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豐
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絢麗璀璨,有著永恒的歷史價值與藝術(shù)價值。傳世和近年發(fā)現(xiàn)的大量青銅器表明,青銅器自身有著一個完整的發(fā)展演變系統(tǒng)。商周青銅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發(fā)展階段:
我們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shù)量大致統(tǒng)計了一下,在金文材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殷周金文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編號計12113器,除去空號計12001器;《近出殷周金文集錄》所收金文材料1258器;劉志基等《金文資料庫》至2003年上半年共收商周青銅器銘文13321器;吳鎮(zhèn)烽等《商周金文資料通鑒》檢索系統(tǒng)共收錄“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14616件,拓本17104余幅”;《近出殷周金文二錄》所收金文材料1346器,并附90器;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共收錄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16702件,疑偽銘器34件……下限到2012年2月”。校刪自重、互重、誤收、偽贗者,大約14000器是帶有銘文的青銅器,再加失收、未收等,估計商周有銘文的青銅器約17000件。我們知道,青銅器有銘文者只占總數(shù)的10%左右,甚至更低。按照這個統(tǒng)計,可以大致知道全部中國青銅器的數(shù)量為170000~200000件。
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標(biāo)志性成就。按照銅、錫(鋁)合金成分,現(xiàn)代金屬材料學(xué)將銅、錫合金稱為錫青銅,銅、鋁合金稱為鋁青銅等等。按成分不同,青銅主要分為三類:一是錫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錫(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二是鉛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鉛(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三是銅、錫、鉛三元素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錫(含量高于2%)、鉛(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我國春秋晚期的《考工記》記載的青銅器合金比例的“六齊(劑)”如表1所示。
上述銅是指自然銅,亦稱純銅,含量達98%~99%,具有紅(黃)色的金屬光澤,故稱紅(黃)銅。紅(黃)銅冶煉需要1083℃,銅錫合金只需要800℃左右,降低了當(dāng)時的冶煉技術(shù)要求。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鑄造和加工技術(shù)是與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特征相關(guān)聯(lián)的,不同時期的青銅器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征。商周時期主要的鑄造方式是使用范鑄方式鑄造青銅器。范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干后再經(jīng)燒制,使其成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樣陰干燒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脫范后,再經(jīng)清理、打磨加工,即為青銅器成品。除了范鑄法,還有一種青銅器鑄造方式,即失蠟法。這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先用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后,蠟?zāi)H咳刍魇?,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nèi)澆灌金屬熔液,便鑄成器物。
現(xiàn)在的青銅器仿品大都不能按商周時期的鑄造工藝特點去制作,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鑄造工藝上的特點去辨認真假青銅器。再者,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裝飾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鑲嵌綠松石、鑲嵌紅銅、錯金銀、包金銀、貼金銀、渡錫、鎏金等,這也為我們鑒定青銅器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青銅器的鑒定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范鑄方式鑒定。利用古人在范鑄青銅器中使用的工具所產(chǎn)生的范痕特征,來鑒別青銅器的真假(見圖1、圖2)。
2.澆注方式鑒定法。古人在澆注銅液進范腔時所產(chǎn)生的特殊痕跡特征,為我們鑒別青銅器的真假提供了依據(jù)。古人澆注銅液時留有出氣孔、澆口等,這些均是我們鑒定真假的依據(jù)(見圖3)。
3.補注方式鑒定法。古代青銅器部分器物在鑄造時會有部分出現(xiàn)鑄漏現(xiàn)象,為了堵漏,則進行補注。這是很多造假者所不知的,為我們鑒定真假銅器提供了依據(jù)(見圖4、圖5)。
4.墊片方式鑒定法。商周青銅器在鑄造時,外范與內(nèi)范之間為了保持一定的空腔,在范之間用銅片支撐。銅片在鑄造后就保留在銅器上,成為器身的一部分(見圖6)。我們利用古代對墊片使用的方式,就可以鑒定銅器的真假。
5.范痕方式鑒定法。利用鑄造時產(chǎn)生的陶范與陶范之間所形成的痕跡,來鑒定青銅器的真假(見圖7、圖8)。
6.焊接方式鑒定法。東周以后的大件銅器構(gòu)件多是利用分鑄、再焊接的方式進行組合成器的(見圖9、圖10)。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就可以鑒定這一時期的大部分青銅器的真?zhèn)巍?/p>
7.榫鉚結(jié)構(gòu)鑒定方法。部分殷周時期的青銅器是由多個部件通過榫鉚結(jié)構(gòu)鉚在一起的(見圖11、圖12)。大部分造假者不知道這一結(jié)構(gòu),通常會把應(yīng)該分鑄榫鉚結(jié)構(gòu)的部件,與器身一起鑄造。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鑒定真假。
8.斝柱體與柱帽鑄接鑒定方法。商周時期部分銅斝的柱體與柱帽是分鑄的,然后再焊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見圖13)?,F(xiàn)在造假者多不懂此分鑄方式,我們就可以辨別真?zhèn)瘟恕?/p>
9.鑄鉚合接鑒定方法。部分商周青銅器的部件是由榫鉚合接起來的,這就為我們在鑒定中找到了依據(jù)(見圖14、圖15)。
10.錯金銀、嵌綠松石、鎏金工藝鑒定方法。商周青銅器中有部分銅器利用錯金銀、嵌綠松石、鎏金等工藝進行裝飾,這些工藝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見圖16~圖19)?,F(xiàn)代偽制青銅器大多不能很好地掌握這些技巧,這就為我們鑒定真假提供了依據(jù)。
11.銘文作偽鑒定方法。青銅器上的銘文是青銅器上重要的組成部分(見圖20~圖23),銘文為青銅器的價值增值很多,所以銘文造假也自然成為青銅器造假的一種。目前所見銘文造假大致有以下幾種:器銘矛盾器、移刻他銘器、移刻他銘增減字器、真銘添偽字器、毀器刻銘器、偽嵌銘器、剜刻偽銘器、戧地出銘器、熔蝕出銘器、偽銘與鑄法相違器等。
12.紋飾作偽鑒定方法。殷周青銅器造假者不僅在銘文上進行造假,而且在紋飾上也大量造假(見圖24、圖25)。紋飾造假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花銘同偽器、花器矛盾器、真花添偽花器、真銘偽花器、偽刻花器、掏刻鏤空偽花器、挖刻偽花器、挖地偽花器、熔蝕出花器、刻花填漆器、偽畫花器、拼貼花器、偽嵌花器、真花剔刻器、鑄瘤偽花器等。
13.真器改造器辨別。造假人將真的青銅器經(jīng)過改形等手段達到造假的目的(見圖26),這種器比較難辨別,大致有拼接器、拼蓋器、殘改整、改器形等幾種。另外還有古代鑄補器、后代修補器、現(xiàn)代修補器等也是比較難鑒定的。
14.根據(jù)青銅器銹色的地域特征進行鑒定。我國各地由于土壤中的酸堿度不同,使得不同地點出土的青銅器的銹色也不相同:北京及以北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青色銹為主,山東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深藍為主,山西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暗黃為主,陜西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綠黃色為主,河南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紅褐色為主,安徽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以水坑的綠色為主,湖北湖南江西地區(qū)青銅器銹色亦以水坑的深綠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