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作為學校的一個特殊群體,是學校教育教學中不能被忽視的重要部分。對學困生轉化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命題,也是教師最大化地實現(xiàn)個人勞動價值所面臨的難題,是受到社會、學校、家庭全方位關注的社會課題,也只有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地真正為轉化學困生進策盡力,才可能真正解決這一關乎教育質量整體提高的社會難題。
一、學校層面
(一)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
一個學校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直接決定這個學校的檔次和水平,也直接決定著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所以學校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計劃,有序而長效地推進教師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增強他們的教學水平,使學生愿意上他們的課,樂于上他們的課,真正愛上一門課,學生就會主動去研究、學習,增加學困生學習的原動力能夠在基礎環(huán)節(jié)消除學困生的產(chǎn)生。
(二)加強管理,改善校風
1.建立學困生檔案。學困生檔案是幫扶學困生的原始資料,系統(tǒng)而全面地記錄學困生轉化工作過程,檔案中對學困生的家庭情況、學困原因詳細記錄,由政教處牽頭,年級組落實對學困生的幫扶工作,由班主任設計合理可行的學困生幫扶計劃,學校督促跟進幫扶進程及效果,將學困生的幫扶工作作為學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
2.倡導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學習互助小組的建立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人翁精神,增加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學困生會在集體里體會到被尊重、被需要的強烈存在感,也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由熱愛集體到愿意和集體一起進步是班集體給學困生最大的幫助。
3.加強常規(guī)管理,建設良好校風。良好的校風是學校健康發(fā)展和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學生都能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人人爭而向上的勢頭使得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形成良好的學風,在潛移默化中學困生受環(huán)境影響也就會參與到競爭中,從而獲得進步和提高,成功的愉悅感會讓學困生慢慢愛上學習。
(三)開展多樣的校本課程、選修課程,提高課程的吸引力
單一枯燥的兩點一線生活最容易使學生厭倦學習生活,所以學校應該開設多樣化的校本課程、選修課程,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去學習,當學校的課程對學生形成吸引力的時候,學生就更愿意呆在學校,更愿意去了解這些課程中包含的豐富內容,這樣的多樣化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吸引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四)設立家長委員會,開設家長學校培訓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價值觀、是非觀直接影響著孩子,他們的教育理念也直接決定著孩子的發(fā)展方向。作為教育落后地區(qū),家長的思想意識落后,教育觀念淡薄,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所以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課題,因此,學校應該設立家長委員會,由家長帶動家長,由家長教育家長,并且設立家長培訓學校,開設家長培訓課,提高家長的思想認識意識和家庭教育水平。
二、教師層面
(一)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1.用愛施教,拉近心靈距離。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用溫情溫暖學困生備受打擊的心靈,當學困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真誠,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信其道”,就會愿意做教師要求他們完成的事情,也會更愿意去學習真正關心自己、幫助自己的那個教師的課程,也更愿意做一個教師心中的好學生!
2.措施得當,喚醒自尊。具體措施:第一,對學困生要求要適度。第二,提高平臺,讓學困生感受成功。第三,通過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第四,創(chuàng)造機會,磨練意志,增強學困生的抗壓能力,使他們正確對待學習中碰到的困難。
(二)改變教育觀念
教師應該改變教育觀念,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由被動地接收知識到主動要求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建立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
在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成才是要靠學習成就的,但是學習好差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點,不能僅僅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yōu)劣。而且在更長的人生道路上,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才是多元化的。
三、社會層面
(一)改變評價機制
只有社會、上級主管部門改變評價機會,不把學生成績當作評價教師的唯一尺度,而是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以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式來評價教師,給教師在評價機制上松綁,那么教師才會真正意義上改變以成績好壞來評價學生的態(tài)度,只有教師真正的改變,才會真正意義上對學困生同等對待,才會改變學困生在學?!安铰木S艱”的困境。
(二)拓寬就業(yè)渠道,增強學習的就業(yè)吸引力
在我們這樣的經(jīng)濟落后地區(qū),家長送孩子到學校上學,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學習,考個好的大學,未來能謀一份兒好的職業(yè)。但是社會就業(yè)渠道狹窄,很多畢業(yè)大學生難以就業(yè)的現(xiàn)狀讓曾經(jīng)信心滿滿的家長顧慮重重,甚至會有家長質疑學習的未來出路,很多家長有了“與其未來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早早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這些想法給學生帶來消極影響,所以只有政府通過大力改革和投入,拓寬就業(yè)渠道,增強公眾對未來就業(yè)的信心,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學困生問題。
(三)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正能量的思想會給社會帶來正面發(fā)展,反之,負能量會阻礙社會的進步?!白x書無用論”在公眾中的蔓延嚴重阻礙著教育的發(fā)展,政府應該加強社會宣傳,讓民眾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他們明白好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個好大學,而是為了全面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是一個人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
(四)設立專業(yè)的家長培訓機構
為了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除了學校結合班級管理開設家長培訓課之外,作為政府更應該主動設立專業(yè)的家長培訓機構,而且對家長應該進行有規(guī)劃、長遠的教育和培訓,并且這樣的培訓應該是強制的、每個父母都必須參加的。只有從全社會做起,才能真正地消除學困生的誕生。
我們應該認識到學困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學困生故態(tài)復萌,出現(xiàn)多次反復,是一種正?,F(xiàn)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作為執(zhí)行轉化工作的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作者簡介:
張進忠(1971.12— ),男,籍貫:甘肅省武都區(qū),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數(shù)學教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