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貴 林馨
隨著南京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也不斷增加。教育規(guī)劃進一步深入,我校作為原城區(qū)的三所老小學之一,成了江浦街道外來務工子女集中入學的學校。絕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于半途插班、自身的方言較重、家庭文化水平比較低、家庭子女數(shù)多于兩個等多方面原因,其成績基本處于班級的中、下游水平?;诖耍覀兲岢觥皭坌男£牎钡母拍?,開展“如何提高務工人員子女學習學業(yè)水平?”專題研究,并以“愛心小隊”為平臺,利用同伴互助的學習方式,遵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過程真正體現(xiàn)出科學性與人本性的有機結合。愛心小隊所呈現(xiàn)的同伴互助的形式,不僅僅是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及發(fā)展,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影響極大。
一、加強愛心小隊隊伍建設,基奠愛心小隊活動能動性
科學合理劃分、組建愛心小隊,有助于愛心小隊從“形式轉(zhuǎn)變”走向“內(nèi)涵提升”,有助于小隊成員團結協(xié)作,挖掘愛心小隊最大的潛力,能有效地開展好以愛心小隊為單位的課內(nèi)外學習活動。
1.明晰愛心小隊組隊原則 愛心小隊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提高外來務工子女學業(yè)水平這一最終目的,可以說愛心小隊的組隊原則在整個愛心小隊活動過程中是重中之重,小隊內(nèi)人員組成結構是否合理,小隊間人員各方面水平是否相當都是愛心小隊組隊時需要精心考慮的。我校主要是要把班級學生按學習成績、認知水平、智力水平、性格特點、管理能力等方面把學生分層,由綜合能力最強的同學擔任愛心小隊的隊長。每個小隊安排一名隊長3名成員,將班級里的學業(yè)水平較低的外來務工子女均衡地安排到各小隊中去,使每個小隊中學生層次相對均衡。貼合“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
2.明斷愛心小隊的管理制度 要想發(fā)揮愛心小隊的作用,必須要讓愛心小隊管理制度先行,制度制定過程中要考慮到制度的指導作用與督促功能、評比與獎勵標準的可實施性等,同時制度制定時參與面要廣,要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充分考慮制度的實際效用。愛心小隊活動中強調(diào)的是關注每一個個體,關注團體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小隊中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代言” 真正將小隊內(nèi)每一位成員推到主動的位置上,提升愛心小隊全員的積極性,有助愛心小隊間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良好局面。
二、多維活動開展,提高愛心小隊學習積極性
1.德育先行 深思致遠
愛心小隊學習能力就是以愛心小隊為組織形式進行學習的能力。而愛心小隊成員對愛心小隊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心和團結奮斗的團隊精神是提高愛心小隊學習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我們結合晨會、班隊會,組織以“合作”為主題的班隊會,讓學生搜集、講述有關合作的格言、典故和切身事例等,談談合作活動帶來的良好效果,進行自我教育,深刻體會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間懂得互相提醒,相互約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同時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與班級的小環(huán)境中,充分利用板報、展板進行以“合作”為主題的文化宣傳,讓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扎根于學校 “志”文化的“土壤”之中,引領學生在從“個體”走向“集體”,從“他律”走向“自律”的通途中潛行,爭做有志少年。
2.豐富活動 搭建平臺
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外來務工子女的生活融合為一體,在開展各級各類活動時以愛心小隊為單位進行,一方面更容易組織,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這些活動進一步加強小組的建設,增加凝聚力。引領愛心小隊小集體在一年一度班、校、區(qū)、市四級“讀書節(jié)”,校、區(qū)兩級運動會、 “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校級演講比賽、勵志之星評選等活動中“暢游”,愛心小隊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組織、參與、服務,在活動中做到愛心小隊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小隊每位成員都在為著自己的愛心小隊而奮斗,愛心小隊每位成員真正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小隊間人人都有被肯定的可能,小隊成員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fā),才會共同為著小隊的榮譽進取。
三、多項措施保障,提升愛心小隊學習高效性
1.創(chuàng)建愛心小隊合作學習模式
課堂是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愛心小隊活動的演練場,然而外來務工子女大部分都很內(nèi)向,習慣于講座式課堂教學,不善于在人前發(fā)表意見等等情況使愛心小隊互動合作學習因被動而失去應有的活力與效能。我校根據(jù)每個學科的學科特點,結合外來務工子女現(xiàn)狀,在愛心小隊課堂活動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以語文科學為例,外來務工子女在課文閱讀、詞語聽寫、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美觀的書寫生字等基礎學習方面存在著不小的障礙,針對這些情況我校要求每節(jié)語文課設有5分鐘的愛心小隊幫扶學習環(huán)節(jié),并當堂檢查小隊幫扶學習效果。如:愛心小隊幫扶讀課文即在班級內(nèi)指名讀課文時,一生讀課文遇到困難,則由其所在愛心小隊成員優(yōu)先幫扶、糾正,一方面培養(yǎng)幫扶意識,二來讓愛心小隊中被幫扶對象與幫扶者零距離接觸,減輕其自卑心理。同時,學校充分利用爭“星”行動,促進平時作業(yè)幫扶實效。
在一系列的爭星行動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明星組合”、“最佳進步小隊”、“最默契愛心小隊”、“善合作小隊”。班級黑板報內(nèi)設立專門的愛心小隊角,獎勵每天表現(xiàn)突出的愛心小隊。愛心小隊的榮譽與每位成員息息相關,激起每位成員的欲望,讓每位成員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而提升外來務工女人員子女學業(yè)水平乃至班級里每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2.全員參與 立體管理
班級里所有科任老師參與到愛心小隊管理中使之成為一個立體的管理體系,全方位利用愛心小隊這一平臺,調(diào)控課堂紀律和督促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愛心小隊的綜合素質(zhì),讓我們的外來務工子女在提高學業(yè)水平的同時更積極、更自信、更有責任感與團體意識這就是一種轉(zhuǎn)變;更勤于思考、更樂于表達、更會合作、更有志向這就是一種提升,這就是外來務工子女終生發(fā)展的最強動力。
【作者單位:南京市浦口區(qū)人民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