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梅+豐蕓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滿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p>
雨后的下午,令志杰、黃志岐兩位老行長應(yīng)邀來到辦公室,緩緩地交談與講述中,兩盞熱茶氤氳,隔著歲月看到了那些年的故事,每一樁每一件,仿佛就在昨天。
一、攬蓄掠影
1949年7月岐山解放時,解放軍派??嗣魩ьI(lǐng)一批財金干部,接收了陜西省銀行蔡家坡辦事處和岐山辦事處,其實兩處皆已人逃室空。1950年4月,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蔡家坡支行(1951年6月,易名中國人民銀行岐山縣支行),負(fù)責(zé)岐山全縣金融事業(yè)。仇明星任行長,行內(nèi)設(shè)4個組,共10人,辦理匯兌及存、貸款業(yè)務(wù),并代理國家金庫。也就這年冬天,17歲的令志杰經(jīng)岐山縣委組織部介紹,踏入了中國人民銀行蔡家坡支行,一干就是43年。
攬儲一直都是銀行的主要工作之一。建國初期,市場物價不穩(wěn),為了消除大家重貨輕幣的心理,銀行開辦過“折實儲蓄”,就是儲戶存款時,將貨幣折成實物單位,每一實物單位包括雙喜牌白布1尺,面粉2斤,混合煤5斤。這幾種實物價格由銀行每天掛牌公布,儲戶取款時再以當(dāng)日牌價折成人民幣付給。當(dāng)時,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還開辦過“有獎儲蓄”,比如“活期有獎儲蓄”、“特種有獎儲蓄”、“農(nóng)民優(yōu)待售糧(棉)儲蓄”等。這些凝結(jié)著老一代銀行人的智慧和才干的各種儲蓄,雖然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隨著物價的近一步穩(wěn)定,存在時間短,變更頻繁,但在當(dāng)時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岐山縣儲蓄存款由1949年底的不足萬元,截止1989年底,迅速成長為33529萬元,起到了穩(wěn)定金融,聚集資金的積極作用。
現(xiàn)在,將余錢儲蓄在銀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而在50、60年代,人們既無余錢,儲蓄意識也淡薄,很少有人愿意將錢存入銀行。銀行人除了在柜臺辦理存貸業(yè)務(wù)、收兌金銀、舊幣,還要經(jīng)常開展儲蓄宣傳工作。令老回憶說,剛開始就是面對面的口頭宣傳,或者要求單位領(lǐng)導(dǎo)在職工大會上作些動員,慢慢地辦版報,猜燈謎,編印宣傳材料,舉辦文藝演出,儲蓄宣傳的聲勢和影響越來越大,來銀行辦業(yè)務(wù)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但是,只在柜臺攬儲那是不行的,外勤背包收儲才是攬儲的重頭戲。岐山縣東起七里河,西到鳳鳴溝,南自瓦房溝,北至孟家山,總面積近900平方公里,僅蔡家坡就分布著大大小小10幾個廠礦和眾多的村莊,哪怕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也好呀。令老他們只有靠自己一雙腳,“趕三餐”(早、中、晚開飯時間),“串五處”(宿舍、科室、車間、食堂、家屬院),來去幾十公里,踏遍了岐山的角角落落。每逢哪個鄉(xiāng)村集市,有誰賣了家禽或是糧食,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不但腿腳勤快,還要耳聽八方,及時收集各路消息,記得有次,抗美援朝的軍人復(fù)員回家,他們一接到消息,便馬上又奔赴在了攬儲的路上·····
二、送庫風(fēng)波
80年代以前,寶雞地區(qū)還沒有配備運鈔護衛(wèi)車。每次運鈔,2名押運人員早早將裝鈔的麻袋和木箱(至少幾十斤)用自行車馱到岐山公共汽車站,迅速搬上岐山—蔡家坡的公共汽車,到達后叫輛三輪車直奔蔡家坡火車站,肩扛手拖將庫款搬上已經(jīng)提前聯(lián)系好的郵政火車上,1個多小時后,庫款下到寶雞站臺上,一人守著庫款,一人叫來三輪車終于將庫款送達到寶雞市人民銀行。岐山相距寶雞64公里,現(xiàn)在運鈔1個小時就可直達。在當(dāng)時,歷經(jīng)3個多小時的奔波,更換使用自行車、公共汽車、三輪車、火車4種交通工具,趕到時經(jīng)常已過了午飯時間,疲憊的2個人看著平安抵達的庫款,會心一笑,匆匆踏上返回的路程。
一次,運庫搭載的火車意外停在了鐵道中間,兩邊都隔著鐵軌,僅憑兩人之力,根本無法下鈔。黃志岐和押鈔同事別無他法,便決定由黃志岐在原地守著箱子和麻袋,同事去叫三輪車。無法遠離,他在原地小心的看管著這一堆錯落堆放的箱子和麻袋,任由一列列火車從他身邊呼嘯而過。心里一邊七上八下,希望沒人注意到這堆其貌不揚的東西;一邊擔(dān)心飛馳而過地列車碰卷到庫款······在焦急的等待中,不停地張望來車的方向,心急如焚,度秒如年。天逐漸的黑了,終于,遠遠的,一行三輪車正和著沉沉暮色緩緩的駛來,他懸著的心這才終于緩緩的落下。
再有一次,黃志岐和另一位押鈔員正在將一箱箱現(xiàn)鈔往火車上裝車,剛裝了一半,火車竟然發(fā)動了,腦子還沒反應(yīng)過來發(fā)生了什么,呆立的二人以及還沒來得及裝上車的庫箱已經(jīng)很快被火車遠遠的甩在身后。萬幸的是當(dāng)時還有一位市人行的同志同行,他恰好在車廂里接應(yīng)箱子,彼時一樣來不及反應(yīng),只能呆立著整理思緒,繼續(xù)護送庫款。所幸,最終他帶著的部分錢款安然無恙,留下的兩人也順利的等到下一班車得以完成任務(wù)?,F(xiàn)在想來,仍覺后怕。所幸那時的人們,雖然身無長物,卻沒有對他人財物的那份念想。
三、守庫小記
解放初期,時局不穩(wěn),人民銀行作為重點單位,為加強安保,每人都配有槍支。而金庫大部分庫存現(xiàn)金都放在有武裝人員專職保管的西北機械廠,剩下的小部分在銀行庫柜中。令老回憶50年代初,人民銀行蔡家坡支行沒有專門的守庫室,一間大房用木板分成上下兩層,白天樓下辦公,夜晚樓上住人,一節(jié)木頭樓梯便是上下的通道。樓板中間,在麥草上輔上自帶的被褥,這種大通鋪是男職工的領(lǐng)地,幾名女職工則睡在房間四角。老式的房間窗戶較小,沒有電,黑暗中,混濁的空氣、冬天的寒冷、夏季的炎熱時常襲擊著守庫人。一日,大家已經(jīng)熟睡,忽地傳來桌子重?fù)袈曇簦型揪X地提著槍沖下來,細(xì)看才知道,原來是會計小王晚上起夜,迷迷糊糊中忘記了下樓梯,一腳踏空,摔在樓下桌子上,還好沒傷著,真是虛驚一場。1954年11月,支行遷岐山縣城(今工行處),才有了專門的金庫。
黃志岐老行長是1961年入行的,一來就在出納崗位,先后干了十幾年。擔(dān)任出納的人,同時就是金庫的守庫人。白天上班,在營業(yè)室負(fù)責(zé)現(xiàn)金的收付清點;晚上下班,帳簿、印鑒、密押、庫箱,一一核對無誤統(tǒng)一入庫后,鋪蓋一卷便睡在庫外的小房間開始值班守庫。金庫也就是個套間,里間的大屋是金庫,外間就是守庫室。守庫室非常狹小,守庫人只能睡在金庫的門口,每天早晨都要收起鋪蓋,才能打開庫門,進庫工作。那時,還漢有執(zhí)行雙休日,周一到周六,沒有電視機,收音機都是奢侈品,小小的守庫室度過了一個個寂靜的夜晚,只有周日才是短暫的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有樂于身,不若無憂于心。那時,他們也沒覺得苦,只是認(rèn)真的完成著每項工作,沉浸在工作帶來的充實感之中,每天都過得簡單而開心??h城傍晚,沒有什么娛樂活動,聽?wèi)蚩措娪耙荒隂]幾次,路燈也只在縣城中心才有幾處,夜幕早早地籠罩下來。年青人就聚在門房,看書下棋打牌,朝夕相處中,感情日篤。60、70年代,物資匱乏,守庫沒有守庫費,每月多發(fā)一條毛巾和一塊肥皂,大家很是滿足。直到80年代,每晚增加兩毛五分錢值班費,一月下來有六塊多,開心了好久。
黃老回憶說,“文化大革命”中,縣支行機構(gòu)癱瘓。1984年成立了岐山縣工行,人行業(yè)務(wù)統(tǒng)由其代理,人行雖存其名,實則已被取代。令老行長雖然已近85歲高齡,仍清晰地記得,1985年6月15日,他將“中國人民銀行岐山縣支行”的門牌高高掛起(文革后陜西省首批恢復(fù)央行職能18家縣支行之一),開始行使央行職能,即“兩庫兩計”(發(fā)行庫、國庫、會計、計劃統(tǒng)計),統(tǒng)管全縣金融事業(yè)。建行初期,全行只有6個人,辦公也就在工行前的一個平房中,吃在工行灶上,住在東關(guān)旅社,雖然一切從簡,但年青的人們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明媚,干勁十足。截止1989年,工、農(nóng)、建及信用社繳存存款3億多,貸款4億多。支行人員增至28人,搬進了新的辦工大樓和宿舍樓。說到這里,令老露出了開心地笑容。
光陰偷換,塵塵往來風(fēng),幾許艱辛,幾多歡樂,幾度徘徊,幾多迷茫,幾分懷戀,幾縷微光。數(shù)十載央行歲月。如今已到了“竹里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的退休時光,閑來憶往,與央行的春秋冬夏,無論過去多久,仍投影于心,常相憶,自難忘。
責(zé)任編輯、校對:張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