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芒克訪談:現(xiàn)實再艱難,都不影響我內(nèi)心的美好

2015-07-25 23:16傅小平芒克
詩歌月刊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北島寫詩詩意

傅小平 芒克

芒克,朦朧詩派代表詩人,原名姜世偉。1950年生于北京。著有詩集《心事》《陽光中的向日葵》《答詩選》《今天是哪一天》《芒克詩選》;長篇小說《野事》;隨筆集《瞧,這些人》。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先后應(yīng)邀赴美、法、意、德、日、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交流訪問。芒克2004年初開始畫畫,在浙江、青島、北京以及古巴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及參加各種群展。現(xiàn)居北京。

主持人語:

當(dāng)年芒克與此島創(chuàng)辦《今天》,這一小本文學(xué)雜志點燃了多少熱血青年的青春夢,詩歌的輝煌與冷落令人唏噓。某種意義上,此島的詩和<今天》的光芒,遮蔽了詩人芒克,對此他絲毫不在意。事實上,芒克是“今天”的活化石,也是一段特殊時期的見證人,他確實是朦朧詩的重要代表詩人之一。另一方面也可以這么說,《今天》成就了此島,而芒克長期耐住寂寞的寫作成就了他的詩。從詩人身份跨界到畫家,能夠自由地穿梭于詩與畫之間,對于芒克來說,其實都只不過是率性為之,表達(dá)自己文化超越的性格。

——蘭坡

“當(dāng)時也就非常即興,我說就叫‘今天吧?!?/p>

傅小平:在我印象中,你幾年前參加過一次題為“詩人畫派”的群展,那是一次當(dāng)代詩人畫家的聚會。這次“詩意的幸存者”視覺藝術(shù)展,相比還是有些不同。因為你的老朋友嚴(yán)力、唐曉渡,還有擔(dān)當(dāng)藝術(shù)總監(jiān)的楊煉都來了,給人感覺,這次展覽是以視覺藝術(shù)的名義,把當(dāng)年朦朧詩派的“半壁江山”拼在了一起。

芒克:我的幾位老朋友都來了,有幾位我還沒見到,他們還在路上,等到開展都能見到了。但這個展覽,說實話我沒參與策劃,也不知道為啥他們?nèi)〉倪@個名。高暉是這次展覽的策展人么,他們幾個朋友有一回在大連玩,也就瞎掰,說是要舉辦這樣一個展覽,沒想這么個事真就整成了。我和他們都是朋友,他們當(dāng)中有一些人還收藏了我的畫,這個情面當(dāng)然是要給的,不就捧場來了。

傅小平:這次展覽的主題,就源于你們幾個老友創(chuàng)辦的“幸存者詩歌俱樂部”,這一晃都過去二十多年了吧。

芒克:可不是嘛,時間過得真他媽的快。你看吧,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奔著《今天》去的,因為《今天》影響比較大么,這些個媒體采訪我,都要問《今天》的事,我都給問煩了,我真是不想提了。但這個“幸存者詩歌俱樂部”,恐怕好些人都不了解。你看,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和楊煉、唐曉渡他們交往比較多,又都是住的同 個小區(qū),勁松小區(qū),大家經(jīng)常在 塊兒聚聚。那我們就想了,把北京這幫寫詩的人聚在一起談?wù)勗姼?,我們搞一個俱樂部吧,這就有了“幸存者”,然后又整出了一份《幸存者》民間詩刊。那都是八七年的事了,我們這些詩人吧,都是在北京的成員,反正是圖個方便么。那個時候,叫得出名兒來的詩人,大多在北京。這本詩刊不定期出版,一共也就出了三期。

傅小平:為何出了三期就停刊了?有政治上的原因嗎?

芒克:跟政治扯不上關(guān)系。俱樂部成立后不久,八八年初我就去了法國。直到八八年底, 《今天》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我才回到北京。算一算,我都在外邊呆了快一年了。那個時候,大家的情況就是這樣,該出國的出了國,該辦別的什么事情的,也都去干了別的事情。一進(jìn)入九十年代,大家也都散了,刊物就辦不下去了。

傅小平:這跟之前你和北島創(chuàng)辦《今天》的情況很不同吧,想來是不是有些恍惚?

芒克:那是太不同了。七八年9、10月份吧,老北島提出來說,要辦一份詩歌雜志。那時候,距離文革結(jié)束,也就兩年時間,那時是什么樣的政治氣氛7他提出來了,我們說干就干,就開始瞎琢磨著籌劃。這人吧,都是老北島找的。第一期編委是七個人,張鵬志、孫俊世、陸煥興、劉羽,還有我、北島、黃銳。等到10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張鵬志家,在鼓樓西大街那邊開了第一次會,我們商量著取一刊名,當(dāng)時也就非常即興,都沒過什么腦子,我說就叫“今天”吧。我就覺得,你提過去有什么意思,你提未來,那你跟未來也打不著關(guān)系,不如現(xiàn)實一點,就叫“今天”。刊名有了,接下來,大家就開始分工,各干各的,就這么干了起來。再后來,為了使編輯部工作正規(guī)化,老北島提出來設(shè)主編、副主編。我支持他任主編。他大我一歲么,也比我要沉穩(wěn)些,整體上考慮,都更合適。于是又開了一次七個編委都參加的會,定了我當(dāng)副主編,這事就這樣給敲定了。

傅小平:辦刊過程中碰到很多困難吧?干得好好的,后來怎么就歇手不干了呢?

芒克:好家伙,哪能就這么不干呢?《今天》創(chuàng)刊是在什么樣的形勢下,壓根兒就沒輕松過,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從我們創(chuàng)刊開始,就多次聽上面說,要取締所有民刊,后來我們就說是不是舉行一個聯(lián)合抗議,每個民刊派個人去簽名,開始要黃銳去,他說這個他不敢接。我說有什么好怕這怕那的,就去把字給簽了。等我簽完回來,編輯部就發(fā)生爭論了,有些人就說我們不該簽這個字,我們是純文學(xué)刊物,我們不該摻和進(jìn)去。他們還真以為自己就純文學(xué)了,還以為你是純文學(xué),上面就放過你了。這不是天真嗎?但他們就是這么想的,他們說這字是你芒克簽的,那你就去西單民主墻那兒貼一個大字報,說你不是代表《今天》簽字,你代表你自己。為這事,大家都爭論起來了,當(dāng)時也就老北島支持我,他說得也挺絕對。他說,你們這么做不是把芒克給賣了嘛!然后就爭論更加激烈了,都沒法調(diào)和了。老北島就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我們倆退出,你們五個繼續(xù)辦。他們五個就說,是你們倆牽頭弄的事,你們不辦了要我們怎么辦呀?老北島就特干脆,你們五個退出,我們倆繼續(xù)辦,這就剩下我們倆辦《今天》了,我們又另找了一幫人搞印刷啊、發(fā)行啊,就一直這么辦下來了。到了8 0年中吧,公安部門口頭通知,《今天》必須停刊,不停就抓人、就抄。你看,這哪是“通知”,就是“勒令”了嘛。我們考慮了一下,老北島覺得《今天》不只我們兩個人的事,還有那么多人呢,如果被逮起來算什么事,還是停了吧。

傅小平:停了畢竟可惜,當(dāng)時有沒有爭取過?

芒克:被勒令停刊的時候,我們起草過 份呼吁書,懇請文學(xué)前輩給予關(guān)注,予以聲援。當(dāng)時在文學(xué)界、思想界有名望、有影響的人,我們基本上都給寄了,一共發(fā)了一百多份吧,反正是沒有一個人給我們回信,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們說話。當(dāng)然,我們能理解,他們有自己的難處。老作家中,像嚴(yán)文井先生,對我們是好的?!督裉臁吠?螅W屗o我送些錢,還介紹過我找馮牧,希望能讓我到《文藝報》工作?,F(xiàn)在有人說了,蕭軍對我們表示過支持,實際上這不確切。我們曾找過蕭軍,他要了我們的名字后才出來,但態(tài)度相當(dāng)曖昧。

傅小平:聽你說到這里,頗有些感慨。之后你們又成立了“今天文學(xué)研究會”。

芒克:《今天》是???,但我們又想人不能散,交流活動不能停,應(yīng)該找到另一種形式,讓《今天》作為文學(xué)團(tuán)體,繼續(xù)存在下去。這樣就變著法兒成立了“今天文學(xué)研究會”。人還是原來那撥人,只要在《今天》上發(fā)表過作品的,都是會員,大概有30來號人。理事會里,有北島、我、江河、陳邁平、趙南,其余就記不清了,好像還有周郿英。但研究會活動了兩三個月,出了三期“資料”,到80年底也就散了。

“只要是寫了值得留存的詩歌,它就會留下來?!?/p>

傅小平:印象中,你在和唐曉渡的一篇對談里說到過這事。你說研究會是自動解散的,因為當(dāng)時詩人們已經(jīng)可以在官方刊物上發(fā)表作品了。

芒 克:對,當(dāng)時我就跟他講,研究會其實在人散之前,心早就散了。因為那時很多作者,可以在官方雜志上發(fā)表作品了,有一些還參加官方的文學(xué)活動、詩歌活動。他們被吸收加入各級作家協(xié)會,包括一些主要成員。這不等于研究會就散伙了嘛,大家都各走各的路了。

傅小平:因為這事,當(dāng)時有沒有怨言,有沒有特別想不通?

芒克:也沒什么可以怨的,畢竟官方的吸引力大。那個時候也不像現(xiàn)在,沒把進(jìn)不進(jìn)作協(xié)太當(dāng)回事,當(dāng)時進(jìn)了作協(xié),就跟拜了大師似的。這不,我們當(dāng)中,很多都是文學(xué)青年,他們都希望能得到承認(rèn)么,你進(jìn)了作協(xié),人家就承認(rèn)你是作家,你是詩人,那他們就比較現(xiàn)實了。當(dāng)然,要說沒怨,其實心里也很難受。難受的是,我們還是把辦刊的初衷給拋棄掉,給毀掉了。我和老北島私下多次說過,我們決不和官方合作,當(dāng)初創(chuàng)辦《今天》,要的就是成立一個自己的文學(xué)團(tuán)體,有出版自由,打破官方的一統(tǒng)天下。眼看著被抓的抓,散的散,眼看著我們想干的事就這樣收場,怎能不感到失望。你看吧,最困難的情況都挺過來了,但就因為這樣沒名堂的事兒,說散就散了。

傅小平:當(dāng)時你進(jìn)作協(xié)了嗎?還有北島是不是也加入了作協(xié)?

芒克:我這一輩子就沒進(jìn)過作協(xié)。最早是他們不要我,后來要我進(jìn),我也不去了。我這人那時候個性也比較激烈,我說了,這輩子不跟官方合作,那我就信守承諾,就是不合作。所以,北京舉辦一些詩歌會什么的活動,要我去參加,我也不去,再說我本身也沒這個興趣。北島跟我的情況不同,《今天》解散后,他進(jìn)了《新觀察》,那是作協(xié)下面的雜志,他到那兒工作去了,也算是作協(xié)里面的人,跟我沒工作,也沒掛靠什么單位,是兩回事。當(dāng)然現(xiàn)在想想,有沒有進(jìn)作協(xié)什么的也不重要,我現(xiàn)在這么自由,沒人管我。想干嗎干嗎,挺好。

傅小平:這么決絕的選擇,實際上對你后來的生活還是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

芒克:那影響是大了去了。就不說生活上一些很具體的影響吧,當(dāng)時官方雜志談得最多的就是北島、顧城、舒婷,也就宣傳他們比較多,這么一弄,詩歌界就沒我們什么事了,還有多少人知道你芒克,那還有你芒克什么事呢。這不還鬧過一笑話嗎?后來有人重提芒克,有人就說文壇又出了個叫芒克的后起之秀。你看,我都成了后起之秀了。反正啊,隔了十多年以后,人們才知道,芒克原來是這么重要的一個人,也寫了一些好詩,還是他和老北島創(chuàng)辦了《今天》。這都是近些年才被人重新提起的事了。

傅小平:想來多多寫于1988年的《被埋葬的中國詩人》是有所指的。

芒克:那個時候沒人提我們,就這么一個背景,所以多多就寫了這篇文章,現(xiàn)在我們這幫老家伙都重新出土了,就別提什么被埋葬了。其實我從來不認(rèn)為,有什么被埋葬的詩人,你只要是寫了值得留存的詩歌,它就會留下來。我從來沒有把“詩人”、 “畫家”這些稱呼當(dāng)回事,現(xiàn)在也沒有。這些對我從來都不重要。

傅小平:你沒像多多那樣不平而鳴。不過,在唐曉渡寫的一篇文章里,讀到一段軼事,說的1979年夏天,創(chuàng)辦《今天》那陣,有一深夜,你喝醉酒后,獨自一個人晃到東四十字路口,對著空蕩蕩的街道和不存在的聽眾發(fā)表“演講”:“詩人?中國哪有什么詩人?喂,你們說,中國有詩人嗎?”

芒克:那都是說的胡話,當(dāng)不得真的。后來朋友們聽到了趕來把我綁在一輛平板車上拉回去完事。不過,那時不像現(xiàn)在,我們真是把詩人看得非常神圣。一聽說,誰誰誰是詩人,那是非常了不得的,絕對的肅然起敬。我記得老根子對我說我是個詩人時,我就特別激動,詩人啊,那怎么可能?就覺得非常至高無上,覺得詩人是能與神對話的人,了不得的。哪像現(xiàn)在詩人就這么一個概念。寫幾首詩,就自稱詩人,爛得沒邊了。給人感覺,詩人就整個一垃圾,都不是什么好詞。

傅小平:很多人都會問你同一個問題,你現(xiàn)在回過頭來怎么看《今天》?我想知道的還有,后來《今天》在海外復(fù)刊了,你有什么樣的理解?

芒克:你問到我,我才會回想起那個老《今天》,要你不問到我,我現(xiàn)在面臨很多的事情,想都想不過來,就別提會想到什么《今天》了。老實說,現(xiàn)在回頭看,我也不覺得《今天》有大了去的意義,它也就是我過去的一段經(jīng)歷而已,也就是我們在那個年代做過的一個事情而已?!督裉臁泛髞碓诤M鈴?fù)刊,我當(dāng)然高興,但其生存的意義已經(jīng)是另一回事了。任何東西,它消失的時候也就結(jié)束了,再出現(xiàn)時已是一樣新東西,都沒什么可比性了。

傅小平:我還了解到,你出過一本詩集《今天是哪一天》,你能確定《今天》是“哪一天”了嗎?

芒克: 《今天》就是“今天”。它是一個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細(xì)想來我們也就折騰了兩年,但就這事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搞當(dāng)代文學(xué)的沒有不知道這個雜志的,它讓當(dāng)時不得發(fā)表的“地下文學(xué)”作品得以發(fā)表,除正刊外,我們還出了四種叢書:北島的《陌生的海灘》《波動》,我的《心事》和江河的《從這里開始》,這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當(dāng)然我看也不必過高估計了《今天》的成就。它的最大成就就在于它的出現(xiàn)和存在,那時的作品顯然還不夠成熟,因為《今天》還沒來得及成熟就夭折了,這是件很遺憾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說,它體現(xiàn)了當(dāng)代詩人、當(dāng)代作家自覺爭取寫作和出版自由的一種努力。這種努力,你要換個角度看,最終還是失敗了。我們沒有爭取到出版自由,對于我作為一個當(dāng)事人來講,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失敗,我這人就特別不喜歡干失敗的事,所以至今仍心有不甘。

“要我說,每個人能好好活著,他就是幸存者?!?/p>

傅小平:后來你和一幫老友創(chuàng)辦《幸存者》,包括《現(xiàn)代漢詩》,也包含了特別的意愿吧。其實像《幸存者》的命名,感覺就特別耐人尋味。

芒 克:不知道會不會有記憶錯誤。我記得這個刊名是楊煉給起的。當(dāng)時成立俱樂部的時候,我們想得不是很多,既然成立了,總得有個名字吧。我們大家就想了幾個刊名。然后可能是在楊煉家吧,楊煉就說了,國外有個叫《幸存者》的搖滾樂隊,當(dāng)時應(yīng)該是很紅的,我們就取這個名吧。大家都覺得挺好,那就是它了。我們那時還設(shè)計了一個徽章,我記得上面是一個獨角獸,真是挺逗的,特別符合當(dāng)時的一個感覺。

傅小平:當(dāng)時都有哪些人參加了俱樂部?除了《今天》詩刊的一撥人外,是否還吸收了一些更年輕一輩的詩人?

芒克:那是當(dāng)然,在《今天》里,楊煉、顧城他們都算年輕的了。實際上,你現(xiàn)在能叫得上名來的北京的詩人,包括海子、西川等等,都是俱樂部的成員。

傅小平:用現(xiàn)在流俗的話說,你們算得上生逢其時啊?,F(xiàn)在很多詩歌中人,文學(xué)中人,都喜歡追憶八十年代呢,一開口就是那個時候怎么樣,怎么樣。

芒克:我覺得是夸大了。你就說《今天》雜志吧,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人”,那也只能說對社會起到了 定的作用,但它有那么高嗎?有必要把它拔高成一個象征嗎?這么說吧,曾經(jīng)有電視,也有報紙找我談?wù)劙耸甏?。有個欄目組,也因為要做這么一檔子節(jié)目來采訪我。等到節(jié)目播出時,我發(fā)現(xiàn)只是順便提了我,大多時間都在講顧城和海子。你說,就他們倆人能代表了八十年代?

傅小平:這或許和他們過早離世有關(guān),他們的死,在當(dāng)時都是標(biāo)志性的事件,一經(jīng)層層解讀,“詩人之死”升華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征。

芒克:詩人一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你看,真正的詩人很多都比較簡單、單純。也說不清楚,我們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腦子就是整天盤旋著死亡。這到底是什么原因,根源在哪兒呢7你看我早期寫的詩,就跟死亡有關(guān)系,那時候就會特別琢磨死亡這個東西。這區(qū)別只在于你自己下不下得了手。有些人真死了,有些人想死沒死成,或許是他們當(dāng)時身處環(huán)境受的打擊狀態(tài)也不一樣,而人的承受力也不一樣,有的人絕望了,承受不了了,他想著自己活著沒意思就死了。

傅小平:我讀到網(wǎng)上一篇文章說,海子的死與他當(dāng)年在“幸存者詩歌俱樂部”的遭遇有關(guān),確有其事嗎?

芒克:海子自殺,不會完全是因為這個。這件事真是特別遺憾。我只是見過海子一面,當(dāng)時對他的詩看得也比較少,只是感覺這個人很老實,跟西川都還是孩子。我們那時候吧,人就是特別嚴(yán)肅、特別認(rèn)真。俱樂部成立的時候,我們 周聚 次,討論 個人的作品,不管是不是喜歡,都說的實話。你看.多多對語言是很挑剔的,對待評論也很認(rèn)真,他當(dāng)時談自己對海子詩歌的看法,他就直接說海子寫不了長詩,他不具備寫長詩的能力。這對海子會有影響吧。當(dāng)然,這只是多多的看法,他這樣談自己的看法很正常,反過來海子也可以批評多多的詩。

說實在,1989年,海子自殺,對我當(dāng)時觸動很大,我們俱樂部也舉行了 次詩會,在“詩歌節(jié)”上做個紀(jì)念,當(dāng)然這個詩會不是專門為紀(jì)念海子而辦的。不過,他死后,我多讀了一些他的詩歌,覺得那是一個巨大的世界。客觀地說,他有些詩很優(yōu)秀,但也不是沒有毛病。你說,哪個詩人寫詩就沒有問題呢?

傅小平: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想必對何謂“幸存者”有特別深刻的體會。

芒克:要我說,每個人,能好好地活著,他就是幸存者。這跟年齡什么的都沒關(guān)系。我就打個比方吧,70年代初,我們就接觸到“垮掉的一代”詩歌了,差不多跟這個思潮在美國掀起,是同一個時期。我們當(dāng)時口頭上追求比較頹廢的狀態(tài),但頹廢并不意味著我們?nèi)艘粋€個都徹底垮了。這種精神對你創(chuàng)作是有好處的。這么說吧,我的頹廢就是建立在愉快基礎(chǔ)上的頹廢,要是真頹廢,整個神經(jīng)病、抑郁癥什么的,可不就完了嘛。

“現(xiàn)代人生活太實際,太物質(zhì),詩意就稀缺了?!?/p>

傅小平:這次展覽命名為“詩意的幸存者”,主題就凸顯了“詩意”兩個字。要放在當(dāng)時的背景下,我覺得還是叫你們“詩意的存在者”更合適,因為即使是在當(dāng)下詩壇,你們這撥詩人依然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存在。同時,就你而言,你的生活和經(jīng)驗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當(dāng)然要放在如今這樣一個缺乏詩意的年代里,你們確實當(dāng)?shù)闷稹霸娨獾男掖嬲摺钡姆Q謂。你是怎么理解“詩意”的?

芒克:現(xiàn)代人生活太實際,太物質(zhì),詩意就稀缺了。但我覺得詩意也不是沒有,反正我覺得充滿詩意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這得看你怎么看待這個時代。你看,眼下到處都存在詩歌,很多人都在寫詩,要沒有詩意,那怎么創(chuàng)作詩歌作品?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每天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就覺得生活得很詩意的。古代的詩人不就這樣嗎?他們寫詩、畫畫、飲酒。這樣的生活,別提有多詩意了。不像現(xiàn)代人,一天到晚為生活奔忙,每天上下班,給人管著壓著的,哪來什么詩意。所以說,要詩意,你就得不能太緊張,你就得讓生活慢下來,多干點自己想干的事情。要這么說,你要擁有詩意,你首先就得有自由。

傅小平:你說到了自由,你確是“一生放縱愛自由”的。有評論說你是一個真正的“浪蕩者”,在20歲之前就給自己定下了“流浪者”的形象。

芒克:時代不同啦。我們那 代人吧,和現(xiàn)在完全是兩回事,那時家里子女多,沒人管束著你,隨你怎么有發(fā)展,整一個就是放養(yǎng)的,所以就比較野。到了文革,沒讓上學(xué),倒是給了我們另一片天地,說起來文革是毀了人,也是鍛煉了人哪。當(dāng)然你要說自由,說浪蕩,那也是美化了,特別是剛開始去白洋淀插隊時,那是真的特別迷茫。我去的時候,還不到19歲,那時候的白洋淀就像是原始村落。我是1月份去的,看到冬天的蘆葦有兩層樓那么高,當(dāng)?shù)厝酥饕跃幪J葦席,還有打魚為生,這個釣魚桿也是特別的長。你說這些事,我哪會干啊,我種地也不會種,打魚也不會打,啥也不會干,想干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才好,也就看看蘆葦,給施施肥。還有更迷茫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傅小平:就這樣懵懵懂懂地寫起詩歌來了?

芒克:現(xiàn)在能查到的我的詩歌,那最早都是71年寫的,不過之前 年就萌動寫詩的感覺了。那時候?qū)懺姲桑F(xiàn)在感覺起來莫名其妙的,我自己看早期的詩,我都懷疑那是我寫的嗎?我要寫這些干嘛?那時候,寫詩特簡單,有筆和紙就可以了,哪里想過會出名什么啊,寫詩無非是想自由 點,我們這幫人,在那個成天沒什么事兒干的,無聊了去的時代里,又偏偏讀了點西方的作品,就倍兒熱愛自由,在農(nóng)村,又不像在城里管束得那么嚴(yán)酷,農(nóng)民畢竟沒那么關(guān)心“文革”,你寫點東西,老百姓知道什么啊。這不就齊了么,在白洋淀那會兒,我們村和別的村的知青都在寫,大家都各寫各的,說白了就沒事干,得找點事兒來做做。哪知道,后來還真他媽做出點事情來了。

那個時候,我們寫詩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去認(rèn)真思考什么句子啊,語言啊,根本不把這些當(dāng)回事,反正是隨手就寫,所以,有很多有毛病的句子,留下來就留下來了,毀了也就毀了。當(dāng)時我們寫詩,就是打破一切常規(guī),很自由地去想象么,根本就沒想過要去借鑒什么古典的、現(xiàn)代的詩歌,我就是隨意去寫,也不想給別人看,看也就那幾個人,也不打算發(fā)表,如果當(dāng)時不留下來的話,那就什么都沒有了。我記得,那時寫了一組九首詩,只留下了《致漁家兄弟》和《葡萄園》收在詩集里,其他都弄丟了, 《葡萄園》是七八年修改的。當(dāng)然當(dāng)時寫這些詩,都是受了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我有時候?qū)扅c抒情的東西,也是受西方的影響,也有受俄羅斯詩歌的影響,反正那時候是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一切都不受限制,寫東西也從來不修改,寫成什么就是什么。

傅小平:前面你說到了“垮掉的一代”。有些好奇,在你們那個時代,你們還受了哪些西方思潮的影響?

芒克:現(xiàn)在很多人對我們那時有誤解,以為我們沒什么書讀。實際上,別看我們沒上過什么學(xué),閱讀挺豐富,那時經(jīng)典的著作都有翻譯,只是老百姓都讀不到,但我們很幸運,我們讀到了。除了“垮掉的一代”,葉甫圖申科的詩歌啊什么的,差不多國外發(fā)生了,發(fā)表了,我們同時就知道了,讀到了。那時,我們還讀了《洛爾迦詩鈔》《馬雅可夫斯基全集》《草葉集》之類,還有普希金、萊蒙托夫、勃洛克、葉賽寧、泰戈爾的 些詩。小說也看了不少,像阿克肖諾夫的《帶星星的火車票》、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雷馬克的《凱旋門》等等。傳統(tǒng)寫作的,像德萊塞、莫泊桑、左拉,那個時候也看了不少。反正在農(nóng)村呆著沒意思,精神上空虛,就是讀書。說起來,我算其中不怎么愛讀書,不過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讀書,跟我那會兒差多了,我們這么早就接觸經(jīng)典名著,讀得也快,一天時間里,刷刷刷必須看完。因為改天這書就得到下 個人手里了,所以你看得快,記憶里也特別深。那時候書少,現(xiàn)在過?!,F(xiàn)在書太多,還得選著看。尤其是那個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簡直是太毀人了。

傅小平:你這么說,很多年輕讀者可能不同意。

芒克:我管他們同意不同意呢,我就這么說了??磿?,就得要看經(jīng)典。那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什么破玩意兒,都是垃圾。

“那時,被開除是什么概念,相當(dāng)于被判刑了?!?/p>

傅小平:哈哈。說說你的流浪生活吧。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是,你學(xué)著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去流浪了,感覺你們那時候真是過著詩一樣的生活啊。

芒克:可不是嘛。那是72年了,那會兒我們,我和彭剛他們,讀了《在路上》,激動萬分,豪情萬丈啊。我們也要做先鋒派啊,先鋒的理解不就是要超前么,當(dāng)時就是這么理解的,那么一沖動,一心血來潮,我們就上路了,我們?nèi)グ腔疖?,一路居然都沒有被查,直到漢口才查到我們逃票。然后又扒火車往回跑,在信陽的時候又被趕下來。當(dāng)時,我倆身上就2塊錢?;ㄍ炅耍覀儗嵲跊]轍,滿街都是要飯的,找誰要飯啊,后來真他媽餓暈了,遇到一個民政局的好心人,彭剛編瞎話,說我們錢丟了什么的,其實我們哪來的錢啊,她就給了我們2塊錢買吃的,還讓我倆去民政局找她,后來她幫著打電話到我媽單位,我媽說,“幾天沒見你去哪里了?”后來我們就上了火車,又是一路大吃大喝回了北京。

傅小平:怎么不是回的白洋淀?

芒克:哪能回到白洋淀呢l你是不了解那時的生活,我們也不是說一直呆在農(nóng)村的,頂多呆三個月就回北京了, 年大半時間都呆在北京。70年,我插隊第二年,就到山西、內(nèi)蒙古走一圈,一路上交朋友,靠朋友接濟(jì)生活,反正就是扒火車到處流浪,經(jīng)常一兩天不吃東西。反正餓就餓唄,要是死了,那就死了,也沒什么了不起,總之很亡命的,就是受了西方思潮的影響,就是西方年輕人的那一套想法。那個時候,就是什么都不怕。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內(nèi)蒙古的知青朋友說,我住在什么地方,他們那不叫旗么,叫我有空去找他玩。我就興致來了,只身扒火車到了內(nèi)蒙古,在夜里獨自穿越荒涼的草原,步行近百里,還真就找到了那個地方。但你想想啊,一路上,頂著漆黑的夜晚,草原上有狼什么的,可能把我吃了也沒人知道。但那時我是說走就走,不管不顧的,從來沒想那么多!這些事吧,聽起來像是故事,但當(dāng)時真是苦啊,又冷又餓,好多次都感覺自己快死了,但真的很開心,真開心,都開心死了。

傅小平:后來你還寫了部長篇《野事》,回憶當(dāng)年的知青生活。書名里這一個“野”字,活脫脫把你當(dāng)時生活的那股子勁道給表現(xiàn)出來了。

芒克:我就寫的在白洋淀插隊的經(jīng)歷。那段經(jīng)歷吧,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感動的。我剛剛不是說了么,插隊那會兒,很長時間我都不在白洋淀,70年那一整年基本沒在那兒呆過,到處亂串去了。等我回到白洋淀,我記得很清楚,我只有70分,隊里讓我交錢,說我欠他們的,我說我怎么欠的你們了,他們就說了,你吃我們的糧食啊。其實也就這么說說,沒怎么著我。我在白洋淀呆了七年,基本沒怎么干活,總是欠隊里的,最后一年讓我教書了,教與不教都給記滿分。

我在村里又混得爛熟,有好吃的照樣喊了我去,我也用不著干活。有時生產(chǎn)隊長喊,“起來干活了”,一看不去,就算了。我這人野慣了,我的插隊生活和別人不一樣,我們那管得不嚴(yán),愛干不干,等于躲風(fēng)頭,沒受太多苦。比老百姓好一點,有吃有喝,還能偷偷下網(wǎng)弄到魚蝦,要是別人下網(wǎng)弄了魚蝦,我也能白吃。你要說苦,就是冬天冷,沒爐子沒火,要戴著棉帽睡覺,但這點苦,真算不了什么。

傅小平:你后來回去過嗎?

芒克:回去過。以前,我每年都回白洋淀,現(xiàn)在去得少了。你看,我那時的玩伴都成了大人物了,那時他們可都是村子里的壞小子。幾年前,和我玩得最好的朋友死了。得到消息的那天晚上,我沒怎么睡覺,特別不舒服,就是覺得這地方不應(yīng)該再來了,再去也不是那個感覺了。

傅小平:聽你說知青經(jīng)歷,合著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就是“野蠻生長”了。我們讀到的很多知青小說,可沒這么“野”,也沒寫到這么多帶勁的“野事”,以至于知青一代生活給我們感覺,要不就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要不就是苦痛辛酸的記憶。有意思的是,對于那時期的生活,你寫了《野事》,北島也寫過《波動》,但你們都像是“打醬油”的,都是僅此一部,為什么不接著往下寫了?

芒克:老北島寫那個小說早了,我寫小說是后來的事,都九幾年了,說到底是為了掙錢。人家出版社付了我五萬稿費,我當(dāng)然得寫了。要就你自己瞎琢磨著寫,那你就是寫了小說,出版也是個問題。但寫小說不是難事,要寫的事,我是多了去了,生活經(jīng)歷都有,你要叫我現(xiàn)在寫,我照樣能寫,只是我想不想寫的問題。我這部《野事》到現(xiàn)在也還是禁書,你要市面上能看到,那肯定是盜版的。到處都在賣,都是盜版。出版社跟我說,他們發(fā)現(xiàn)有二十多個盜版。

傅小平:為什么被禁?

芒克:我哪知道???就說是紅頭文件要禁的唄,說是書的內(nèi)容不健康。我也懶得去管這事了,總歸這書里,有他們要禁的事由吧,也涉及到文化大革命。我就是瞎寫,用二十多年前的語言去寫,那語氣,那感覺,活脫脫是我二十多歲時的狀態(tài),真叫一個過癮!

傅小平:《野事》是后來的事了,你插隊時期,寫詩寫得很過癮吧。

芒克:不只是我,那時我們都癡迷于詩歌,也是相互影響么。那時,我和岳重,也就是根子,還有多多一起在白洋淀插隊,我們大家都寫。后來,經(jīng)過朋友介紹,我認(rèn)識了老北島,也是因為一起寫詩成了很好的朋友,再后來才有創(chuàng)辦《今天》的事。反正那個時候大家都一樣,拼命寫啊寫的,就是寫了,也不可能得到什么,還在那兒堅持寫,也不知為了什么,就是一個勁兒寫。那時,真是寫了大量的詩。73年我寫得最多,存下來最多的也是這一年。還寫了幾首長詩,《綠色中的綠》《主人》,還有一首《第二十三個秋天》,都有上百行、幾百行的,應(yīng)該是我當(dāng)時最主要的作品,大概是因為太長了吧,沒見誰傳抄,燒了就燒了,沒了就沒了,留下來的都是短句,短句好記啊。能留下來的也都很偶然,要不是有人留下來就都不記得,就沒這段歷史了。

傅小平:為什么沒留?是沒有留詩稿的意識,還是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不便留?

芒克:當(dāng)時那個政治氣候,你無家可歸的,自己沒有家,你把詩稿擱到哪兒去,擱父母家里也危險,弄不好就連累了他們。你在農(nóng)村里插隊,也沒地方擱。所以等離開白洋淀,我把自己的很多詩稿都給燒了。

傅小平:好像是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嚴(yán)力那里有你當(dāng)年寫的詩稿。

芒克:我十五歲的時候,我們就認(rèn)識。我們住在一個院里。有時候,抄一點詩就送給他了。后來看到詩稿,我自己都吃驚。他也沒給我手稿,但我有影印件。我那個時候的詩,多半都是這樣七拼八湊湊起來的。78年上半年,北島把自己的作品打印成 本詩集《陌生的海灘》,他希望我也打印一本。我身上沒有什么自己寫的詩啊。北島幫我找回了一批,他找了趙一凡,趙一凡手里有我73年的另一些主要作品,像《天空》《秋天》等等。那次也找回了 首《致漁家兄弟》,印象中是老北島送來的。什么《白房子的煙》《凍土地》《路上的月亮》《荒野》等等,也都是那次收集來的。那次,我還看到自己最早寫的9首短詩,七一年寫的,根子看過,我自己不滿意,也就毀了。反正當(dāng)時就用的這些搜集來的詩,再加上78年寫的一些,我編成了第 本詩集《心事》,當(dāng)年8、9月份把這事給打印出來了。也就是在78年辦了《今天》,寫的詩面向社會,面向更多的人了,從那時候才真正把寫詩當(dāng)回事。之前,沒把寫詩認(rèn)真地對待過,就寫完拉倒。

傅小平:你沒提那首廣為流傳的《陽光下的向日葵》。

芒克:也是七十年代寫的,一九八三年出詩集時,又重新做了修改。跟《天空》《秋天》是同一類的,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心跡,就那么寫下了,后來倒成了代表作,這是我沒想到的,我自己都沒當(dāng)回事。那時寫的詩,都是向上的。性格使然吧,生活再艱苦、現(xiàn)實再困難都不會影響我內(nèi)心的美好,我一直覺得生活挺美好。

傅小平:插隊完了,回北京以后,還覺得挺美好嗎?

芒克:我76年1月回的北京,回北京后,就等著國家給分配工作。要沒人給分配工作,你就得回家呆著去,著急有什么用呢?不過,你都20多歲的人了,老在父母面前晃悠,也不是個事,那找個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啊。等到10月份,給分配工作了,是一家國營的廠子,北京造紙 廠,我當(dāng)了國家工人了,單位還給我分了一間宿舍,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我在紙漿車間呆過,也在出紙車間呆過,廠房里的環(huán)境不好,一天到晚都是震耳欲聾的機(jī)器聲,隔著 點路,都聽不清說話聲。我太不喜歡這樣的工作了,你沒得選擇啊。這段時間也沒怎么寫詩。

傅小平:一般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能寫得了詩歌?

芒克:我得在那種特別安靜的狀態(tài)下,才能寫得了詩。最好是獨自生活的狀態(tài)。反正寫詩得特別靜才行,只有靜,你寫的東西才會比較深。要生活太折騰了,那也寫不了詩。你看,在白洋淀,我寫詩寫得最鬧猛的時間,也就是72、73年。到了74年,突然碰到個大抄什么的事,莫明其妙地辦學(xué)習(xí)班。老多多沒事,老根子被抓進(jìn)去幾天,我也被抓了,關(guān)了三天,關(guān)到國務(wù)院宿舍地下室,據(jù)說是江青搞的吧,也不知道為什么,挨個提審。后來就出來了,你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像我這個歲數(shù)的年輕人,都關(guān)進(jìn)去好幾百呢。之后75、76年,我好像就沒寫什么詩歌。在廠里情況也差不多,一個月38元的工資,都不夠花的。當(dāng)時就是特別無聊的,能接觸到的讀物也不多,對讀書都提不起什么興致,更別談什么寫詩了。我那時沒事就和老工人喝喝酒,他們都不知道我寫詩。

傅小平:在廠子里挨了兩年后,等到7 8年底,北島邀你辦《今天》,是不是把那股子寫詩的熱情,又重新煥發(fā)起來了?不太為外人知的是,在辦雜志的時候,你們互相給取了筆名,這樣才有了今天的“芒克”和“北島”。

芒克:那時候我很瘦,很靈活,外號就叫的猴子。英文里,猴子不讀成“Monkey”么,老北島就說,你就叫“芒克”吧,“Monkey”的音譯么,也就這么取了。北島的名字怎么取的,說來也簡單,他出生在北京啊,出版過詩集《陌生的海灘》,里面有一首《島》。再說他又是很孤獨、獨立的性格,那就叫個“北島”吧。你看“北方的島”,那種孤立的感覺,很符合他的形象啊。

傅小平:一邊在廠里上班,一邊創(chuàng)辦雜志,同時干兩樣事,這成嘛?

芒克:這哪成啊,成不了!所以我就向廠里請假啊,廠里當(dāng)然不同意了,后來知道我在外邊干這樣的名堂,就更不能同意了。不過,他們也算很給面子的,希望我迷途知返,要我回去工作。但要回去,前提是必須得寫“深刻的檢查”。

我哪肯寫這個?。∷餍跃筒灰ぷ髁藛h,專心辦雜志去。就這樣不管不顧的,后來,我收到了工廠的一封信,蓋著章的,說我曠工幾百天被開除了。那個時候,被開除是個什么概念啊,相當(dāng)于被判刑了,工廠門口都貼著大海報的。我倒沒什么的,開除就開除唄。我父親不樂意了,他當(dāng)時是國家計委干部,是高級工程師,是老派的知識分子,哪能受得了這個,不就跟我鬧翻了嘛。

傅小平:我總感覺,你們這一代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某種意義上扮演了“弒父”的角色。

芒克:就這么說吧,要是沒有插隊,沒有文革,要這些事都沒發(fā)生,那我大概不會去寫什么詩,也不會有后面的那些經(jīng)歷,多半也就順著父親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走了,就這樣,考一個大學(xué),讀的理科,像父親那樣當(dāng)一個工程師。他就是特別希望我們能繼承他的路子,結(jié)果我們這么多孩子,沒一個接了他的班,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了。我母親對我們就沒這么多刻板的要求,她只希望我們過得好好的。她是不管我做什么事,都會站在我的立場上。要是我跟父親吵架,她肯定是護(hù)著我。因為我母親是個孤兒,從小父母雙亡,是在孤兒院里長大的。長到十六、七歲之后,人家就讓她學(xué)護(hù)理。我父母就是在我母親做護(hù)理的那家醫(yī)院里認(rèn)識的,他是那里一座最大礦山的總工程師。你看啊,我母親是滿族人,是個孤兒,放在當(dāng)時,那就是家庭出身特別好的,成分好!我父親有問題,挨整都沒整到我媽那里去,反倒保護(hù)了我們家。母親是個孤兒,她就沒親戚,就我們這幾個孩子,兄弟五個,還有一個姐姐。我排行老四,是她的親人。她整個心思,都用在我們身上了。說來我們幾個孩子,雖然都沒接父親的班,但至少我?guī)讉€兄弟,都混得還可以,我二哥還當(dāng)上了當(dāng)時最大無線電廠的廠長,也算沒塌了他的臺。但我父親就是特別反對我寫詩。

傅小平:他讀過你的詩嗎?

芒克:他沒讀過我的中文詩,讀過我翻譯成日文的詩,他懂日文、英文,懂好幾種語言,看書都是看的外文書。那時候,他快去世了,我回家去看他,我也好久沒看他了。我看他捧著一本書,就是我的日文版詩集。我心想,他終于看我寫的東西了,還是偷偷摸摸地在那兒看,他到死也不知道,我看到他讀我的東西了,反正那一刻,他是真正感動到我了。這輩子,也就這么一次我被他感動了。

“寫詩就要自然,不要預(yù)設(shè)什么立場和想法”

傅小平:我注意到,你剛才說你很久沒見父親了,是什么原因?

芒克:因為辦了《今天》,我跟父母斷絕關(guān)系了,我他媽有三年沒見我爸媽。你看辦這個雜志后,很多年里,上面都有人注意我的行蹤,我到哪兒,都有警察非常友好地跟你聯(lián)系,都受到特別關(guān)照,那上面也給我家里,尤其是給我爸很大的壓力了,他本身在國家機(jī)關(guān),人家說你兒子在干反革命活動。我爸脾氣比我大多了,我哪兒敢回去啊。再說,我也不愿見他們,不愿給他們添麻煩。那幾年的情景,真叫一個凄涼,固定的工作再也找不到了,更絕的是,后來我才知道,我連檔案都沒有了。前幾年我去找,倒是在失蹤人員里頭找到了,檔案袋里面是空的,我現(xiàn)在什么社保都沒有,我全靠自己活著,我跟社會沒有關(guān)系,它沒養(yǎng)過我。那陣子,不要說找不到工作,就連朋友們都見不到了,有一陣我還在編輯部呆著,我那時候沒家呀,我也沒地兒去了,就住在編輯部。只有老鄂,鄂復(fù)明每天下班來看我,用剩余的錢盡量維持我的生活,就別提有多凄涼了。

傅小平:朋友的接濟(j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你后來靠什么維持生計了?

芒克:后來,都到了1982年了,我母親讓我弟弟找到我,說我必須工作,說要這么長期漂在社會上會出問題的,不定哪天給弄進(jìn)去了。我剛說了我母親不是在醫(yī)院里工作么,她就找了他們院長讓我去復(fù)興醫(yī)院看夜間大門。一天一塊錢,不去不給錢。我也實在是沒轍了,那就做著唄。現(xiàn)在想來,那個時候還不錯,我管門診部,門診部晚上關(guān)門。門一關(guān),我就一人在里邊待著。沒事喝點酒,有時,有幾個朋友會來看看我,我們喝喝酒、聊聊天。

傅小平:再后來就是那段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文壇軼事了,對吧?阿城、栗憲庭和你,你們仨聯(lián)合辦了一個東方造型藝術(shù)中心。

芒克:1984年,阿城找到我了,說你別在這兒看大門了,我們一塊兒辦個公司吧,就是你說的這個東方造型藝術(shù)中心。阿城當(dāng)經(jīng)理,錢就是他從任志強(qiáng)那弄來的,當(dāng)時也就給人搞城市雕塑什么的,我們請來的人,都是很先鋒的,有一回,給秦皇島設(shè)計了一個大鳳凰,都沒人看得懂,也就沒通過,錢也沒掙著;后來還出了好幾檔子這樣的事兒,人給投資的錢,也都給我們花完了,阿城說,咱們就散伙吧,他自己寫電視劇本去了,老栗呢,又回去弄他的美術(shù)了。阿城看我又沒事做了,他就給我介紹到一個打中華旗號的公司,這個公司挺牛掰的,一個小小的業(yè)務(wù)員,都可能是軍區(qū)司令的什么家屬,當(dāng)時,他們還給我封了個總經(jīng)理助理,挺好,我這經(jīng)濟(jì)上是緩過來了,只是好景不長。我在那里就干了兩年時間,這公司就沒了,給中紀(jì)委解散了。

傅小平:好不容易找著的工作又給整沒了。但我知道這之后不久,你迎來了另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

猜你喜歡
北島寫詩詩意
大地上的詩意棲居
蟲子的詩意奇旅
我眼中的北島
永恒
冬日浪漫
為你寫詩
睡吧,山谷
區(qū)別
讀詩十二法
成熟的寫詩
甘德县| 门源| 太湖县| 凤城市| 莎车县| 竹溪县| 石嘴山市| 泰宁县| 小金县| 阳原县| 修武县| 汤阴县| 蓬莱市| 江陵县| 宁都县| 亳州市| 灯塔市| 英吉沙县| 藁城市| 白河县| 石阡县| 宿松县| 绥江县| 逊克县| 丁青县| 瑞昌市| 湟源县| 响水县| 辰溪县| 麻阳| 永嘉县| 万宁市| 道真| 喀喇沁旗| 舞钢市| 惠州市| 康乐县| 禄丰县| 福建省| 台北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