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深入人心,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角色要求也提出新的挑戰(zhàn)。面對這種挑戰(zhàn),思政課教師要接受新思想,逐漸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角色定位,要從思政課教材的堅定執(zhí)行者轉(zhuǎn)變?yōu)樗颊n學科建設的研制者和開發(fā)者,從學生學習知識的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
關鍵詞 思政課 教師 角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35
Role Position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GE Li
(Songshan Shaolin Martial Arts Vocational College, ?Dengfeng, He'nan 452470)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radual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roles are also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e. Facing this challenge, education courses teachers to accept new ideas, 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role, to shift from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firm executor for the developer and the developer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courses, from the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imparter into student learning helper and promoter.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 role
習近平強調(diào),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潤物細無聲,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而思政課是高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主陣地,思政課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倡導者和傳播者,在這種背景下,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定位具有重大意義。
1 思政課教師角色
角色,可理解為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的身份,包括與他的身份相適應的行為規(guī)范。而思政課教師的角色就是代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個體在高校教師群體中的地位與身份,既包括社會和他人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行為期待,同時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自己行為的認識。因此,思政課教師應該是思政課學科建設的研制者和開發(fā)者,是大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
2 重新定位思政課教師的角色
由于“思政課的根本要求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特點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重點考查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道德品質(zhì)?!睋Q句話說,思政課的根本要求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1 思政課教師是是思政理論課學科建設的研制者和開發(fā)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也是每個思政課教師肩上的歷史使命,正如蘇格拉底指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彼颊n教師要明確思政課課程的育人價值;重點不是以掌握知識為主,而是以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
(1)思政課教師要具有崇高的個人素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思政課教師都應踐行的操守。他要求每一個思政課教師都要加強個人的身心修養(yǎng),以良好的師風,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的踐行者。首先,要熱愛學生?!皼]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一位教育家也曾經(jīng)說過,教師應是愛的使者。思政課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思政課教學就是一種與生命的溝通,與生命的溝通就需要用滿腔的愛與熱情時時刻刻的對學生給予細致的、深入的關注和愛護。經(jīng)常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掌握他們的心理困惑,并施以愛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的教育與幫助,春風化雨似的開導。如果沒有教師對學生的高度熱愛,沒有教師高度敬業(yè)的精神,這些是根本無法完成的。
(2)思政課教師要具有自己的教學哲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要點就是一個“融”,做到“融”,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真正能夠遵循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生心里,成為其內(nèi)在躍動的靈魂。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確定符合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又適合自己和學生實際狀況的思政課教學哲學。第一,清晰的了解自己。思政課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宣傳者,明確自己的個性、 興趣和愛好、特長及優(yōu)點、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不足之處。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奠定前提條件。第二,清晰的了解課程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明確課程地位、性質(zhì)、目標、重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所具有的核心教育精神和教育價值,為做好思政課教學做好理論準備。第三,深入地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現(xiàn)實處境、精神狀況、思想問題、心理傾向以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能夠接地氣,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為做好思政課教學做好思想基礎。
(3)思政課教師要有在思政治課教學改革中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過程,需要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一方面,要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習先進教學理論的執(zhí)著精神。既要繼承和發(fā)揚長期行之有效的好經(jīng)驗和好做法,又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更新觀念,在內(nèi)容、方法、手段和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采用新技術,開辟新渠道,占領新陣地。另一方面,要有結(jié)合實際教學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實干精神。多與師生交流,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認清影響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因素,為思政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的控制等。以提高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效果。這就要求思政理論課教師應該以大學生的現(xiàn)實問題和思想狀況為依托,大膽地質(zhì)疑教材并勇于參與學科的管理與學科的開發(fā)工作,并且具備學科建設意識、形成正確的學科建設觀念、培養(yǎng)和增強學科開發(fā)的能力,使得教材就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的課程藍本,從而使得思政理論課教師逐步由思政課學科建設的執(zhí)行者轉(zhuǎn)化為思政理論課學科建設的研制者和開發(fā)者。
2.2 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關鍵在于人人踐行,要行之于細,行之于實。要做到“細”“實”,思政課教師要明白教師不再是知識權威的象征,而是意義建構(gòu)的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正如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指出:“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
(1)思政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一方面,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首先就是教育,教育的原點是育人,育人的原點是育德,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作為思政課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關心每個學生,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其全面、健康地成長。另一方面,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經(jīng)歷不同,個人體驗和認識水平不同,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思政課教學的接受狀況也不同,因此,思政課教師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正如專家葉瀾所說:“新的學生觀更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潛力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關注潛能的開發(fā),把他們的現(xiàn)在作為起點,而不是重點來看待。教育的力量應該是: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蒙的雙眼帶來澄明;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微的人們帶來自信。”而這些本來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個體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給人以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氣,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追求并踐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精神。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營造一個平等、寬容、自由、民主、和諧并具有審美特性的教學氛圍。教學是教與學雙方交往和互動的活動,課堂要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相互交流、溝通、啟發(fā)的場所,以平等、合作、商討的口氣與學生交換心得、體會、意見和看法。在師生合作中探究問題,獲得知識,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有敏銳的思維,善于捕捉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思政課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的、充滿偶發(fā)性的、不連續(xù)的,每節(jié)課的情境是獨特的,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時機和教育機會,甚至每節(jié)課的每一分鐘也蘊含著不同的教育時機。因此,思政課教師把沉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喚醒、激活起來,引導啟發(fā)學生針對各種現(xiàn)實問題理性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忱,使得各種鮮活、真實的思想火花迸發(fā)。并針對各種觀點給予及時的點撥、糾偏、指導和評價,讓學生思想為之振奮,境界為之提升,視野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愉悅。從而讓思政課教學充滿生命活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政課教學中大放異彩。
總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要重新確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角色,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參考文獻
[1] 傅道春.教師的成長發(fā)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杜,2001:121.
[2] 王麗燕.高中生物對話教學以及生物教師的角色定位[D].東北師范大學,2010.5.
[3] 陳海燕,李寒梅.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意識與角色定位[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3).
[4] 逄錦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師參考書(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5] 中宣部、教育部教社科[2008]5號《加強高校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文件精神.
[6] UNESCO.學會生存[A].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