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陳敏智
眾所周知,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但很多時候,由于考試等原因的影響, 我們更注重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忽視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培養(yǎng),事實上, 口語表達與文字表達都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表達清楚,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訓練是相輔相成,更是相互促進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意識地組織對學生課堂表達能力的訓練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高低, 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進行交流的質量高低, 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也是學生課堂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直接體現, 更是學生英語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對于學生來說, 課堂表達是其最基本的語言運用手段。 學生是否善于說話,從其課堂表達的熟練程度上完全可以體現出來。 如果學生能準確而流利地表達自己對課堂中所遇到的問題的理解,那么,他肯定是一個會“ 說話”的人。 一個會“ 說話”的人,他的表達能力自然就很好了。
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機動地設置最佳“ 語境”,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敢于說話,樂于說話的氣氛。如第一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可以說自己的名字、愛好、家庭情況等等,只要學生能夠開口表達就好。我總是從學生的回答中發(fā)現閃光點, 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欣賞與期望。 這樣,學生就會大膽地跟著感覺走,盡情表現自己。 這樣我既初步了解了學生的一些英語學習情況,又激發(fā)了學生英語表達的潛能;而且,在創(chuàng)設的良好氛圍中,師生間互相信任的關系建立起來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進一步的訓練也就易于展開了。
不改變課堂教學單調、沉悶的局面,就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可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教師必須搭建一個鍛煉、展示學生個性及口語表達能力的舞臺。
為此,在教學的課堂中我除了讓學生讀、背課本上的“ reading”、“ task”等內容外,還實施了一些口頭表達訓練,如讓學生進行課前兩分鐘的演講。 有時是在學習了某一專題單元后, 請學生針對該單元的內容,自己補充或展開想象;也可以不定專題,不限范圍,采用自由命題的形式,由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在課余準備好內容,因此,準備比較充分,學生發(fā)言時心中有底,不會出現不敢說話的情況。 這樣的演講寓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不但使學生得到鍛煉口才的機會,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吸取許多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一舉多得。
為進一步鞏固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我還組織了英語詩歌朗誦比賽、講英語故事或英語笑話比賽、 英語演講比賽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學生們參與積極性高,賽前認真準備,在比賽中不經意提高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賽后還相互談論心得,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各方面得到了提升。
相對而言, 復述是一種比較有可控性的課堂表達,因為它有教材作為表達的依據,學生一般不會“ 無話可說”。在復述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文體特點給學生不同的要求,使學生能在復述的同時,初步學會不同文體的不同表達語運用。
初中低年級學生還是很愿意表現自我的,我抓住這一契機,給學生提供一個評頭論足的機會。如:在七年級第一單元進行task 的教學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的主動性。 我先是讓學生每人寫一句話,最簡單的語句來表達介紹自己,然后讓大家猜猜是誰,緊接著讓大家說說他說的好不好。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用他們所能的最長的句子來介紹自己,再重復同樣的步驟。 課堂效果以及學生的主動性特別好,學生對這樣的寫作課特別感興趣。
作文是學生書面語的綜合表達。 在作文的構思中,學生就已經對文體、結構、語言、情節(jié)、線索、寫法等有了內部組織和概括,因此,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答辯更是學生的表達由內向外的轉化和體現。 如:在八年級下學期講授關于manners 的話題時,我把課堂改為辯論賽,讓學生正反方辯論對待國人在旅游時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應該怎么辦。
當然,對學生課堂表達能力的訓練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因此,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好階段性訓練節(jié)奏。只有經常堅持努力,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開展這項工作,并及時收集各方面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潘菽. 教育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