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賢
初中英語作為中學初級階段學科的重要部分,其課堂教學活動應始終按照和遵循新課改要求,將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能力作為永恒不變的重要追求,教學活動重在“有效”。本人現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就如何凸顯教學“有效”一詞,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作簡要論述。
教育實踐學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活動是雙邊、互動、發(fā)展的前進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的積極參與、深入互動,缺少教師或學生任何一方的教學活動,就會失去其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初中生在英語學科師生互動交流、談話的過程中,其溝通交際能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和顯著提高。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活動的雙向特點,搭建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載體,多設置對話環(huán)節(jié),互動環(huán)節(jié),問答環(huán)節(jié),讓初中生在雙邊多樣性的互動實踐中,實現溝通交際能力的有效鍛煉和培養(yǎng)。
如“Let’s celebrate! ”一節(jié)課新知講解環(huán)節(jié),教者根據該節(jié)課新知教學要求,用實物投影出幾幅圖片,采用了對話式教學活動,設計了如下對話內容:
出示圖片1:
T:What are they doing?Can you guess?S:I think they’re celebrating their holiday.組織學生圍繞celebrate,holiday單詞進行操練。
出示圖片2:
T:What is Eddie doing?S:He’s dressing up as a ghost。
T:Do you like dressing up as a ghost?S:No,we don’t.Eddie doesn’t like,either.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者發(fā)揮主導引導作用,通過組織初中生與教師實時對話活動,溝通交際能力得到顯著鍛煉和提升,較好地落實了初中英語課改標準對初中生交往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
閱讀是英語學科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方法。英語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時代性、整體性、體驗性以及綜合性等內在特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英語學科進程中,必須始終將“讀”和“聽”作為英語學習的根本方法。教育實踐學認為,英語學科教學的過程,實際就是“閱讀”和“聽寫”相互融合、相互包容的實踐進程。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聽、說、讀、寫等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多提供學生讀英語、聽英語的時機,培養(yǎng)英語聽說技能。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預設初中生閱讀英語、英語書寫等實踐訓練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示范讀、優(yōu)生帶領讀,指導學生有效說的活動進程中,讓初中生掌握英語語法,書寫規(guī)范,英語內涵,從而培養(yǎng)英語讀寫能力。如“collect information”教學中,教師在新知講授環(huán)節(jié),通過“一聽二帶三讀”的形式,組織初中生開展閱讀教材內容教學活動,首先是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器材,讓初中生認真聽錄音機播放的錄音內容,學生跟著磁帶錄音閱讀2-3倍,讓初中生能夠初步感知教材內容。然后教師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采用“師帶生讀”方法,教師領著初中生進行再次閱讀,逐步鞏固和提升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最后教師引導初中生根據已有閱讀成果,初中生自行開展閱讀英語內容活動,鞏固閱讀成果,提升閱讀能力,為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英語內容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推進者,在整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進程中,承擔著指導者、評判者的任務和要求。教育學指出,科學評價、公正評判,不僅能實時指點活動正誤,同時還能推進教與學活動進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指點評判活動融入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教師本人要切實做好對初中生英語學習活動整個進程的評價和指點工作,實時的指出初中生英語學習活動不足,同時,提出針對性、實效性的改進方法和科學建議。另一方面要調動初中生群體,讓初中生自我評判,自己評價自己。組建辨析評價合作學習小組,要求學習小組內的初中生認真反思和查找教師所提供的評價對象的學習活動情況,大膽“說”,深刻“辯”,共同“探”,以此獲得其正確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組織初中生由人及己,深刻查找自身在英語學科學習、閱讀、分析、解答等實踐活動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深入思考,提出有效改進的方法和舉措,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反思辨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