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飄逸
寄身俗世之中,行走天地之間,觀空中日升月沉,云飄霧繞,看野外花榮草枯,兔走鷹飛。蕓蕓眾生,熙來攘往,大千世界,幾度輪回。每有此念,心常戚戚,人生何其短暫,哪能畢生浸淫夢中?當(dāng)魂魄逃離肉身,總得留下些什么!
就如駿馬走過江南,留下一溜嗒嗒的馬蹄聲;就如白鷺沖上青天,留下一串長長的鳴叫聲;就如蠶兒食盡桑葉,留下一縷細(xì)細(xì)的絲線;就如蜜蜂采得百花,留下一滴甜甜的蜜汁;就如樹葉豐盈了春夏秋,留下一弧歪歪扭扭的落痕;就如溪水流過山澗,留下一曲叮咚悅耳的旋律……
萬物皆如此,何況為人?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留下“因勢疏導(dǎo)”的治水主張,更留下千年史話;孔子講學(xué),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留下《論語》,儒家思想潤澤中外;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護(hù),得罪漢武帝,獄中慘遭宮刑,備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于圜墻之中”,幾乎斷送性命。然想到“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毕肓T,只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便忍辱負(fù)重,留下歷史上第一本紀(jì)傳體史書《史記》,魯迅贊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王羲之博采眾長,志向高遠(yuǎn),富于創(chuàng)造,推陳出新,留下《蘭亭序》等大量墨寶,備受后人推崇,供人品鑒臨??;李時珍遍嘗百草,留下藥書《本草綱目》,惠及后世;岳飛抗金保宋,留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和一首《滿江紅》,激勵后人;孫武留下《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兵家必讀之法;張衡留下渾天儀;祖沖之留下《綴術(shù)》《大明歷》;曹雪芹留下《石頭記》;李春留下趙州橋;詹天佑留下京張鐵路;錢學(xué)森留下兩彈一星;蔡倫和畢昇等先人留下造紙術(shù)、活字印刷等四大發(fā)明;華夏祖輩留下四大石窟、園林美景和萬里長城;包龍圖留下一世英名;魯大夫叔孫豹留下“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說;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
太多的人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和主張,也留下了太多的思想和篇章,而于我,不過凡夫俗子,究竟要給這世界留下什么?
但看眼前:紡織工留下一匹匹結(jié)實的布料;印染工留下一道道美麗的色彩;裁縫留下一件件漂亮的衣衫;廚師留下一盤盤精致的美味;建筑工留下一棟棟堅實的樓宇;修路工留下一條條平坦的公路;清潔工留下一片片干凈的街區(qū);教師留下一句句真摯的哲理;醫(yī)生留下一個個嶄新的希望;士兵留下一串串昂揚(yáng)的精神;攝影師留下一幀幀珍貴的記憶;畫師留下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農(nóng)民留下一場場豐收的景象……
我們還有何理由停滯不前?還有何功夫沉湎于快活享樂?只要余力尚存,就必須剁去貪戀之心,探尋正義之道,朝著夢想披荊斬棘,擊打出生命精彩華章。即使老去時留下的不是豐功偉績,只是一串錯落有致的腳印,也不枉經(jīng)此一生!
留下,當(dāng)是人生永遠(yuǎn)圍繞的主題;留下什么,當(dāng)是衡量所有行為的實施準(zhǔn)繩。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