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玲
認識畫家黃小舟和他的畫作,是從閱讀《三僧夜畫》畫集開始的。我們的官網上要成立“安徽書畫網”,初始也是我利用書畫欄目和書畫家們建立了廣泛聯(lián)系。由此在郭因老處看到了郭因老、尹滄海、黃小舟三位畫家的書畫雅集。黃小舟一竿、二竿或三、四竿拔地而出,或嵌入巖石的竹畫,以飄逸靈動、風姿恣意的畫面,印入我的腦海。
小舟先生在2008年底前,可謂是一直用入世的心態(tài)做入世的事情。他大學畢業(yè)后,外經貿事務經營得風生水起。他出生于蕭縣國畫之鄉(xiāng),耳濡目染許多書畫家的從藝和書畫創(chuàng)作過程。這種藝術氛圍影響了他,感染了他,潛移默化中他自覺不自覺地喜歡上了竹蘭,也開始學習研究柯九思、吳鎮(zhèn)、石濤和鄭板橋等歷史上畫竹蘭名家的章法、風格、技巧等藝術特征。福兮禍所依。08年的金融風暴讓小舟先生從博弈的市場經濟中有機會喘息,喘息中他得以有時間審視自己內心的向往,那種對藝術的追求和厚積薄發(fā)的沖擊力讓他毫不猶豫的拿起畫筆,投入到竹蘭的創(chuàng)作之中,一發(fā)而不可收。
初始,他臨摹名家作品,野外寫生。在用中鋒、側鋒、點搓等反復用筆中,在力透紙背后面,大把畫筆磨成禿頭。漸漸地,他在畫作中做到了“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將詩情畫意通過點、線、面的交織給客觀景物賦予了情感、思想和靈魂,畫作中能給人一種藝術享受。
一個畫家如果僅是為了畫畫而畫,畫的再好不過是一畫匠。如果在畫作里通過構思、運筆、技巧等章法,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懷和對現(xiàn)實的某種感悟,他的作品就有了靈魂,而能震撼別人的心靈,達到共鳴。中國很多畫家去了美國,為了生存也為了融入當?shù)匚幕ψ?,只有遵照畫廊老板的要求增加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而掩飾創(chuàng)作個性。久之,畫作只是攝影師鏡頭中的風景作品,變成了視覺盛宴。文革后,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何多苓的油畫《春風已經蘇醒》等均用寫實主義的手法,昭示和期盼藝術的春天,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天已經來臨。由此看到了小舟先生的多幅畫作均已竹入畫,表明畫家是以竹抒發(fā)胸意,用竹勁節(jié)挺撥的高潔和四季不畏寒酷而蔥蘢的姿態(tài),來展示自己對生活、事業(yè),是樂觀平和、寵辱不驚的胸懷。
作為畫家,黃小舟深知自己所處的是信息化、多元化和水墨畫可復制的時代。他在熱愛水墨寫意畫創(chuàng)作的同時,不追求畫壇已有的風格和樣式,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大量的勞作中積累經驗,感悟畫理,讓畫筆變?yōu)樽杂杀磉_的語言,讓筆下的竹蘭,變?yōu)椤靶刂幸輾狻钡囊庀蟆S寐涔P不改的“筆情墨趣”,表達對意象的感覺和詩意的理解。
王小波說,創(chuàng)作是“思維的樂趣”, “智慧的樂趣”。詩意的情懷,是我感受到小舟先生畫作的藝術特征,也是他多年創(chuàng)作而成的境界。在創(chuàng)作激情的支持下,作品充滿了與自然相遇的聲音,留下了恣意揮灑的筆墨。用線條和塊面塑造形象,讓線條的粗細,長短、流轉的趨向產生抽象的節(jié)奏,而使作品充滿了中國水墨畫的意涵,有濃郁的寫意品味和氣質。
現(xiàn)在的小舟先生用入世的心態(tài)做出世的事情。畫作得到了郭因、劉大為、陳傳席、章飆等書畫、美學大家們的激賞。說明他的畫作藝術性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是熱愛藝術的,他對藝術的感悟性體現(xiàn)在作品中是靈動的、飄逸的,更多的是一種詩意的情1懷。
2014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