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075000)
淺談提高高中化學教學之我見
馮 麗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075000)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是化學用語的不規(guī)范,實驗現(xiàn)象描述的不準確,這是在考試中失分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教師的層面來分析,并探究一個可行的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規(guī)范化學復習細節(jié)
學生為了應付高考,在化學符號的書寫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錯誤,因此,在平時的小測驗中,就要規(guī)范學生的化學用語的表達,減少失去分數(shù)的現(xiàn)象,例如,有的學生將硫酸鋁鉀的化學式寫成“KAlSO4”,還有在檢查某溶液中,怎樣檢驗是否含有Fe3+,大部分學生的表達是這樣的:加入KSCN溶液;還有給化學方程式不能配平,不是缺條件就是狀態(tài)沒有注明等等,這些學生對于這些問題是確實知道答案,卻答不完整、答不正確,結果失分過多。所以,在高考中,關注化學用語的規(guī)范、表達越來越受重視,我們在總復習時,一定要強調化學用語的規(guī)范、表述。
教師了解學生,首先從學生的作業(yè)開始了解,通過對作業(yè)地分析,總結出他們存在的不規(guī)范方面,以及分析出具體的原因。在課堂上,根據上述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尤其在高三復習時,由于時間短,只有不斷了解學生,才能采取辦法,使得復習課有效果。
比如說在做一些有機化學的試題的時候,存在著很多的書寫方面的問題:
1.出現(xiàn)書寫錯別字的現(xiàn)象,學生將羧基寫為“酸”基;把苯寫成“笨”;把碳碳雙鍵寫為“炭炭”雙鍵;把酯化反應的酯寫成“脂”;把消去反應寫為“消化”反應等等。
2.在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時候,箭頭和等號的問題也存在。對于一些化學反應不知道用“=”,還是用“→”,在寫無機化學反應的時候,有的學生用的是箭頭,這種錯誤是不能有的。一般在屬于是可逆反應、弱酸、弱堿等電離反應的時候,以及有機化學反應中用的是“→”,另外,還存在標注生成物的狀態(tài)不正確,即“↑”和“↓”等,甚至把反應的條件寫不正確或忘記寫,在反應中沒有寫無機“小分子”,而在酯化反應中,忘記給生成物寫“水”等字;以及用分子式代表了結構簡式。
3.不能清晰地表示出有機物的結構式子。有機物質之間的原子和原子之間的鏈接方式很多,學生往往寫不對正確的位置和鏈接的方式。
4.沒有完整描述實驗的現(xiàn)象,如在鑒別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時,大多學生的答案是: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檢驗,而,沒有具體的操作步驟,以及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的描述。
教師的語言在很大層面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即通過自己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感化學生,往往學生是很尊敬教師的,于是就很容易去模仿,尤其是教師的語言、行為。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能力,首先從教師開始規(guī)范,再嚴格要求學生,真正做到語言的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
(一)教師的語言表達要嚴謹、科學、準確
教師的語言特點是科學、有啟發(fā)、有教育和藝術等特性,即具體做的時候要準確、簡練、有條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準確、科學的語言是必要的,尤其是表達各種概念、原理和理論時,一定要準確。比如說,有的學生在表達1mol水是18g的時候,這么說的話,就很是不科學,而應該這樣進行表達:“1mol水分子的質量是18g”另外,教師的語言要精練,即語言簡明了,具體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性。
(二)教師在板書時要規(guī)范
1.教師在書寫化學用語的時候,就要按照規(guī)定的格式進行書寫,不能任意瞎寫?;瘜W用語是國際上統(tǒng)一進行制定的,其特點是形象、直觀、詞簡、意賅。因此,教師在使用這些化學用語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正確地進行書寫,以防止學生按照老師的方式去書寫。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規(guī)范自身的書寫,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寫好字的習慣,才能在高考的時候減少錯誤。
2.規(guī)范、完整寫出解題過程和格式。在高三化學復習的時候,要對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梳理,以便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解題。
如:(13全國I)由硫酸鉀、硫酸鋁和硫酸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 L-1,c(SO42-)=0.8 mol·L-1,則c(K+)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某老師只在一個班級里板演了解題的步驟:
根據pH=1,即c(H+)=0.1 mol·L-1
根據電荷守恒,得出:c(H+)V+3 c(Al3+) V+c(K+)V=2 c(SO42-)V
而c(H+)+3 c(Al3+)+c(K+)=2 c(SO42-)
又c(K+)=2 c(SO42-)—c(H+)-c(Al3+)=2×0.8mol·L-1-0.1mol·L-1-3×0.4 mol·L-1=0.3 mol·L-1,結果,在這個班級的學生,能夠運用電荷守恒來解決這一類題,反之,未板演的班級學生,只是一部分好學生會做。所以,教師的多講應該換為多寫的過程,即板書是加深學生的印象,規(guī)范學生的最佳時機,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建構語言表達的模式
現(xiàn)在,很多學生在化學的表達方式上不會說,所以,教師要關注這些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上,要多讓他們回答問題,精煉自己的語言,構建自己的表達方式,即作為學習的典型,來突破問題。
例如,怎樣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的這個操作,比較完善的回答應該是:取兩只試管,分別取樣于試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入氯化鋇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來的溶液是稀硫酸,如果沒有什么現(xiàn)象的,則是稀鹽酸。這是回答有關物質鑒別的問題時,的一種語言表達的模式。一旦不強調,學生片面說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鋇,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鹽酸沒現(xiàn)象。所以,語言表達的模式,在強化以后,讓學生有所掌握,根據語法、啟動理論,在今后,學生在表達類似的問題時就會觸類旁通,說出合理的句子。
依據新課程標準,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參與者的身份,而教師在課堂中,要創(chuàng)造出有利的情境,即要教學生首先要其快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偠灾?,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解題要規(guī)范、在實際的動手時要規(guī)范,前提是教師的規(guī)范,只有教師以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為主進行教學,注意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的規(guī)范化,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1]趙靜.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評價[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7).
[2]梁代華.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化學教學淺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1).
[3]游強.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0(15).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