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
【摘 要】識字教學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要重視識字教學的,找出良好的教學方法,突破死記硬背的局限,加強提高記憶的效果。本文中筆者闡述了集中常見的識字教學方法,希望能與廣大同行一起探討,進一步提高識字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記憶;游戲教學;語境結(jié)合
一、加深興趣激發(fā),開展游戲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習的潛在源動力。當對某一項事物有興趣的時候,對這項事物的專注度就會高,給予的精力就會多,達到的效果就會好。然而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當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興趣的關(guān)鍵性作用,而是采用生硬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試圖通過一遍遍地寫來加深印象,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識字的興趣及熱情,最終無法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加強對學生年齡特點的了解,利用學生好玩好動特點,將游戲教學引入到識字教學當中來,加強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做出幾個字板,如“日、木、目、月、古、艸、田、方”等偏旁部首,然后讓學生將其進行自由組合,當然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等參考資料,最后,在黑板上將所拼好漢字寫出來,看誰拼的漢字多,誰拼的漢字對,正確最多的獲勝。通過這樣的小游戲, 將會使識字在孩子眼中變得更加富有趣味,學生可以很高興的參與到識字學習當中來,并且在進行工具書運用和問題處理當中加強自身對文字的記憶,同時對于那些拼寫錯誤的漢字也予以認識,而對那些拼寫正確但是自己又沒學過的漢字又加強了了解,提高了漢字的積累。
二、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反復記憶
對于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問題,無法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處理,還沒有一個自主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同時小學生還具有“學得快、忘得快”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在漢字學習中的反復復習,加強自身記憶。小學生的識字任務大概至少有1000 多字,而小學生一遍或者兩遍的識字學習是無法做到完整記憶的,這時教師就應該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多次記憶和反復的學習,加深記憶,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如,在進行“翠”“蒼”等漢字的教學時,首先教師應當先讓學生對其進行基礎(chǔ)性的學習,如拼音念法和寫法等,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工具書等資料查找與這兩個字有關(guān)的詞語, 然后將學生給出的答案寫到黑板上面,“翠綠、翠柳、青翠、蒼勁、蒼山、蒼穹、蒼天”等詞語,同時,教師將拼音標注在“翠”、“蒼”的下方,并帶領(lǐng)學生朗讀詞語三遍,最后將拼音擦掉, 然后隨便指出一個詞語并讓學生快速讀出來,如此反復幾遍,就可以讓學生深深地記住那兩個字,加強學生的記憶,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加深記憶理解,合理語境結(jié)合
中國的漢語言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字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 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候也要加強對于漢字的運用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漢字的語境加強對漢字記憶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作用。教師可選用幾個詞語,并找出同時存在此詞語但是意思大不相同的幾個句子,之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同時對學生進行講解,加強學生對于漢字的認識和記憶,同時提高學生對于詞語的運用和理解。如,在進行“ 守衛(wèi)”一詞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先提出這樣兩個句子:“邊防戰(zhàn)士守衛(wèi)著祖國的家園。”“我們要去當守衛(wèi)者?!敝?,再對學生提出:“同學們,根據(jù)這兩個句子,誰能告訴我守衛(wèi)的意思呢?守衛(wèi)在兩個句子當中的意思是否一樣呢?通過這兩個句子,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等問題,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學生們都理解了守衛(wèi)的意思,掌握了守衛(wèi)之一詞語的不同使用方法,既提高了漢字學習也提高了漢字運用。
四、加強聯(lián)想教學,進行靈巧記憶
新課程對識字有一個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眰鹘y(tǒng)的識字教學是一個死記硬背的過程,過于僵硬,過于枯燥,并不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漢字記憶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提出有趣的、聯(lián)想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加深學生記憶。如,在進行漢字“虐”的學習中,由于漢字本身筆畫較多且比較難寫,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有意或者無意識地忽略這個字,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自己的學習辦法,進行聯(lián)想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虐看成是一只大老虎抓了一個人,使其受到傷害,這就是虐的意思,而同時,虐字本身就是虎字頭,因此學生就可以輕易地記住虐字的含義與形象。這種在理解中的聯(lián)想式記憶,突破了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了靈活巧妙的記憶,使識字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識字學習效率。
此外,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通過交流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例如,搜集一些廣告牌,商標等,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也可以指導學生在看電視時留心常見的欄目標題,集中時間進行交流匯報,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和積極性。實踐證明,通過交流能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既輕松又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總之,無論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識字都起著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性作用,只有認識了字,才能夠進行閱讀,才能夠進行文字的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 識字就是學習的起點,是知識探索的基礎(chǔ)性工具。
參考文獻:
[1]賈改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1).
[2]吳昌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