特征。另外,在色彩搭配方式上也相對簡單,較少出現(xiàn)多色搭配使用的現(xiàn)象,通常以兩到三個顏色組合而成。從圖2[2]、圖5[2]、圖7[5]可以看出,歐洲石榴紋色彩并不表現(xiàn)其本色,而是采用他們崇拜的色彩,呈現(xiàn)出單一、富麗、沉穩(wěn)的風格特征。

圖11 黃釉青花花果盤Fig.11 Yellow glaze and blue-and-white flower dish

圖12 斗彩花鳥雙耳扁瓶Fig.12 Flat bottle with painted lowers and birds ears

2.4 裝飾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石榴紋最早運用于地毯和藻井的裝飾。之后被廣泛應用,從織物到服裝,從日常器皿到家居裝飾,不同載體上通過或繡、或畫、或印的手法來表現(xiàn)。圖13為清代南通石榴紋藍印花布,裝飾載體和裝飾方法的變化與當時的制造工藝密切相關。明代,石榴紋的裝飾手法從之前的刻、劃、印、塑等轉為繪畫為主要手法。清代,政治安定,經(jīng)濟繁榮,制瓷技術得到飛速的發(fā)展,石榴紋的運用在這一時期也發(fā)展到了鼎盛,繪工細膩,紋樣鮮明嬌艷,華美絕倫。圖14為明永樂時期的剔紅石榴花紋圓盤,雕刻著九朵盛放著的重瓣石榴花,盡管布局非常密集,但填充整個盤面的枝葉有著清晰的走向,整體復雜卻不混亂,每一朵花和每一片葉刻畫都細致入微。石榴花的火紅色彩恰恰適合紅色漆器的表現(xiàn)手法,兩者相得益彰[3]。

圖13 石榴紋藍印花布Fig.13 Blue cloth with pomegranate pattern

圖14 剔紅石榴花紋圓盤Fig.14 Ti red pomegranate pattern dish

歐洲的石榴紋主要運用在紡織品上,其中包括服飾、家具、包裝等。14世紀到16世紀,歐洲染織工藝的發(fā)展推動了紡織品裝飾的變化。最早,意大利紡織中心盧卡主要以生產(chǎn)絲織品為主,后來盧卡被佛羅倫薩占領,盧卡藝人移至威尼斯,開始大量生產(chǎn)帶有石榴紋的天鵝絨和織錦緞。與此同時,佛羅倫薩的絲綢業(yè)發(fā)展迅速,石榴圖案被廣泛運用于絲綢織品和金銀織花錦緞之上,并成為當時最具時代特征的染織圖案。因此,歐洲石榴紋主要通過印花、織花、提花等形式運用于各種紡織品載體之上。此外,刺繡也是廣泛使用的裝飾手法,衣服和各種飾品上都有刺繡,對于當時的貴族來說,即使在繁復的提花織錦底紋上,也不忘繡上紋樣。圖15為埃莉諾·德·托萊多與其兒子肖像畫,埃莉諾身穿飾有石榴花紋的針繡禮服長裙,工藝水平極高,顯得華麗高貴。

圖15 埃莉諾·德·托萊多與其兒子Fig.15 Eleanor de Toledo and his son

3 結 語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中、歐石榴紋樣同中存異。首先在構成元素上,雖都有植物、動物及人物元素,但其種類和來源不盡相同。中國石榴紋樣的構成更多地體現(xiàn)出中國人寄情于自然山色,祈福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愿望;而歐洲石榴紋樣則不僅受到東方紋樣的影響,且融入了更多的宗教思想。其次,中國石榴紋樣在組織布局上形式多樣、自由靈活,在色彩上更加豐富多彩和清新自然;而歐洲石榴紋樣布局繁密、規(guī)矩,色彩沉穩(wěn)、濃郁,極力渲染了神的精神和宗教氣氛。此外,在裝飾手法上中國的石榴紋樣以刻、劃、印、畫等手法運用于各種載體之上;而歐洲石榴紋樣則主要采用印花、織花、提花和刺繡的形式運用于織物。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tǒng)石榴紋樣具有真實化、多樣化和生活化的主要特征,而歐洲石榴紋樣則呈現(xiàn)出裝飾化和神化的風格特點。

[1]閆飛.芻議新疆石榴紋演繹中的文化根源[J].裝飾,2010(5):118-119.

YAN Fei. Discussion cultural roots of pomegranate pattern in Xinjiang[J]. ZHUANGSHI,2010(5):118-119.

[2]城一夫.西方染織紋樣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38-45. CHEN Yifu. History of Western Textile[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02:38-45.

[3]楊小嵐.石榴紋藝術符號研究[D].長沙:湖南工業(yè)大學,2012:23-45. YANG Xiaolan. Research on Art Semiotics of Pomegranate Pattern[D]. Changsha: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2:23-45.

[4]李曼.明清時期陶瓷石榴紋裝飾特征演變研究[D].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0:22-23. LI M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Porcelain Decorative FeaturesPomegranate Patterns Evolution[D].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s of Jingdezhen,2010:22-23.

[5]詹妮弗·哈里斯.紡織史[M].李國慶,孫韻雪,宋燕青,等譯.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11:130-131. JENNIFER H. A History of Textile[M]. Translated by LI Guoqing, SUN Yunxue, SONG Yanqing, et al. Guangdong: Shantou University Press,2011:130-131.

[6]李丹.陶藝石榴紋研究[D].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3:18-29. LI Dan. Research on Pottery Pomegranate Lines[D].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s of Jingdezhen,2013:18-29.

Comparison of Art Characteristics of European and Chinese Pomegranate Pattern

YIN Na

(College of Art,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Pattern is an effective visual symbol that can replace text. Each pattern impl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religious faith, aesthetic concept and other historic cultural contents. Pomegranate pattern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raditional plant patterns not only has a flexible form, but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social culture of difference regions, religious idea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ontrasts pomegranate pattern in the period from Ming to early Qing dynasty and renaissance in Europe.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component element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olor and decor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pomegranate pattern in difference regions and supplements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pomegranate pattern; component elemen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olor;decorative method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06.010

2014-08-21;

2015-03-19

TS941.12;K892.24

B

1001-7003(2015)06-0048-06 引用頁碼: 061202

猜你喜歡
石榴紋樣圖案
石榴紅了
石榴籽
草原歌聲(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6
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少先隊活動(2021年1期)2021-03-29 05:27:06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畫中謎
娃娃畫報(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畫中謎
娃娃畫報(2018年5期)2018-08-15 12:49:20
畫中謎
娃娃畫報(2018年3期)2018-08-15 12:26:56
藏族傳統(tǒng)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石榴
袁飛紋樣設計
湖南包裝(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
柘荣县| 阿鲁科尔沁旗| 武定县| 南溪县| 应城市| 大安市| 成都市| 阳曲县| 孟津县| 平泉县| 郎溪县| 绥江县| 镶黄旗| 富阳市| 含山县| 洱源县| 留坝县| 孟村| 新乐市| 富阳市| 汤原县| 吉安市| 连云港市| 鄢陵县| 东光县| 长寿区| 临湘市| 清河县| 上思县| 巨鹿县| 秭归县| 吴忠市| 瑞昌市| 花莲县| 贺州市| 日喀则市| 新乡市| 宽甸| 藁城市| 桑日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