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婧/文 彭子暉/圖
為“越江蛟龍”健身
——探望“手術”中的延安東路隧道
譚 婧/文 彭子暉/圖
古今中外,城市和江河似乎總是唇齒相依。許多城市文明伴水而生,發(fā)展更離不開河流的孕育和滋潤。同樣,在上海的城市記憶中,逃不出蘇州河的歷史纏綿,忘不了黃浦江的滄海桑田。直到1971年上海第一條越江隧道——打浦橋隧道通車以后,上海才正式告別了跨越黃浦江只能靠擺渡的歲月。從那以后,十多條隧道接連成功穿越浦江,越江隧道工程“遍地開花”,天塹變通途。
雖然延安東路隧道通車晚于打浦橋隧道,但如今,它的日均流量8.3萬輛,是上海飽和度最高的一條越江隧道。近日,延安東路隧道開啟了服役近30年來首次“舊貌換新顏”的整體升級改造,此次大修之后,它將躋身國內最先進的隧道行列。
施工人員對延安東路隧道中的風道板進行拆除,將全橫向通風模式改為縱向通風。
延安東路隧道是連接黃浦江東西兩岸最重要的通道之一,由南北兩條隧道組成,共4條行車道。隧道浦西出口直通延安路高架,浦東出口則連接世紀大道,貫穿浦西浦東的心臟地帶。其中北線隧道建成于1988年,現(xiàn)已運營27年;南線隧道建成于1996年,也有19年的服役期。
隨著浦東的飛速發(fā)展,曾經“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說法逐漸成為上海過往歲月的聲音印記,延安東路隧道挑起重擔,串聯(lián)起一個城市兩岸的生活起居、發(fā)展延續(xù)。但是,由于建成時間較早且早期標準偏低,即使做過小修小補,監(jiān)控、消防、照明、通風、排水等各種系統(tǒng)和附屬設施也都到了該“退休”的年齡。隨著運營風險加大,陳舊、老化設備的更新是本次延安東路隧道“大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
除了陳舊,擁堵也是這條隧道被賦予的色調,過于繁忙的交通讓它承載了過重的負累,遠超當初設計流量。隧道長期處于超負荷的運行狀態(tài),由于滲漏水點增多、車道板有部分露筋現(xiàn)象、路面瀝青老化等病害,行車舒適度和結構服務能力下降,因此,對隧道的結構實施修補、加固是另一項“手術”內容。
本次對延安東路隧道“動刀”也是為了與“東西通道”相互匹配,在建的“東西通道”是浦東重要的交通走廊,未來它將與延安東路隧道連接,駕車走延安東路隧道可直抵浦東金橋。兩個工程建設同步實施,避免了對交通的反復影響,符合綜合交通組織的要求。
3月14日0時起,延安東路隧道正式啟動大修工程,浦東往浦西方向封閉施工,預計明年1月工程結束。本次隧道大修將整治完善隧道安全隱患和基礎設施,提升隧道應急處理能力與安全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的風險率,更好地服務于城市交通。
帶著歲月的滄桑,一直默默付出的延安東路隧道終于迎來一個長假,去平復繁重交通壓力帶給它的遍體鱗傷。
延安東路隧道采用了適用于上海軟土地層的盾構施工的隧道工法,打破了蘇聯(lián)專家曾斷言的“在上海地層建隧道就是‘豆腐渣里打洞’,根本不可能”,更是翻開了隧道盾構法在國內運用的新篇章。
這些年,上海的新建隧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回望延安東路隧道,它不影響城市景觀建設,也不受惡劣天氣影響,早已成為上海市民風雨無阻的“生活伴侶”。
但是,隧道是地下封閉的通道,事故危險性也比橋梁等其他交通設施要大。去年11月13日,在延安東路隧道浦東往浦西方向,一輛轎車發(fā)生自燃,現(xiàn)場濃煙滾滾,伴有火光。由于隧道中沒有噴淋系統(tǒng),全靠多名隧道養(yǎng)護人員手持滅火器撲滅了大火,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消防系統(tǒng)是在火災事故中提供駕乘人員自救和消防人員撲救的必要設備,延安東路隧道消防系統(tǒng)的短板已暴露無遺。
北線隧道建筑年代較早,那時候只配備了滅火器、消火栓,并沒有噴淋設備。而稍后建設的南線也只做了小幅度嘗試,在江中600米配備了噴淋系統(tǒng),這遠遠不能達到如今的消防標準。這次延安東路隧道“手術”就特別對隧道內的消防系統(tǒng)進行全面升級,提高隧道應急處理能力。
上海市路政局道路建設處副處長商國平介紹,本次大修不是簡單的更換設備,而是按現(xiàn)行標準進行重新設計。就比如這次消火栓、泡沫水噴霧和滅火器等設施將全線進入隧道,同時進入隧道的還有兩套火災預警裝置:一套是感溫光纖,監(jiān)測隧道溫度,“火災發(fā)生時它能迅速探測到溫度的梯度變化,找到溫度變化最早的那個點?!鄙虈秸f道。另一套是雙波長探測設備,監(jiān)測隧道亮度,尋找起火點,雙管齊下全面提高火災預警能力。據(jù)透露,未來還可能出臺專門針對延安東路隧道消防系統(tǒng)運行養(yǎng)護的相關規(guī)范。
對隧道而言,設施、設備的設計也需要考慮隧道火災事故?!氨热缢淼纼鹊耐L系統(tǒng)不僅提供隧道內的正常換氣,還得具有隧道火災時的排煙功能;照明系統(tǒng)不僅為正常運營服務,在事故中要設有應急照明和誘導標志。”延安東路隧道大修工程設計負責人、上海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彭子暉說,“供電系統(tǒng)給隧道運營提供可靠的電源系統(tǒng),并在事故狀態(tài)中設有應急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除了日常對隧道內的交通、環(huán)境、設備等進行監(jiān)測與控制外,更對事故狀態(tài)下各類設備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進行統(tǒng)一的調動與控制,對火災事故實施自動報警,及時通知消防和救援人員?!?/p>
此次大修,除了消防安全的提升,環(huán)保節(jié)能也是大修亮點。延安東路隧道對北線隧道盾構段內的上風道板進行拆除,將全橫向通風模式改為縱向通風,改善空氣質量,減少排風機數(shù)量,降低隧道正常運營時的能耗。另外,隧道照明將統(tǒng)一更換為節(jié)能的LED 燈。
為了確保延安東路隧道“手術”成功,工作人員花了5年時間做前期論證,最終制定了“北先南后,西通東封”的“手術方案”,即北線隧道率先施工,保持南線通行,等北線完工后,再封閉南線隧道進行大修。大修期間,隧道只開通浦西向浦東方向。
一直以來,延安東路隧道迎來送往,見證上海的過去和現(xiàn)在。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讓它的封閉施工不可避免地對周邊交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能夠安排的工期十分有限,封閉時間至2016年1月31日午夜24時,大修工期很緊張。
打個形象的比喻,大修工程就是將老房子重新裝修,除了房型結構不變以外,其他地方都要拆了重裝,工程繁瑣復雜。北線隧道建成時間更為悠久,老化落后程度相對較大,因此北線隧道工期在半年左右,余下時間用于南線隧道。工程啟動后,隧道內各斷面一天24小時都在不間斷施工,進度安排已精確到分鐘,一切都在為明年的按時完工而努力著。
不僅盡力優(yōu)化工期,交警部門還針對施工區(qū)域制定了詳細的交通組織方案,目前來看整體交通情況可控,沒有出現(xiàn)長時間擁堵。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復興東路隧道和南浦大橋是距離延安東路隧道較近的越江道路,這次它們也承擔起主要分流任務,其中人民路隧道承擔的分流流量最大。此外,共有13條途經的公交線路相應調整。
面對“手術”中的延安東路隧道,路政部門也在隧道大修工程的官網上送來了溫馨的早晚高峰出行建議。短時間的交通影響是為了未來的安全暢通,這次“大手術”也是保障延安東路隧道能繼續(xù)承擔高質量的交通服務,在黃浦江底訴說它的上海情懷。
我們期待著,通車的那一瞬間早些到來。
延安東路隧道,明年見。
拓展閱讀
上海越江隧道之最
中國和上海的第一條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1971年6月建成通車。
亞洲目前最大的沉管隧道——外環(huán)隧道,2003年6月通車。
開啟中國國內逃生通道的先河——大連路隧道,2003年9月通車。
中國第一條雙管雙層越江隧道——復興東路隧道,2004年9月通車。
中國目前直徑最大、距離最長、行車速度最快的越江公路隧道——翔殷路隧道,2005年12月通車。
世界第一條雙層雙向隧道——上中路隧道,2009年4月全線通車。
世界上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上海長江隧橋,2009年10月正式通車
上海世博會專用隧道——西藏南路隧道,2010年4月投入使用。
黃浦江底最長最深隧道——虹梅南路隧道,在建。
上海第一條跨越長江和黃浦江的隧道——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