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結合自貢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及土地資源特點,初步探討研究了下沉式綠地植物樹種的選擇與配置,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下沉式綠地;植物;選擇;配置
中圖分類號 TU9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2-106-02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的顯著加快,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污染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營建城市綠地來改善人居環(huán)境已成為共識。四川省自貢市作為國家級園林城市代表,探索發(fā)展多種形式的綠地,對于提升城市綠地功能,完善城市綠地系統(tǒng)綜合效益有著重要的引領意義。下沉式綠地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綠地形式,自貢發(fā)展下沉式綠地對于緩解城市用地矛盾、積蓄雨水、凈化水質、降低道路揚塵,發(fā)展節(jié)約型園林等方面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1]。鑒于下沉式綠地的特殊性,對于植物種類的選擇以及配置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關于城市下沉式綠地的研究多集中于下沉式綠地如何積蓄雨水、補充地下水[2-3],調節(jié)徑流,削減徑流污染物[4-5]等方面,而對于下沉式綠地植物的選擇與配置研究則相對較少。因此,探討自貢地區(qū)下沉式綠地植物的選擇與配置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1 自貢地區(qū)概況
自貢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901m,最低海拔240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典型的盆地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自貢氣候多云霧,日照時間短,常年日照時數(shù)1 150~1 200h,年平均氣溫17.0~18.0℃,極端最高氣溫40℃。主要土壤為中性紫色土亞類紫泥土屬,母質為侏羅紀暗紫色砂泥巖風化物[6]。
2 下沉式綠地簡介
下沉式綠地是指綠地標高低于其周圍地坪高度的綠地空間[1],有利于周邊雨水徑流的匯入,是一種形式最簡單的雨水蓄滲設施,可以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周圍設置。下沉式綠地不僅可以起到削減徑流量、減輕城市洪澇災害的作用,而且下滲的雨水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減少綠地澆灌用水量,以及補充地下水資源量的作用。同時,徑流攜帶的氮、磷等污染物可以轉變?yōu)橹脖凰璧臓I養(yǎng)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7]。目前,關于下沉式綠地的推廣應用還屬于小尺度范圍,僅在城市部分道路和公園小面積使用,研究對象也以某種綠地結構為主。實際上,下沉式綠地的推廣應用還需要對種植土的質地,植被的密度、種類、蓋度以及綠地表層的堅實程度等影響因子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參數(shù),并綜合考慮城市特有的地形、氣候、徑流等方面的因素,以獲得適用性較強的配置模式。
3 自貢地區(qū)下沉式綠地植物選擇及配置建議
對于自貢地區(qū),地貌類型屬于低山丘陵,地勢起伏,下沉式綠地應優(yōu)先選擇具有一定耐澇性的鄉(xiāng)土植物;氣候上,自貢冬季較長,寒冷干燥,風強大、持續(xù)、穩(wěn)定,易出現(xiàn)冬干或倒春寒,應選擇耐旱、耐寒植物;從城市發(fā)展進程上看,自貢地區(qū)是我國重要的井礦鹽業(yè)化工生產(chǎn)基地,地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鹽礦資源,土壤易出現(xiàn)鹽漬化,加之工業(yè)污染,在徑流對路面的沖刷以及對垃圾的淋溶與滲濾作用下,徑流易被污染,植物應選擇耐鹽抗污類型。除了以上對植物選擇的要求外,植物配置上還應以植物生長發(fā)育要求和生態(tài)習性為基礎,按照立地條件和美學理論進行植物選擇;同時考慮植物與周圍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運用喬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等植物材料,通過藝術手法,發(fā)揮植物自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創(chuàng)造出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宜、相協(xié)調,并表達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藝術空間[8]。自貢地區(qū)應用下沉式綠地,在植物選擇與配置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 耐澇能力 下沉式綠地植物在搭配上應注意耐澇植物的選擇,參考國內相關研究成果[11-13],自貢地區(qū)可以種植耐澇性強的墨西哥落雨杉(Taxodium mucronatum Tenore)、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Croom)、垂柳(Salix babylonica L.)、龍爪柳(Salix matsudana Koidz.var.tortuosa Hort)、楓楊(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重陽木(Bischofia polycarpa(Euphorbiaceae))、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Ait.) Willd.)、榔榆(Ulmus parvifolia Jacq)、叢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cv “Bush”)、野薔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蔥蘭(Zephyranthes candida)等園林植物,作為地勢低洼的下沉式綠地造園的骨干植物。
3.2 適應能力 俞孔堅[9]曾指出“設計植根于所在的地方”,即樹種鄉(xiāng)土化原理。優(yōu)先選擇自貢地區(qū)本土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生物量大的鄉(xiāng)土植物,既有利于及時吸收水分,又能削減洪峰,而且便于管理。參照楊麗萍[10]相關研究成果,結合自貢本地鄉(xiāng)土樹種調查,自貢地區(qū)常用的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榔榆(Ulmus parvifolia Jacq)、銀樺(Grevillea robusta A.cunn.ex R.Br.)、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L.)、紅繼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Yieh)、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等喬灌木屬于耐旱性強、耐寒性植物;黃葛樹(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復羽葉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圓柏(Sabina chinensis)、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黃荊(Vite negundo L.)等耐旱性也較強,可配合輕度控制灌溉進行管理。
3.3 耐鹽抗污能力 為提高鹽堿地植物成活率,強化下沉式綠地削減徑流污染物的作用,參考杜貴尚等[14]調查結果,結合自貢地區(qū)植物生長特點,可選擇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珊瑚樹(Viburnum odoratissimum)、茶花(Camellia japonica)、春鵑(Rhododendron simsii)、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L.)、紅楓(Acerpalmatum ‘Atropurpureu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金邊黃楊(Euonymus Japonicus)、紅繼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Yieh)、茶梅(Camellia sasanqua)、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耐堿性植物。在污染嚴重的工礦區(qū),可選用紫藤(Wisteria sinensis)、木香(Rosa banksiae)、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地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等抗污染植物。
3.4 群落配置方式 在群落配置上,應遵循本土性、適應性、凈化性的原則,正確選擇不同功能的綠地植物進行配置,注意喬木、灌木、地被植物之間的層次搭配,既起到調蓄徑流、凈化水質作用,又具備可觀賞的景觀價值。操作上,根據(jù)下沉式綠地的面積,選擇以耐旱、耐澇的植物為主導,依據(jù)景觀需要,配置耐寒的宿根花卉,以達到美化景觀的效果。同時,在實施的綠地中規(guī)劃出線狀或塊狀的區(qū)域,種植耐鹽抗污能力強的植物,使得徑流水質得到凈化。
4 結語
下沉式綠地作為一種新型的綠地形式,是集蓄水、凈化、景觀功能于一體的系統(tǒng)工程。對于如何進行植物樹種的選擇與搭配,建造穩(wěn)定的群落關系等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多從城市環(huán)境的特殊性出發(fā),在注重美觀協(xié)調的同時,注重植物自身的生長需求,以生態(tài)學的基本理論來構建城市綠地,力求以最少的投入,營建功能最大化的城市綠地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1]葉睿超,王秀英.下沉式綠地在自貢市推廣的價值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14(19):83-84.
[2]武云甫,任曉燕,章慧慧.城市宜大力規(guī)劃建設下凹式綠地[J].給水排水,2001(10):67.
[3]邵洪波.下沉式綠地的設計和對城市排水的影響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9):1-4.
[4]楊清海,呂淑華,李秀艷,等.城市綠地對雨水徑流污染物的消減作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1-47.
[5]程江,楊凱,黃民生,等.下凹式綠地對城市降雨徑流污染的削減效應[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9(06):611-616.
[6]虞豹,王海洋.自貢城市森林結構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7):9-12.
[7]蘇義敬,王思思,車伍,等.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綠地優(yōu)化設計[J].南方建筑,2014(03):39-43.
[8]張志永,楊軍.城市綠化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J].北方園藝,2013(01):85-88.
[9]俞孔堅.城市生態(tài)基礎設施建設的十大景觀戰(zhàn)略[N].中國建設報,2002-03-05(上),2002-03-12(下).
[10]楊麗娟.重慶市耐旱園林植物的調查篩選及應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11]毛才良,孫醉君,顧姻,等.江蘇綠化樹種耐澇性調查[J].江蘇林業(yè)科技,1996(02).
[12]羅祺.10個園林樹種耐澇性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
[13]藍松濤,藍凈江,郭爾祥.園林植物對特大洪水的抗性調查[J].中國森林病蟲,2001(S1):13-15.
[14]杜貴尚,王兆燚,姜海華.鹽堿地綠化技術研究——以寧波北侖區(qū)為例[J].中國園林,2012(11):105-10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