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發(fā)展,國內電力行業(yè)也隨之穩(wěn)步發(fā)展,而配電工程作為電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好壞將對電力企業(yè)的安全運行、用戶用電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都產生直接的影響。文章對配電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配電工程施工技術;電力工程;電力行業(yè);測量測繪技術;防雷技術;帶電作業(yè)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7-015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7.078
電力工程的建設直接關系到社會各行各業(yè)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狀況。為此,電力部門的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直接影響到電力的輸送和穩(wěn)定的配電工程隨之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它是電力能否順利輸送的關鍵。文章將通過相關案例對配電施工進行進一步分析。
1 配電工程概況
《汕頭市潮南區(qū)2014年新建配網工程——110kV仙城站新出10kV丹飛線調整110kV陳店站10kV五鄉(xiāng)線負荷》:
1.1 工程現狀
10kV五鄉(xiāng)線由110kV陳店站3#主變出線,3#主變2013年最大負荷35.72MVA,10kV側母線電流2062A,負載率89%,主變已處于重載運行。110kV陳店站10kV五鄉(xiāng)線供電范圍主要為仙城鎮(zhèn),導線主截面為JKLGYJ-240/30,供電半徑約為10.6km,裝設容量為13930kVA,現最大電流為459A,負載率90%,線路已處于重載運行,網絡接線方式為單輻射接線,不能滿足可環(huán)網、可轉供,線路供電半徑過長、線損嚴重。由于10kV五鄉(xiāng)線線路重載,制約了當地工業(yè)發(fā)展。
1.2 解決措施
110kV仙城站計劃于2014年投產,本工程新出10kV丹飛線。110kV仙城站新出10kV丹飛線割接原10kV五鄉(xiāng)線3780kVA負荷,有效緩解了110kV陳店站3#主變的重載問題,解決了110kV陳店站10kV五鄉(xiāng)線的線路重載,10kV五鄉(xiāng)線線損嚴重的問題,提高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滿足該地區(qū)人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提高其供電的可靠性。
1.3 施工內容
利用原有站內電纜溝及原有電纜通道敷設單回電纜YJV22-8.7~15kV-3×300總長769m,新架JKLGYJ-240/30導線路徑長共1412m;新組立鐵塔26基、12m電桿2基,安裝真空開關2臺、線路避雷器4組。以上配電工程比較典型,具有代表性,主要為新出10kV線路,站內電纜引上鐵塔,后四回鐵塔架設,再搭接原有10kV線路割接負荷,并同時考慮到10kV線路的安全運行及故障檢修,適當加裝了真空開關、線路避雷器和絕緣接地線夾等措施。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技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性作用。桿塔定位、防雷技術、帶電作業(yè)等技術手段,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配電工程中,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配電工程能否安全運行。
2 配電工程建設中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
通過上文中對相關案例的介紹,下面將對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
2.1 人為影響
在配電施工進行中,因人為失誤對工程質量造成的影響,需要相關監(jiān)理人員擔起職責。監(jiān)理人員是控制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保證,當監(jiān)理公司將監(jiān)理的職責分配到相關負責人手中,需要該監(jiān)理人員對工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
2.2 設備材料的影響
在配電工程中設備和材料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配電工程的質量,故對材料和設備的選擇上需要進行嚴格篩選,以保證使用合格的設備和材料,避免因材料設備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
2.3 施工方案的影響
施工方案的設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對建設成本進行推算,對整個配電工程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施工成本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保證配電工程的質量。
2.4 自然因素的影響
在配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自然因素也會對其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尤為突出的是雷電的影響,在雷雨天氣如果出現相關配電線路被雷電擊中情況,使設備出現故障,甚至出現設備癱瘓的現象,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
3 配電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3.1 測量測繪技術的應用
測量測繪技術在實際的配電工程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在整個工程的建設中都會有測量測繪的存在。在設計的初始階段,需要對配電工程的施工地點進行測量,主要是將施工地帶周圍的環(huán)境和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記錄,并繪制出地質圖和地形圖,然后根據該地方的天氣特點進行可行性方案的設計,初步構成配電線路平面圖和斷面圖。在施工期間,測量測繪主要用于對桿塔的定點和定位,在測量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避免出現誤差造成后續(xù)工作困難。在施工的后期對桿搭等技術進行質量的檢測和維護,以保證電路能穩(wěn)定的運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測量測繪的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目前使用的測量測繪技術主要包括GPS測量、RTK測量、CORS測量、DPS測量等,其中GPS測量屬于新型的測量技術,雖然在工程中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但是其精確度高、效率高等特點還是被人們熟知,它是以觀測數據進行網形設計,進而形成解算圖形的方式工作,有利于減輕人工測繪的負擔,提高測量測繪的效率;RTK因為能勝任多種功能的測量,從而快速地取代了傳統(tǒng)的測量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CORS測量是將多種網絡資源相融合的測量方式,能形成一個對信息進行采集的系統(tǒng),并連續(xù)進行采集工作;DPS因為其具備抗干擾力強、穩(wěn)定性能好、測量結果固定等優(yōu)點,目前被廣泛
使用。
3.2 防雷技術的應用
配電工程建設中的防雷技術對于保護人身安全和設備順利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位于山區(qū)和礦業(yè)中的施工工作,該技術尤為突出。因此在配電工程中的防雷技術需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考慮:(1)對施工路線的選擇,通過相關科學研究結果證明,選擇正確的路徑有利于避免雷電的攻擊,這是眾多方法中最省力的,但是為了避免雷電攻擊而選擇繞遠路會使工程量變大;(2)在容易發(fā)生雷電的區(qū)域架設地線,以緩解分散雷擊的電力,另外在該區(qū)域采用避雷線保護角,利用原土進行疏導;(3)采用良好的線路避雷器,在容易發(fā)生雷擊的區(qū)域進行線路避雷器的安裝,有利于加強線路的抗雷水平,降低因為雷害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在進行避雷器的安裝時需要考慮到最大風偏角時導線對塔身的各方面會產生的狀況,對避雷器的安裝需要充分考慮到相關數據是否合理,并進行相關測驗。
3.3 帶電作業(yè)的應用
在電氣設備的運行過程中,需要經常進行相關的檢查和維修工作,而帶電作業(yè)的操作能有效地避免因為檢修停電帶來的不便,使相關設備能在正常供電的過程中被檢修。目前根據帶電體和人體之間的聯系將其分為等電位作業(yè)和地電位作業(yè)以及中間電位作業(yè)三大類,其中在進行等電位作業(yè)時,因為人體會直接接觸高壓帶電部分,因此需要穿戴全套合格的屏蔽服,保證最遠端的電阻不大于20Ω;在進行地點作業(yè)時,需要通過相關的絕緣工具進行帶電作業(yè),針對不同等級電壓設備進行帶電工作時,需要保證空氣間隙的最小距離和絕緣工具的最小長度;在進行中間電位作業(yè)時,首先需要保證將通過人體的電流限制在1mA以下,并保證將高壓電場的數值限制在人體的安全范圍內,其次需要操作人員具備相關的資格證書以及經驗,同時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施工操作,以此保證帶電作業(yè)的安全。
4 結語
電力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國內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配電工程作為電力工程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質量對于電網的安全和運行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對配電工程中的施工管理進行完善,有利于保證配電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使電力系統(tǒng)能夠持續(xù)安全穩(wěn)定地運行。
參考文獻
[1] 郝宇.35kV輸配電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通訊世界,2014,(13).
[2] 孫偉.配電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硅谷,2014,(24).
作者簡介:吳少豪(1980-),男,廣東汕頭人,廣東電網汕頭潮南供電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配網工程質量
管理。
(責任編輯:蔣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